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与虚像:探析江南历史园林的当代复建
1
作者 周宏俊 郭真真 +1 位作者 吴昀眙 寇怀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4,共10页
【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各地多有对残损或消失的历史园林的复建,这些园林构成了传统园林在当代延续的一部分。另外,园林的文本化、文人化特征促生了园林历史中兴废演替的一种传统方式,即由文人主导的基于文本的再造。有必要结合... 【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各地多有对残损或消失的历史园林的复建,这些园林构成了传统园林在当代延续的一部分。另外,园林的文本化、文人化特征促生了园林历史中兴废演替的一种传统方式,即由文人主导的基于文本的再造。有必要结合这一传统,厘清江南历史园林当代复建的特点与意义。【方法】聚焦当代复建的历史园林,通过对江南地区的案例开展文献与实地调研,剖析并区分复建的动机与策略,进一步分析典型案例的复建方法。【结果】揭示了园林传统、遗产理念、当代文化等多维度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园林风格、园林类型、真实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论】复建园林作为历史真实的虚像,是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表征,在复建信息真实以及准确展示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多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史 江南园林 当代造园 园林复建 真实性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常州止园理水探原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宏俊 苏日 黄晓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34-39,共6页
止园是明代常州的著名园林,本文在《不朽的林泉》一书对止园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止园的理水,对相关园记、园诗、图册等进行详细的解读,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古地图等,并结合与园址的实地对比考察了园林周边环境的变化,着重复原了止园... 止园是明代常州的著名园林,本文在《不朽的林泉》一书对止园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止园的理水,对相关园记、园诗、图册等进行详细的解读,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古地图等,并结合与园址的实地对比考察了园林周边环境的变化,着重复原了止园外部及内部的水系,分析了水系的形态特征,并概括了水景的主要特色,尤其对园林北侧的内河边界及入水口等作出了推测。可以发现,止园以水胜,主要体现在活用外部水系、内部水系多样化和营造出良好水景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史 止园 理水 水系 水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眺望的经营位置与视觉特质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宏俊 张波 《风景园林》 2016年第9期108-114,共7页
园林中的向外眺望是传统造园的重要环节,而关于眺望的景观视觉特征及眺望在园林布局中的角色等关键问题,尚未有充分研究。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将园林眺望置于现存园林与园林文学文献中加以分析解读。具体地,分析了园林眺望之求"远&qu... 园林中的向外眺望是传统造园的重要环节,而关于眺望的景观视觉特征及眺望在园林布局中的角色等关键问题,尚未有充分研究。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将园林眺望置于现存园林与园林文学文献中加以分析解读。具体地,分析了园林眺望之求"远"的视觉特质以及"远"的审美意义;在童寯先生《江南园林志》中园林经营位置之定律的启示下,详细分析了不同园林类型中眺望之经营位置的不同特征,指出了城市地园林中将眺望置于园林深处的布局倾向;再从对此定律的解读中引出空间与景观转换的"变",并结合相关园林文献加以阐释。可以发现,园林眺望中隐含了"园林最深处、登高方眺远"的理想模式,同时这一理想模式交织于园林文学与营造现实之间,趋向于传统造园的一个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园林眺望 园林文学 经营位置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景的法与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宏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将借景置于陈从周先生"造园有法而无式"的论述背景下,考察了关于借景的"法"与"式"的含义,及其在造园文献及实例中的表象,并比较了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不同情形。可以发现,中国园林的借景可称之为"... 将借景置于陈从周先生"造园有法而无式"的论述背景下,考察了关于借景的"法"与"式"的含义,及其在造园文献及实例中的表象,并比较了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不同情形。可以发现,中国园林的借景可称之为"有法无式",而日本园林则发展出借景园林这一类型以及样式化的造园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日本园林 借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畅园的造园环境与借景探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宏俊 宋霖 黄晓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1期23-28,共6页
以寄畅园的借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寄畅园外部山林地造园环境的基础上,剖析寄畅园借景的景观与空间特征,以及这一借景景观与地形环境的关联性,揭示水系山势纵横之间的正面全景与侧面景深的组合关系,并在对拙政园、赖久寺庭园等中日园林... 以寄畅园的借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寄畅园外部山林地造园环境的基础上,剖析寄畅园借景的景观与空间特征,以及这一借景景观与地形环境的关联性,揭示水系山势纵横之间的正面全景与侧面景深的组合关系,并在对拙政园、赖久寺庭园等中日园林布局的例证分析中,展现所隐含的山水因借的布局模式。同时梳理历史文献中关于寄畅园借景的变迁过程,指明园林布局对借景变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寄畅园 借景 造园环境 园林布局 景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中见大”——日本借景园林的空间与视觉特质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宏俊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1期194-196,共3页
以日本的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整理借景园林的案例,分析空间及视觉层面的群体特征,并探讨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具体选取了32个典型的借景园林案例,以及其中"背山"的布局方式,基于景观视觉的分析方法,... 以日本的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整理借景园林的案例,分析空间及视觉层面的群体特征,并探讨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具体选取了32个典型的借景园林案例,以及其中"背山"的布局方式,基于景观视觉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借景意识与园林及其环境的空间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园林的借景意识与借景对象的视觉尺度间存在对应关系,借景园林往往基于借景对象而得以布局,并从中总结出了"小中见大"的空间及视觉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景 空间构成 “小中见大” 借景意识 园林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回归建筑本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宏俊 《华中建筑》 2005年第5期12-13,共2页
