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延美 唐延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1期126-126,128,共2页
目的针对不同溶血标本对于临床上,常规化学检验的准确性的实际影响以及干扰和纠正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方法使用HITACHI7600-020全自动化分析仪,来测定不同溶血标本的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溶血指数、总蛋白、尿酸、以及胆固... 目的针对不同溶血标本对于临床上,常规化学检验的准确性的实际影响以及干扰和纠正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方法使用HITACHI7600-020全自动化分析仪,来测定不同溶血标本的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溶血指数、总蛋白、尿酸、以及胆固醇和肌酸激酶等32项生化指标,然后用没有溶血血清作为对比,进行细致分析,来观察各个项目之间的具体变化,以及纠正值的预期值。结果溶血针对于一般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来说,会产生一定的正干扰,对于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和尿酸等,会产生负干扰。和没有溶血血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溶血指数越高,所形成的干扰也就越大。结论不同溶血标本对于一般化学检验的不同检测项目,会相应出现不同的实际影响和干扰,经过二元回归分析纠正之后,超过92%的检测项目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部分项目纠正不理想,也有的溶血标本不适合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标本 生化检验 准确性 影响 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延辉 周延美 董成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期191-191,共1页
目的分析讨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生成原因和对策。方法分别讨论分析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可致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产生可能与采集前患者饮食、药物等原因,采集中的部位、时间、操作等原因,采集后... 目的分析讨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生成原因和对策。方法分别讨论分析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可致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产生可能与采集前患者饮食、药物等原因,采集中的部位、时间、操作等原因,采集后的运送及储存等方面原因导致,相应的预防能够减少分析前误差的产生。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出现几率较大,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相信在检验等相关环节的不断完善改进之下,检验分析前误差会得到缩小从而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分析前误差 原因和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检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延美 周延英 唐延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期42-43,共2页
当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时,各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计数准确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参考方法以及血涂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血液中的微粒进行检测,在血栓的形成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血小板减少... 当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时,各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计数准确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参考方法以及血涂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血液中的微粒进行检测,在血栓的形成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血小板减少以及血液中的微粒的检验结果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微粒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法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延美 程克兰 刘新登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析患者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血脂生化检验1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拉网式检验法检测,研究组行分级检验法检测,比较观察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患者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血脂生化检验1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拉网式检验法检测,研究组行分级检验法检测,比较观察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TG、TC和HDL-C等指标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APoB、ApoAI与LDL-C等指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9.68%是对照组患者的漏检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的2.15%(P <0.05);研究组每人行血脂检测的平均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常规拉网式检验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给予患者分级检验法,既能有效降低漏诊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使检测过程更具便捷性,使患者的经济压力负担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法 漏检率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新登 周延美 程克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放射免疫分析法于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于观察...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放射免疫分析法于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于观察组应用。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在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球蛋白水平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游离甲状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在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上,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于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检验结果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符合率的提升,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放射免疫分析法 生化免疫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患者诊治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克兰 周延美 刘新登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患者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各4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生化免疫检验法检验,给予对照组免疫检验法检验,观察对比组间检出率及...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患者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各4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生化免疫检验法检验,给予对照组免疫检验法检验,观察对比组间检出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5.83%,对照组检出率为79.1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92%,对照组满意度为72.92%,观察组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肾脏疾病患者采用生化免疫检验法,可提高检验准确率,为患者后续就诊治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免疫检验法 肾脏疾病 诊治 检验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延英 周延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脑膜瘤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尤其对于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86例患者中74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2... 目的探讨脑膜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脑膜瘤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尤其对于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86例患者中74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2例患者手术次全切除,其中治愈的患者占66例,病情好转的患者占20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10例,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结论根据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围手术期 护理对策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