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主义视域下“存异伦理”的解构和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宣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7,共7页
伦理,作为一个规范性概念,是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涉及到自我与他者关系范畴中的道德界定与价值判断,是随着它赖以存在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翻译作为自我与他者遭遇的一个平台,作为译者言说自我和表征他者的一种话语实... 伦理,作为一个规范性概念,是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涉及到自我与他者关系范畴中的道德界定与价值判断,是随着它赖以存在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翻译作为自我与他者遭遇的一个平台,作为译者言说自我和表征他者的一种话语实践,同样涉及到伦理问题。本文在世界主义的的视域下,从历史背景、哲学渊源、泛政治化立场和话语策略四个方面对“存异伦理”进行综合性探究和解构,并由此反观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主义伦理的当下回归对翻译伦理认知的影响以及对重构翻译对话伦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义思想 存异伦理 解构 重构 对话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批评的“互文性景观”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宣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文学翻译批评面临重重困境,阻碍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互文性"理论下的对话原则、互文本观、读者主体性以及诗学误读互文阐释等,为文学翻译批评树立了平等对话的批评理念、多元的批评视角、多维的批评方法、凸显的译者... 文学翻译批评面临重重困境,阻碍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互文性"理论下的对话原则、互文本观、读者主体性以及诗学误读互文阐释等,为文学翻译批评树立了平等对话的批评理念、多元的批评视角、多维的批评方法、凸显的译者主体性,这有利于消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式的两种传统批评模式,对建构系统的、学科化的文学翻译批评"互文性景观"有很大的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观 互文本 主体观 文学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