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不同海拔砂生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娟娟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探究天然居群不同海拔砂生槐种源在恒定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特性,以6个海拔(2 948,3 091,3 584,3 821,4 064,4 288 m)野生种源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海拔破皮砂生槐种子在不同恒温处理(5~30℃)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响应,旨在揭示砂生槐对... 为了探究天然居群不同海拔砂生槐种源在恒定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特性,以6个海拔(2 948,3 091,3 584,3 821,4 064,4 288 m)野生种源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海拔破皮砂生槐种子在不同恒温处理(5~30℃)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响应,旨在揭示砂生槐对温度变化的生态适应对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的砂生槐种子均能萌发,且在15,20,25℃时发芽率可达到90%以上。随着温度上升,砂生槐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温(30℃)限制了种子萌发。不同种源砂生槐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明显变化规律。同一海拔的砂生槐幼苗鲜质量、根鲜质量和苗干质量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25℃时达到峰值。在5℃和10℃条件下,砂生槐种子仅能萌发,但不利于幼苗生长;高温(30℃)处理下,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海拔4 064 m的砂生槐种子活力指数高于其他海拔的种子,海拔4 288 m的砂生槐幼苗苗长显著低于其他海拔幼苗。温度显著影响不同种源砂生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根长、根鲜质量、苗干质量和根干质量(p<0.05)。海拔差异对砂生槐幼苗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干质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温度和种源对砂生槐幼苗干质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种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2
作者 周娟娟 王国利 关虹虹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08,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适宜的护理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5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院内跌倒老年患者289例,作为跌倒组,11161例老年患者...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适宜的护理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5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院内跌倒老年患者289例,作为跌倒组,11161例老年患者未发生院内跌倒,作为非跌倒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和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跌倒组与非跌倒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服用药物、陪护、疾病严重程度、跌倒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院内跌倒患者289例,发生率最高的前3个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5.95%、24.57%和18.34%;第一到第四季度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8.52%、22.22%、33.33%、25.93%,其中第三季度跌倒发生率最高;老年住院患者08:00~16:00、16:01~23:00、23:01~08:00时间段跌倒发生率分别为22.15%、44.29%、33.56%,其中16:01~23:00时间段跌倒发生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跌倒与全程陪护、跌倒史及服用安眠、抗镇静药物、抗精神药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几率较高,跌倒与全程陪护、跌倒史、疾病严重程度及服用安眠、抗镇静药物、抗精神药显著相关。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跌倒危险性的了解,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跌倒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恐惧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依从性影响的阈值效应分析
3
作者 周娟娟 李爱仙 张美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12-2217,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恐惧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康复运动依从性影响的阈值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依从性量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对205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调查,行单因素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建立... 目的:探讨运动恐惧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康复运动依从性影响的阈值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依从性量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对205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调查,行单因素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平滑拟合曲线分析阈值效应,探索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病人康复运动依从性得分为(23.29±9.72)分,运动恐惧得分为(25.67±9.36)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每周运动次数、慢性病合并数、运动恐惧是康复运动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阈值效应分析显示,运动恐惧得分≤18分时对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恐惧得分>18分时,运动依从性随运动恐惧得分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康复运动依从性较低,运动恐惧处于中等水平,运动恐惧得分>18分可作为运动恐惧对运动依从性影响的监测指标,同时还应考虑性别、既往运动习惯、慢性病合并数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依从性 运动恐惧 影响因素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感染后猪PD-1及其配体转录水平变化和免疫抑制机制分析
