-
题名国际马铃薯中心及巴西农业考察报告
- 1
-
-
作者
隋启君
潘政扬
关鼎禄
李翼
周开联
张勇飞
-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180-183,共4页
-
文摘
2002年6月8日至7月26日,应国际马铃薯中心和巴西有关农业机构的邀请,由省农业厅厅长潘政扬带队,由省农业厅计财处处长关鼎禄,种植业处处长李冀、副处长周开联,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隋启君,云南师范大学薯类研究所所长张勇飞6人组成云南省赴南美洲农业考察团,对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巴西等进行了访问。
-
关键词
国际马铃薯中心
巴西
农业
CIP
秘鲁
云南
种质资源库
资源创新
甘蔗
-
分类号
S53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77.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依法落实全程责任 系统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
- 2
-
-
作者
周开联
-
机构
云南省农业厅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5年第11期12-14,共3页
-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战略定位,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逐步向好。但由于农业生产经营高度分散,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监管力量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
关键词
质量检测
农业发展
检测机构
监管力量
战略定位
包装标识
地理标志
农业标准化生产
例行监测
技术机构
-
分类号
S4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云南农业走向印度洋战略展望
- 3
-
-
作者
周开联
-
机构
云南省农业厅外资办
-
出处
《云南农业》
2009年第9期49-50,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云南农业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云南农业外事、农产品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资利用和国外招商引资工作亮点频出。农业外事交流涉及主要的国际农业组织、众多国家的农业机构和部门;全省农产品出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08年出口额达到了8亿美元,居西部省区前列,产品遍布各大洲重点市场;云南外派农业技术人员远赴非洲开展援助合作活动,
-
关键词
农业组织
云南
印度洋
经济技术合作
农产品贸易
展望
招商引资工作
农业技术人员
-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转型发展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周开联
-
机构
云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
文摘
传统农业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现代农业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别人、为市场而开展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就是要改变传统农业的小农经营模式,积极推进能够实现农产品产销衔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
关键词
农业转型
农业产业结构
市场经济条件
调整
传统农业
生产经营活动
经营模式
小农经济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陆稻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之二
- 5
-
-
作者
周开联
高波
-
机构
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2X期4-5,共2页
-
文摘
3杂交稻旱种技术规范杂交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等特点,在旱地条件下,能很好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和较强的生长势,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均适宜杂交稻旱种。杂交稻作为陆稻品种种植,其栽培技术与其他陆稻品种相似,但在种植规格和追肥等环节上与其他品种不同。3.1选好品种。选择耐旱、高产、抗病的杂交稻组合,如汕优63、11优63、D优63、香优63等。3.1适时播种。适宜杂交稻旱种的地区一般温热条件较好,其播种节令的弹性较大,以阳历4月上中旬播种为佳;直行旱育旱植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常年雨季来临情况和气象部门的中长期天气预报确定。3.3种植规格。
-
关键词
高产栽培
技术规范
陆稻
杂交稻
种植规格
玉米带
复合带
米玉米
基本苗
云南省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陆稻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之一
- 6
-
-
作者
周开联
高波
-
机构
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1X期7-9,共3页
-
文摘
我省陆稻生产中还存在着耕作制度原始,栽培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在陆稻生产区域坡地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力减退快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发展陆稻生产必须坚持退耕还林,固定耕地,培肥地力,制止陡坡种植,杜绝毁林种植的原则。而提高陆稻生产水平关键在于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含量。1陆稻生产的七十关键环节1.1做好规划,逐步进行坡地改台地建设,相对固定耕地,保持水土;通过合理轮作和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改良培肥士壤。1.2引进新品种(组合),提纯复壮当地良种,以选育推广常规良种为主,同时在海拔适宜区域(1200~1300米以下)推行杂交稻旱种,实行种子包衣和统供。1.3改革播种等雨和大播量的传统方式,
-
关键词
高产栽培
技术规范
陆稻
群体结构
地下害虫
耕作制度
可湿性粉剂
丁草胺
立体种植
穗粒肥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台湾农业见闻
- 7
-
-
作者
周开联
-
机构
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
出处
《云南农业》
2001年第10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台湾省
农业经济
农会
合作社
农业科技
-
分类号
F327.5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水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 8
-
-
作者
周开联
吴叔康
-
机构
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
出处
《云南农业》
1996年第1期6-6,共1页
-
文摘
水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650032周开联,吴叔康水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是我省引进日本旱育稀植技术原理,结合我省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实际,形成的适合我省农业生产特点的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其要点是培肥苗床、旱地育秧、适龄早...
-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浅插稀植
栽培
-
分类号
S51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