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冠果有性生殖特征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庆源 郑元润 +1 位作者 来利明 杜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2,共9页
该研究以文冠果花发育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药和胚珠为材料,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技术对花的性系统特征、胚珠发育及自交败育等有性生殖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文冠果开花多、结果少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植物产生大量雄花和很少的... 该研究以文冠果花发育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药和胚珠为材料,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技术对花的性系统特征、胚珠发育及自交败育等有性生殖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文冠果开花多、结果少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植物产生大量雄花和很少的两性花,表现隐形雌雄同株的性系统类型。(2)文冠果花拥有5个独特的金黄色角状附属物;成熟花粉粒球形,3孔沟,沟在花粉极面不相连,花粉表面有疣状纹饰;花主要以风媒传粉。(3)柱头3裂,开花时柱头表面布满丝状乳突细胞,属于干燥型。(4)卵球形弯生胚珠内有一弯曲的长胚囊,胚囊被厚珠心包围。胚珠受精后,珠孔与合点之间的珠柄侧外珠被的局部细胞平周和垂周分裂产生一个径向突起,伸向胚囊,与胚囊纵轴略成直角;受精后水和可溶性物质不断进入膨大的胚囊;幼胚的两子叶从胚囊珠孔端的管状部位进入合点端大的腔室中。(5)在胚发育早期,两片子叶是对称的,但在授粉35d后,具有较大半径的一子叶比另一子叶的体积大;授粉后23d以前,胚囊内的液态内容物含有游离核胚乳和少量细胞化胚乳,这个时期的胚珠可以鲜食。(6)自交传粉后,胚珠与幼果在合子形成后的不同时期败育。研究表明,文冠果与无患子科的其它植物有很多相似的有性生殖特征,但文冠果也具有一些异常特征,如花存在附属物及每子房室中有较多的胚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花的性形态 花粉形态 胚珠发育 自交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庆源 傅德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F0003,共6页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an energy crop,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artifical pollination,anatomical techniques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Inflorescence buds of X.sorbifolia e...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an energy crop,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artifical pollination,anatomical techniques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Inflorescence buds of X.sorbifolia emerge at the beginning of March and flowers bloom in the following two months in Beijing,China.Flowering of individual trees lasts 25 to 30 days with the peak in the mid and late April.The inflorescence belongs to raceme with 20 to 50 flowers,which develop acropetally.The breeding system of X.sorbifolia is andromonoecious,i.e.,hermaphroditic and male flowers appear on the same individual.Most inflorescences bear entirely male flowers,and a few inflorescences develop varying proportions of male and hermaphroditic flowers.Occasionally male flowers frequency is zero.Male flowers have obviously reduced nonfunctional pistils and are incapable of setting fruit.The pistils of male flower bear ovules prior to abortion.Dehiscence of five anthers in male flowers is asynchronous and anthers of only a few hermaphroditic flowers dehisce to shed pollens at anthesis.Although the pollen grains of both male and hermaphroditic flowers are viable,germination frequency of pollen of the hermaphroditic flowers on stigmas is extremely low.The most commonly observed visiting insects in this study area include honeybees,coccinellids and flies.Stigmas of the hermaphroditic flowers are receptive to self-and cross-pollens during the first 3 days of anthesis.Mature fruits merely come from cross-fertilization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self-pollinated ovaries is arrested soon after initially expanded growth.A free-nuclear endosperm occurs in self-fertilized ovules before abortion.Two-celled proembryoes were occasionally observed in the self-fertilized ovules,but their development did not proceed and they degenerated after several days.This study revealed the trait of self-sterility in X.sorbifolia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生殖生物学 自交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鲁兹王莲(睡莲科)的开花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庆源 傅德志 靳晓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26-1533,共8页
分别于2003和2004年8月在北京地区观察了户外种植的克鲁兹王莲(Victoria cruziana)花的生物学。结果显示:(1)克鲁兹王莲的花在连续2d内开放和关闭,第1天花开放的时间为19:20;第2天于12:00~13:00完成关闭过程,第2天15:00~1... 分别于2003和2004年8月在北京地区观察了户外种植的克鲁兹王莲(Victoria cruziana)花的生物学。结果显示:(1)克鲁兹王莲的花在连续2d内开放和关闭,第1天花开放的时间为19:20;第2天于12:00~13:00完成关闭过程,第2天15:00~16:00花第2次开放,第3天早晨花关闭后沉入水下。(2)开花第1天晚上花内温度高出环境温度最高达11℃,开花的第2天以后,花内温度与水表面温度相近。(3)克鲁兹王莲的花第1次和第2次开放以及关闭过程中花器官呈现有规律的运动,第1天晚上花的开放过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花的第1次关闭与第1次开放过程中花器官的运动不是简单的相反过程,第2次开放与第1次开放的过程也不相同。(4)首次描述了拟雄蕊、雄蕊以及伴生心皮(paracarpels)在开花和关闭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开花第1天晚上的柱头是湿润的,但并不像睡莲属(Nymphaea)植物那样积累1池粘液。(5)在北京地区,克鲁兹王莲自花受精能够产生种子。研究结果认为王莲属植物的花具有很多高度特化的特征以适应昆虫传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的生物学 克鲁兹王莲 睡莲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花粉供体的多样性对果实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庆源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很多植物的花,其柱头上接受的花粉供体多样性数量通常与果实成熟和种子产出有关。关于提高花粉多样性能否增加植物的生殖产出问题,文献中时常有相互矛盾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自交不亲和性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进行1、2、... 很多植物的花,其柱头上接受的花粉供体多样性数量通常与果实成熟和种子产出有关。