4
作者 岳锋 周娟娟 +4 位作者 朱艳平 郭东光 夏黎明 祝仰钊 王选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2,共7页
研究猪感染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PD-L2),细胞因子[IL-2(Interleukin-2)、IL-10(Interleukin-10)、IFN-γ(Interferon-γ)]mRNA转录水平和外周血... 研究猪感染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PD-L2),细胞因子[IL-2(Interleukin-2)、IL-10(Interleukin-10)、IFN-γ(Interferon-γ)]mRNA转录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增殖能力,探讨PD-1/PD-Ls通路在FMDV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猪感染FMDV后3、7、14、17 d,PD-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感染后7 d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感染FMDV后3 d和7 d,PD-L1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感染FMDV后3 d,PD-L2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感染FMDV后3、7 d,IL-2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感染FMDV后1、3 d,IFN-γ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降,IL-2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与PD-1及其配体mRNA转录水平变化趋势相反;感染FMDV后3、7、14 d,IL-10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与PD-1及其配体mRNA转录水平变化趋势相同。感染FMDV后,全血中FMDV的病毒载量随着感染后时间的推进逐渐升高,感染后7 d达到峰值,与PD-1及其配体mRNA转录水平变化趋势总体上相同。感染后7 d,PBMCs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综上,FMDV感染猪后,总体上上调了PD-1及其配体的mRNA转录水平,是FMDV感染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的重要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转录水平 免疫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5
作者 周娟娟 孙文华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4%)较对照组(82.05%)更高(P<0.05);观察组热退、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时长与留院时长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喘息、痰壅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较对照组(25.64%)更低(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联合治疗 小儿肺炎喘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岳锋 周娟娟 +4 位作者 夏黎明 王华泽 潘耀谦 吉川尧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7,共6页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疫苗免疫仍是主要的防控途径。因此,开展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疫苗免疫仍是主要的防控途径。因此,开展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综述了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通过引起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和器官损伤、免疫相关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过表达等方面造成机体淋巴细胞衰竭和免疫抑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免疫抑制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孙文华 周娟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8-200,共3页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中采取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正定二五六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就诊期间筛选7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中采取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正定二五六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就诊期间筛选7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功能检测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取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肺部功能,提升治疗效果,运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布地奈德 乙酰半胱氨酸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当雄县冷暖两季放牧土-草-牦牛中矿质元素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白玛嘎翁 魏巍 +3 位作者 周娟娟 多吉顿珠 鲍宇红 土登群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拉萨市当雄县土壤-牧草-家畜系统为对象,分别在暖季(7月)和冷季(12月)采集土壤、牧草、牦牛血液样品并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探讨矿质元素在土壤-牧草-家畜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冷季牦牛补饲过程添加矿质元素提供科... 