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细胞结合光氧化处理对兔颈动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匡锋 单忠贵 +3 位作者 尤文俊 周新民 尹邦良 周小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分析探讨去细胞结合光氧化反应处理兔颈动脉的可行性。方法:将60根兔颈动脉血管片随机分成新鲜对照组、深低温组、戊二醛交联组、去细胞结合光氧化处理组共4组(n=15),通过比较热皱缩温度、最大抗张强度和最大拉伸距离评价各血管物... 目的:分析探讨去细胞结合光氧化反应处理兔颈动脉的可行性。方法:将60根兔颈动脉血管片随机分成新鲜对照组、深低温组、戊二醛交联组、去细胞结合光氧化处理组共4组(n=15),通过比较热皱缩温度、最大抗张强度和最大拉伸距离评价各血管物理性能。建立大鼠皮下包埋模型,通过HE染色、原子吸收光谱法、Von-Kossa钙盐染色评价各组血管生物稳定性及抗钙化性能。结果:体外性能研究显示:深低温处理组的兔颈动脉热皱缩温度、抗张强度及最大拉伸距离均明显低于戊二醛组及去细胞光氧化组(P<0.05);戊二醛处理组热皱缩温度、抗张强度及最大拉伸距离明显高于新鲜对照组(P<0.05),去细胞光氧化组与戊二醛组相比在热皱缩温度和抗张强度这两个性能上有所降低(P<0.05),但其最大拉伸距离明显增强(P<0.05)。体内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去细胞光氧化组的炎性反应在所有组别中最轻,钙化程度最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戊二醛处理组钙含量测定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细胞光氧化法处理小口径动脉(<6 mm),机械性能无明显破坏,生物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 光氧化 抗钙化 生物稳定性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