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周定球 韦柳华 《华夏医学》 2001年第6期860-861,共2页
关键词 阑尾手术 C反应蛋白 阑尾炎 免疫单扩散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生物被膜菌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淑群 周定球 刘滨 《抗感染药学》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近2年来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患者生物被膜菌的形成情况、构成比及耐药性,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92支(来自86位病人,平均插管56d(范围1~182d)拔除)导尿管进行生物被膜菌定量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92支...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近2年来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患者生物被膜菌的形成情况、构成比及耐药性,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92支(来自86位病人,平均插管56d(范围1~182d)拔除)导尿管进行生物被膜菌定量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92支导尿管有68支(占73.91%)分离出76株生物被膜菌;被膜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6.84%;其次为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定量研究显示其密度可高达4×108cfu/mL;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保持100%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也相当严重,仅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为100%。结论:导尿管内的细菌寄殖和生物被膜形成是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发病机制中的1个重要因素及持续存在的1个病原来源。由于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 伴随性尿路感染 生物被膜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0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韦柳华 周定球 +3 位作者 蒋利君 彭华 莫善颖 李梦薇 《抗感染药学》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了解420株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和耐药变化。方法: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对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4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以痰... 目的:了解420株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和耐药变化。方法: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对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4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以痰标本分离最多54.29%(228/420),其次为分泌物20.00%(84/42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4.05%(59/420)、尿液7.38%(31/420)、其他4.29%(18/42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20%;而环丙沙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20%。结论:轻度感染时可选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并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与药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院内感染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药房6种掰分药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及重量差异的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淑群 韦柳华 周定球 《抗感染药学》 200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考察掰分药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及重量差异。方法:对6种掰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及重量差异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考察。结果:6种掰分药品的重量差异均不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并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结论:随手掰... 目的:考察掰分药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及重量差异。方法:对6种掰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及重量差异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考察。结果:6种掰分药品的重量差异均不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并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结论:随手掰药存在剂量和质量隐患,不利于病人安全、有效使用药品。需加强规范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掰药 微生物污染 重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烫伤合剂中槲皮素的含量
5
作者 周淑群 周定球 刘丽珍 《抗感染药学》 201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建立烫伤合剂中金银花所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0nm,测定烫伤合剂中槲皮素的含... 目的:建立烫伤合剂中金银花所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0nm,测定烫伤合剂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经测定,烫伤合剂中槲皮素的质量浓度在0.8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2.36%,槲皮素的质量浓度为68.83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烫伤合剂中金银花主要成分槲皮素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合剂 金银花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