以拉萨市当雄县土壤-牧草-家畜系统为对象,分别在暖季(7月)和冷季(12月)采集土壤、牧草、牦牛血液样品并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探讨矿质元素在土壤-牧草-家畜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冷季牦牛补饲过程添加矿质元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冷-暖季草场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暖季草场土壤中K、Na、Fe、Mn、Zn、Cu、Co和Se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草场(P<0.05),Ca和P的含量显著低于冷季牧场(P<0.05);(2)在暖季牧场牧草中K、P、Fe、Zn、Co和Se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草场(P<0.05),Na、Mn含量显著低于冷季草场(P<0.05),Ca和Cu含量在暖季和冷季草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暖季牦牛血清中P含量显著高于冷季(P<0.05),Na和Cu显著低于冷季(P<0.05),K、Ca、Fe、Mn、Zn和Se的含量在暖季和冷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暖季放牧草场,土壤与牧草中P和Se含量显著相关(P<0.05),牧草和牦牛血清中Ca、K、Fe和Se含量显著相关(P<0.05);冷季草场中,土壤和牧草Na含量显著相关(P<0.05),牧草和牦牛血清中仅有Se含量显著相关(P<0.05)。综上,冷暖两季草场土壤和植物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牦牛放牧管理要考虑季节更替引起的牧草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在饲草中适量补充特定矿质元素以保障牦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矿质元素 土-草-畜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方式对苜蓿青干草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娟娟 王欣荣 +3 位作者 吴建平 冯忠心 史静 陈本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2-1277,共6页
本研究以种植第2年处于初花期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设压扁+喷碳酸钾(2.5%)、压扁茎秆、自然晾晒和阴干4种青干草调制方法,以105℃烘干为对照,研究不同调制方法对苜蓿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干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本研究以种植第2年处于初花期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设压扁+喷碳酸钾(2.5%)、压扁茎秆、自然晾晒和阴干4种青干草调制方法,以105℃烘干为对照,研究不同调制方法对苜蓿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干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对照外,参试调制方式的苜蓿干燥速率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对照、压扁+喷碳酸钾(2.5%)都能加速干燥,减少干草营养物质损失;常规晾晒虽缩短了干燥时间,但对干草品质的保持效果不显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参试方法的调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对照的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压扁+喷碳酸钾(2.5%),该晾晒方法快速、简便、实用,在生产中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调制方法 干燥特性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土壤As(Ⅴ)固定与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周娟娟 高超 +1 位作者 李忠佩 王登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P和As的化学性质相近,在土壤中存在竞争吸附的关系,因而土壤中P浓度增加可能会影响As的固定和活化。本文通过等温吸附和浸提实验,模拟施P对黄棕壤中As固定和活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溶液P浓度能够减少土壤对As的吸持能力,并增加A... P和As的化学性质相近,在土壤中存在竞争吸附的关系,因而土壤中P浓度增加可能会影响As的固定和活化。本文通过等温吸附和浸提实验,模拟施P对黄棕壤中As固定和活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溶液P浓度能够减少土壤对As的吸持能力,并增加As从土壤中的解吸量。在P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尤其显著,As的解吸量与P浓度成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不能忽视施用P肥对土壤As活化和迁移的影响。持续增加溶液的P浓度时,这种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弱,可能与土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吸附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活化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周娟娟 魏巍 +1 位作者 秦爱琼 陈本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扩大饲料资源提供新的途径。试验选取末次收获辣椒后的辣椒鲜秸秆为原料,设3个水分(75%左右、65%左右和55%左右)梯度,分别添加甲酸(1.5%FW,FA)、丙酸(1.5%FW,PA)、玉米粉...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扩大饲料资源提供新的途径。试验选取末次收获辣椒后的辣椒鲜秸秆为原料,设3个水分(75%左右、65%左右和55%左右)梯度,分别添加甲酸(1.5%FW,FA)、丙酸(1.5%FW,PA)、玉米粉(100g/kg DM,CF)和马铃薯渣(30%FW,PD),以不使用添加剂为对照组(CK),100mL PE瓶常温青贮45d,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水分、添加剂及其互作对辣椒秸秆青贮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含水量的降低,pH和干物质升高,乳酸、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降低,含水量75%青贮饲料的pH和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乳酸生成最多,氨态氮/全氮较低;与CK相比,添加FA显著(P<0.05)降低青贮饲料pH和氨态氮/全氮,增加乳酸和可溶性糖;添加PD和CF有效补充了发酵底物的不足,干物质和可溶性糖显著(P<0.05)增加;各添加剂组青贮料中均较少或未检测到丁酸。结合灰色关联度对参试青贮调制方式的青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含水量75%+FA的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含水量65%+PD。综上可知,辣椒秸秆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为75%左右;添加马铃薯渣青贮于各水分条件下效果皆较优,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秸秆 青贮 水分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水处理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娟娟 胡中华 +2 位作者 刘亚菲 尹燕娥 唐文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9,共6页