关于提高花粉多样性能否增加植物的生殖产出问题,文献中时常有相互矛盾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自交不亲和性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进行1、2、3、4种花粉供体传粉实验,调查了不同花粉供体数量对文冠果雌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亲和花粉供体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序上果实的坐果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及单粒种子重量。对文冠果授以4种亲和性花粉供体后,花序上成熟果实的平均数最多;3种亲和性花粉供体传粉后,每个果实中的种子数最多,单粒种子也最重。如果混合花粉中含有自交花粉,那么果实将败育。除花粉多样性影响雌性生殖产出外,母本基因型也具有重要影响,即增加文冠果种植品系的多样性,将有助于提高果实和种子产量。本研究还讨论了花粉遗传多样性效应、母本交配选择及果实选择性败育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花粉供体多样性 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种子的落粒性及其相关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祝江 陈延 +3 位作者 蒙静 武东波 周庆源 刘公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乡土草,存在落粒性特征,为揭示羊草的落粒情况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羊草穗结构的显微观察发现,在其种子成熟过程中,小穗轴和种柄之间形成离层,它是导致种子自然脱落的重要原因。羊草小穗最基部的种...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乡土草,存在落粒性特征,为揭示羊草的落粒情况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羊草穗结构的显微观察发现,在其种子成熟过程中,小穗轴和种柄之间形成离层,它是导致种子自然脱落的重要原因。羊草小穗最基部的种子虽然在种柄基部有发育完全的离区,但不易脱落。通过采集不同品系和不同时期的羊草小穗并对其上的种子数量等数据的研究发现,羊草落粒性在不同品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其落粒率的范围在22.8%~79.9%之间,结实率范围在23.1%~98.4%之间,羊草颖果宽度与落粒率成正相关。研究还发现,S4-3和S5-3等羊草材料的种子成熟后自然落粒并很快萌发,说明这些品系的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落粒性 离层 落粒相关性状 结实率 种子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皮层凯氏带及其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蔡霞 吴小琴 +2 位作者 周庆源 林金星 陈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3-540,共8页
内皮层凯氏带是植物根中水分和离子径向运输的屏障。由于内皮层凯氏带的精细结构及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多年来进展缓慢。随着显微技术和鉴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凯氏带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得以深入,但对其发育、化学成分及... 内皮层凯氏带是植物根中水分和离子径向运输的屏障。由于内皮层凯氏带的精细结构及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多年来进展缓慢。随着显微技术和鉴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凯氏带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得以深入,但对其发育、化学成分及与抗盐胁迫的关系方面的报道还不多见。本文就凯氏带的结构发育、化学组成以及其在抗盐胁迫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内皮层凯氏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层 凯氏带 结构 发育 化学成分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DREB转录因子的系统发育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兴勇 彭献军 +5 位作者 苏蔓 张乐新 周庆源 陈双燕 程丽琴 刘公社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0-197,共8页
羊草是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牧草,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碱的特点。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DREB转录因子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在GenBank的核酸数据库和EST数据库中羊草仅有2条DREB序列,其中只有1个DREB基因的功能得到... 羊草是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牧草,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碱的特点。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DREB转录因子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在GenBank的核酸数据库和EST数据库中羊草仅有2条DREB序列,其中只有1个DREB基因的功能得到实验验证。本研究从羊草转录组测序数据中1次挖掘了26条DREBEST。用羊草EST和拟南芥基因组中DREB基因的蛋白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LcDREB21位于第4类群,是DREB2类转录因子基因。通过RACE,获得了LcDREB21编码区全长(Genbank登入号:JN860437)。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其表达受干旱和高盐诱导。另外,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证明了LcDREB21具有转录激活功能;通过表达GFP融合蛋白证明其专一性定位在细胞核中。总之,LcDREB21是一个具有转录激活功能和细胞核专一定位能力的转录因子,可能在植物应对干旱和高盐胁迫的过程中起作用。本实验结果丰富了羊草抗逆基因数据库,为植物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DREB 渗透胁迫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白睡莲的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代海芳 周庆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4,共7页
对埃及白睡莲的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埃及白睡莲的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绒毡层细胞具双核,属于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 对埃及白睡莲的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埃及白睡莲的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绒毡层细胞具双核,属于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三细胞类型,花粉粒表面具有环沟。胚珠为倒生型、双珠被、厚珠心,珠孔仅由内珠被形成。大胞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分体,合点端2个细胞退化,珠孔端1个细胞发育为功能性大胞子。成熟雌配子体由4细胞组成,即2助细胞,1卵细胞和1中央细胞。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是横向的,形成的基细胞不再分裂,体积增大后成为一个大的胚柄细胞。而顶细胞进行一系列分裂形成胚。在此基础上,还比较了睡莲目不同属的胚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科 埃及白睡莲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藤生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华锋 覃海宁 +1 位作者 周庆源 郭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80-1986,共7页
通过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以及人工套袋授粉等方法,研究了大血藤的繁育系统、开花习性、传粉方式以及花粉-胚珠比等生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大血藤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单花花期为7~10d,雌花单花花期为2~3d,种群开花历... 通过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以及人工套袋授粉等方法,研究了大血藤的繁育系统、开花习性、传粉方式以及花粉-胚珠比等生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大血藤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单花花期为7~10d,雌花单花花期为2~3d,种群开花历时14~17d,散粉高峰期为4月11~17日,属风媒传粉植物。大血藤花粉一胚珠比为600±20,属兼性异交类型,人工套袋实验进一步证明,大血藤的交配系统为兼性异交类型,但以异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藤 生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