在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下,认识中国建筑的怪现象不外乎简单的形式主义和简单的拿来主义,其根源都是对建筑的认识停留在形式和风格上,该文在分析本原和原型的基础上,提倡回归建筑的本原,论述了现象学的借鉴意义和解构主义的... 在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下,认识中国建筑的怪现象不外乎简单的形式主义和简单的拿来主义,其根源都是对建筑的认识停留在形式和风格上,该文在分析本原和原型的基础上,提倡回归建筑的本原,论述了现象学的借鉴意义和解构主义的局限性,消解和无的意义使本原走向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本原 原型 现象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作为环境的间隙——千叶学访谈录
8
作者 周宏俊 《新建筑》 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
基于访谈的形式,介绍了日本建筑师千叶学的设计经历,以及他近十年完成的主要设计作品如Alley周末住宅、日本导盲犬中心和八岳山别墅等,着重阐释了建筑师的"建筑作为环境的间隙"的设计哲学,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同时... 基于访谈的形式,介绍了日本建筑师千叶学的设计经历,以及他近十年完成的主要设计作品如Alley周末住宅、日本导盲犬中心和八岳山别墅等,着重阐释了建筑师的"建筑作为环境的间隙"的设计哲学,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同时也对建筑细节控制、建筑空间设计、中国当代建筑等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叶学 建筑 环境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虫核不育系抗A3的培育及蜜蜂传粉制种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相琼 岳福良 +2 位作者 周宏俊 胡吉远 王均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以自育的抗病核不育洞 A型两用系抗 A2 (含ms14 不育基因 )为母本 ,引进抗虫品系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网室和大田的选择 ,获得具有抗病、抗虫及综合性状优良的洞 A型抗虫不育系抗 A3。以抗 A3为母本 ,抗虫和非抗虫棉为父本 ,进行... 以自育的抗病核不育洞 A型两用系抗 A2 (含ms14 不育基因 )为母本 ,引进抗虫品系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网室和大田的选择 ,获得具有抗病、抗虫及综合性状优良的洞 A型抗虫不育系抗 A3。以抗 A3为母本 ,抗虫和非抗虫棉为父本 ,进行了人工放养意蜂和中蜂的传粉制种研究。结果表明 :意蜂传粉效果优于中蜂 ;父母本种植比例以 1∶ 4~ 6较合适 ;隔离区在 1 0 0 0 m以上 ,每公顷人工放养意蜂数在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核不育系 抗A3 培育 蜜蜂传粉 抗虫育种 杂交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沈周《东庄图》图式源流探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晓 刘珊珊 周宏俊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2期44-51,共8页
"图式"是贡布里希引入图像学的哲学概念,在中西绘画中应用广泛,对中国古代园林绘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沈周《东庄图》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方法,探讨了《东庄图》对《草堂十志图》《龙眠山庄图》《游春图》等唐宋绘... "图式"是贡布里希引入图像学的哲学概念,在中西绘画中应用广泛,对中国古代园林绘画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沈周《东庄图》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方法,探讨了《东庄图》对《草堂十志图》《龙眠山庄图》《游春图》等唐宋绘画的借鉴,及其对《拙政园图》《郊园图》和《止园图》的启发,从而将这套图册与早期传统、庄园实景和后人画作关联起来,揭示出园林绘画中图式语汇的运用及其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绘画 图像学 图式 《东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萎核不育两用系抗A_1的选育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东铭 张相琼 周宏俊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12,共2页
抗A1是在感枯、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473A”基础上输入抗病因子,历经10余年育成。该两用系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50%左右;抗枯萎病指7.3~16.7。用该两用系组配的中早熟和中熟型杂交种,已分别进入四川省生产试... 抗A1是在感枯、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473A”基础上输入抗病因子,历经10余年育成。该两用系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50%左右;抗枯萎病指7.3~16.7。用该两用系组配的中早熟和中熟型杂交种,已分别进入四川省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病性 枯萎病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杂9号抗虫与不抗虫组合主要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福良 张相琼 +1 位作者 周宏俊 王均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对川杂 9号不抗虫组合 (抗 A1×中棉所 1 2 )和抗虫组合 (抗 A1× Bt抗虫中棉所 1 2 )的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恢复系中棉所 1 2导入 Bt基因后 ,增加了抗虫性 ,同时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成铃率、早熟性、白花率 ,植... 对川杂 9号不抗虫组合 (抗 A1×中棉所 1 2 )和抗虫组合 (抗 A1× Bt抗虫中棉所 1 2 )的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恢复系中棉所 1 2导入 Bt基因后 ,增加了抗虫性 ,同时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成铃率、早熟性、白花率 ,植株更紧凑 ,显著提高棉花单产 ,降低了成本。抗病性和纤维细度基本保持 ,纤维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种 川杂9号 亲本组合 抗虫性 遗传性状 抗虫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川杂12号选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相琼 岳福良 +2 位作者 周宏俊 彭光伟 范碧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川杂12号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抗逆性 特征特性 纤维品质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奇正平衡——以《园冶》与止园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晓 戈祎迎 周宏俊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主张的"有法无式"观点,注重内在法则的灵活运用,反对因袭固定的程式。以明代造园著作《园冶》和同时期的常州止园为例,探讨了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法则与程式,以及对它们的灵活运用。"正"代表规则性,... 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主张的"有法无式"观点,注重内在法则的灵活运用,反对因袭固定的程式。以明代造园著作《园冶》和同时期的常州止园为例,探讨了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法则与程式,以及对它们的灵活运用。"正"代表规则性,"奇"代表灵活性。《园冶》"兴造论""立基""屋宇"阐释了相关的理论;具体到止园,厅堂、门屋的布局以正为本,楼阁、书房、亭榭和廊房的布局以奇为变,各类建筑共同构成奇正平衡的整体。对这一原则的探讨,有助于理解明代造园艺术和《园冶》等造园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为今天继承传统的营造智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园林与建筑 法式 《园冶》 止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种川杂棉15的选育