用活性炭纤维(ACF)代替传统生物活性炭法(BAC)中的颗粒活性炭(GAC),探索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的水处理技术。首先考察了活性炭纤维的自然挂膜性能,肯定了ACF的可挂膜性。而后采用两种人工挂膜:活性污泥上清液(SL)挂膜和菌液(ML)挂膜,得... 用活性炭纤维(ACF)代替传统生物活性炭法(BAC)中的颗粒活性炭(GAC),探索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的水处理技术。首先考察了活性炭纤维的自然挂膜性能,肯定了ACF的可挂膜性。而后采用两种人工挂膜:活性污泥上清液(SL)挂膜和菌液(ML)挂膜,得到两种BACF:SL-BACF和ML-BACF。用扫描电镜研究微生物在ACF上生长情况,并采用形成的BACF处理微污染原水。结果表明:BACF去除有机污染物效果好,明显优于BAC技术。出水高锰酸盐法化学需氧量(CODMn)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质稳定。比较两种人工挂膜形成的BACF,发现ML-BACF中的微生物量少于SL-BACF,但出水效果和处理量则优于SL-BA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微生物固定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鹅观草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娟娟 尹国丽 +2 位作者 魏巍 史静 陈本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研究了高山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10℃、15℃、20℃、25℃、30℃恒温和15/25℃变温)和水分(0、-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和-1.2MPa)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水分及其互作均极显著影响两种鹅观草种... 研究了高山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10℃、15℃、20℃、25℃、30℃恒温和15/25℃变温)和水分(0、-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和-1.2MPa)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水分及其互作均极显著影响两种鹅观草种子的萌发;不同温度下,两种鹅观草种子发芽率均在无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最高;高山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种子分别在25℃恒温和15/25℃变温下达到最佳萌发响应,此时发芽率分别为70.67%和90%,二者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皆因干旱胁迫的加剧而降低;最适温度时,随水分胁迫的加剧两种植物的芽长、根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发芽率与渗透势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高山鹅观草:yrt=-62.26x+65.928(R2=0.9226);纤毛鹅观草:yrc=-84.343x+94.892(R2=0.9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 萌发 温度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娟娟 胡中华 吴海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发展历史、类别、结构性能、制备过程。活性炭纤维比普通活性炭性能优越 ,吸附量大 ,机械强度高 ,吸附、脱附速度快 ,正逐渐地被用于废水处理和饮用水的净化。其具体方法有常用的吸附法、电解法 ,以及尚在起步阶...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发展历史、类别、结构性能、制备过程。活性炭纤维比普通活性炭性能优越 ,吸附量大 ,机械强度高 ,吸附、脱附速度快 ,正逐渐地被用于废水处理和饮用水的净化。其具体方法有常用的吸附法、电解法 ,以及尚在起步阶段的生物活性炭纤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水处理 吸附量 机械强度 废水处理 饮用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TGF-β_1诱导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娟娟 何文华 +5 位作者 甘达凯 张望 彭阿平 汪安江 李弼民 朱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3-388,共6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位灌注法分离健康SD大鼠原代肝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UA自身对照组(UA 25μmol/L)、TGF-β_1组(TGF-β_12.5ng/ml)、UA干预组(UA 25μ...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位灌注法分离健康SD大鼠原代肝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UA自身对照组(UA 25μmol/L)、TGF-β_1组(TGF-β_12.5ng/ml)、UA干预组(UA 25μmol/L+TGF-β_1 2.5ng/ml)、DPI干预组(DPI 0.5μmol/L+TGF-β_1 2.5ng/ml)。药物作用相应时间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内CD95(Fas)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细胞内CD95蛋白的表达以及NADPH氧化酶(NOX)亚基p47phox移位至胞膜的蛋白量,并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ROS水平。结果在TGF-β_1刺激肝细胞前30min加入UA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TGF-β_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率(80.53%±1.56%vs 63.97%±3.19%,P<0.01),肝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加(10.83%±2.03%vs18.67%±1.60%,P<0.01),细胞内CD95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2.40±0.25 vs 1.28±0.15,P<0.01;1.37±0.18vs 1.05±0.15,P<0.05),p47^(phox)向膜移位明显减少(1.76±0.22 vs 1.13±0.12,P<0.01),肝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3.23±0.53 vs 2.12±0.45,P<0.01)。结论 UA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内NOX激活,减少ROS产生,下调CD95的表达来抑制TGF-β_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肝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NADPH氧化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冰温气调保鲜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娟娟 马海霞 李来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32-336,共5页
