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茅尾海入海河口区柱状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特征
- 1
-
-
作者
杨斌
冯文慧
周孝萱
彭光煜
李嘉玉
莫小荣
-
机构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6600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41962)
+1 种基金
北部湾大学海洋科学一流学科(TRB002)
连云港市科技计划(JCYJ2313)共同资助。
-
文摘
沉积物通过对磷的吸附/解吸行为而表现为水体的磷“汇”或“源”,这对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有关亚热带入海河口区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特征尚不明晰。本研究以茅尾海两个主要入海河口区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为基础,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探究粒径大小和盐度变化对磷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采用改进后的连续提取法分析沉积物吸附前后磷形态含量变化以探究沉积物对磷相应的吸附机制。结果显示,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沉积物对磷的动力学吸附可用快慢二段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交叉型模型。相同站位不同深度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均呈现一定的差异性,2个站点沉积物在磷初始浓度较低时均存在磷的解吸行为。同等质量下粒径越小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越大。盐度增加会降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表明低盐度有利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吸附后的沉积物可交换态磷(Ex-P)和铁结合态磷(Fe-P)含量显著增加,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其中以物理吸附为主。研究显示,细颗粒物和有机质主要控制着茅尾海入海河口区柱状沉积物磷的吸附,该河口区的盐度能够促进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对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物理过程对该河口区沉积物可能存在再次释放磷的风险,应加以防范沉积物内源磷污染问题,这对于入海口的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吸附
粒径
盐度
磷形态
-
Keywords
Sediment
Phosphorus adsorption
Grain size
Salinity
Phosphorus speciation
-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