15
作者 岳福良 张相琼 +3 位作者 熊鹰 周宏俊 李文均 张小军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杂交种 “川杂棉15” 亲本来源 选育方法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抗病虫性 栽培技术 适宜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进行细节化护理配合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宏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进行细节化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如东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接受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这8例患... 目的:探讨对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进行细节化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如东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接受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这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接受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配合的满意率。结果:这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其均未发生并发症,其对护理配合的满意率为100%。结论:对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进行细节化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其接受手术的成功率和对护理配合的满意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杂9号主要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相琼 张东铭 周宏俊 《中国棉花》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川杂9号主要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①张相琼张东铭周宏俊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棉花杂交种川杂9号(原名川杂90-12),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抗枯萎耐黄萎核不育两用系抗A1为母本,丰产稳产型中棉所12优系... 川杂9号主要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①张相琼张东铭周宏俊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棉花杂交种川杂9号(原名川杂90-12),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抗枯萎耐黄萎核不育两用系抗A1为母本,丰产稳产型中棉所12优系为恢复系,于1989年配制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川杂9号 性状特征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环境
18
作者 杜庄 周宏俊 《中外建筑》 200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城市交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交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执行了城市运转职能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城市交通发展的的本原和历程出发,探讨了现代城市交通的转型及未... 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城市交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交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执行了城市运转职能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城市交通发展的的本原和历程出发,探讨了现代城市交通的转型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了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一些办法,以期对未来城市交通和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城市交通 人居城市环境 可持续发展 交通模式 城市改造 城市形态与结构 交通建筑 居民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居易园林山石观念与造景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霖 周宏俊 《风景园林》 201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以白居易园林山石相关诗文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居易于园林中筑台、堆岛、置石等山石造景的内容与方法,归纳其爱石、赏石、以石为景的审美理论,明确白居易在中国园林史上,特别是在引领山石造园与品赏立论及实践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论证白... 以白居易园林山石相关诗文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居易于园林中筑台、堆岛、置石等山石造景的内容与方法,归纳其爱石、赏石、以石为景的审美理论,明确白居易在中国园林史上,特别是在引领山石造园与品赏立论及实践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论证白居易在其癖爱自然思想的支配下,其山石造园与品赏受到园林是否存在于自然风景之中的影响,揭示其在自然山居中筑台借景,再在城市园林中置石造景,进而赏石为景的异同和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置石造景 赏石 庐山草堂 履道坊宅园 太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体验与理解——析库哈斯的乌德勒支教育馆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诗丹 周宏俊 《华中建筑》 2007年第3期20-22,26,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库哈斯及他的乌德勒支教育馆的背景,沿感受﹑体验﹑理解的路径来解读这个建筑,引入了空间运动及建筑空间事件性的概念,来完成对空间的体验,建筑空间充满消解和不确定,是漫游式的空间。分析理解作为一个普通建筑的生命力﹑... 该文简要介绍库哈斯及他的乌德勒支教育馆的背景,沿感受﹑体验﹑理解的路径来解读这个建筑,引入了空间运动及建筑空间事件性的概念,来完成对空间的体验,建筑空间充满消解和不确定,是漫游式的空间。分析理解作为一个普通建筑的生命力﹑不确定性﹑空间模式及类似城市空间的性质,并试图从库哈斯的建筑及城市思想挖掘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 体验 理解 事件 空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