将鲜南美白对虾进行空气包装(AP)、真空包装(VP)、气调包装(MAP,75%CO2/25%N2),分别冰温(-2.3~0℃)贮藏和冰藏,通过研究样品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PC)、汁液流失率(DL)的变化,结合感官指... 将鲜南美白对虾进行空气包装(AP)、真空包装(VP)、气调包装(MAP,75%CO2/25%N2),分别冰温(-2.3~0℃)贮藏和冰藏,通过研究样品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PC)、汁液流失率(DL)的变化,结合感官指标评价冰温气调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PPO活力变化与腐败变质同步;冰温结合MAP能有效防止褐变,货架期可达10d,比冰藏结合AP延长了约3倍,此时样品色泽良好,TPC、TVB-N、DL分别为5.4(lg(CFU/g))、25.6mg/100g、3.13%,而其他包装样品已腐败。VP也能较好的保持色泽,但贮藏后期汁液流失相对严重,影响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保鲜 冰温 气调包装 真空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Agent的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自愈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娟娟 张广明 袁宇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以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将Multi-Agent技术与故障自愈的原理结合,并引入人工免疫的思想,以故障的消除和抑制为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具有自身免疫能力的智能自愈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Multi-Agent技术、人工免疫原理和专家系统等混合智... 以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将Multi-Agent技术与故障自愈的原理结合,并引入人工免疫的思想,以故障的消除和抑制为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具有自身免疫能力的智能自愈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Multi-Agent技术、人工免疫原理和专家系统等混合智能技术构建故障自愈免疫系统的结构模型,阐述了基于免疫agent的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自愈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诊断流程。该系统具有可扩充性、诊断资源的可重用性、诊断过程的自主性等,为机电装备故障诊断和自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故障自愈 智能体 多智能体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 免疫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硫复合保鲜剂结合冰温气调保鲜南美白对虾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娟娟 马海霞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梁慧 杨燕 张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4-208,共5页
为了改善南美白对虾容易褐变的情况,使用无硫复合保鲜剂(F)、臭氧水(C)预处理南美白对虾,与亚硫酸氢钠(Y)预处理对比、进行气调(MAP,75%CO2/25%N2)包装,冰温(-1.5±0.5)℃贮藏,通过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 为了改善南美白对虾容易褐变的情况,使用无硫复合保鲜剂(F)、臭氧水(C)预处理南美白对虾,与亚硫酸氢钠(Y)预处理对比、进行气调(MAP,75%CO2/25%N2)包装,冰温(-1.5±0.5)℃贮藏,通过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PC)和感官评定等指标评价各处理方式对南美白对虾的褐变抑制和保鲜效果。F组、C组、Y组分别在第12,10,13天开始出现显著褐变,F组、Y组保鲜效果相似,使冰温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约2.5倍。无硫复合保鲜剂结合冰温气调包装(MAP)的处理方式是南美白对虾保鲜的安全有效手段,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无硫复合保鲜剂 亚硫酸氢钠 臭氧 气调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木通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娟娟 潘金火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5期620-622,共3页
该文从基源、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和减毒增效几个方面对关木通进行综述。认为减毒增效降低马兜铃酸含量,控制其肾毒性是当前关木通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关木通 马兜铃酸 减毒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泽泻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娟娟 谷巍 +2 位作者 陈菁瑛 吴启南 巢建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建泽泻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建泽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日变化以及光响应。结果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 目的研究建泽泻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建泽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日变化以及光响应。结果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及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WUE)呈单谷型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建泽泻叶片Pn与主要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Gs,Tr,大气温度(Ta)和WUE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RH),Ci和Ls呈负相关。结论建泽泻为气孔限制型阳生植物,Pn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为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及指导建泽泻合理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泽泻 光合特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