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流限制视角下加压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对急性生理负荷与主观疲劳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嘉俊
汤珊
+4 位作者
郑航
魏佳
陈辉
苏玉莹
周喆啸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4,共8页
目的:通过将血流限制与低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并与传统有氧运动方式、高强度间歇运动方式进行对比,探讨不同运动方案下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与疲劳程度的差异,旨在为大众人群或运动员提供一种更加安全、高效提升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方...
目的:通过将血流限制与低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并与传统有氧运动方式、高强度间歇运动方式进行对比,探讨不同运动方案下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与疲劳程度的差异,旨在为大众人群或运动员提供一种更加安全、高效提升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方法:招募12名男性大学生,在完成最大摄氧量测试后,随机完成四种运动方案,分别为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AE)、50%动脉闭塞压(AOP)结合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70%AOP结合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和HIIT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运动时间为15 min。记录受试者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心率、摄氧量、气体交换率、血乳酸)[HR、VO_(2)、RER、BLA]和主观疲劳度(RPE)。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组×时间)对受试者的HR、VO2、BLA和RPE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R: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分别在第9 min、第6 min和第3 min显著高于AE组(P<0.05);VO_(2):HIIT组在3 min显著高于AE组(P<0.05),50%AOP组、70%AOP组与A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RER: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分别在6 min、6~9和15 min、3~15 min显著高于AE组,70%AOP和HIIT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变化;BLA:HIIT组运动后峰值显著高于AE组、50%AOP组和70%AOP组(P<0.05)。RPE:AE组、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均随时间显著上升(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流阻断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在不增加主观疲劳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其效果要优于普通有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有氧运动
有氧能力
生理反应
主观疲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神经启动技术的急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运动员体能表现的影响
2
作者
周喆啸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4,共7页
为深入探讨经颅直流电技术对运动员动态平衡、灵敏反应等方面的急性影响及效果延续。招募24名国家健将或一级水平的男性运动员,随机抽签决定电刺激干预类型(真刺激或假刺激)与体能表现测试指标(动态平衡等),大脑皮层M1区安排电流强度2mA...
为深入探讨经颅直流电技术对运动员动态平衡、灵敏反应等方面的急性影响及效果延续。招募24名国家健将或一级水平的男性运动员,随机抽签决定电刺激干预类型(真刺激或假刺激)与体能表现测试指标(动态平衡等),大脑皮层M1区安排电流强度2mA、20min电刺激;采集基准值和0、10、20、30、40min共5个时间点的数据,每两次电刺激之间的洗脱期为48~72h。通过SPSS软件,对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电刺激类型×测试时间点)。结果显示:所有体能表现指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真刺激组在干预后5个时间点的测试数据均显著优于基准值及假刺激组(P<0.05),且干预效果可延续至刺激后40min,假刺激组较干预前未发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运动员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动态平衡、灵敏反应等体能表现水平显著增强,具有见效快、时效长等特点,可考虑将其应用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或竞赛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表现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初级运动皮层
大学生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流限制视角下加压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对急性生理负荷与主观疲劳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嘉俊
汤珊
郑航
魏佳
陈辉
苏玉莹
周喆啸
机构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
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
维多利亚大学健康与体育研究所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
渤海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XTY001)。
文摘
目的:通过将血流限制与低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并与传统有氧运动方式、高强度间歇运动方式进行对比,探讨不同运动方案下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与疲劳程度的差异,旨在为大众人群或运动员提供一种更加安全、高效提升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方法:招募12名男性大学生,在完成最大摄氧量测试后,随机完成四种运动方案,分别为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AE)、50%动脉闭塞压(AOP)结合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70%AOP结合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和HIIT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运动时间为15 min。记录受试者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心率、摄氧量、气体交换率、血乳酸)[HR、VO_(2)、RER、BLA]和主观疲劳度(RPE)。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组×时间)对受试者的HR、VO2、BLA和RPE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R: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分别在第9 min、第6 min和第3 min显著高于AE组(P<0.05);VO_(2):HIIT组在3 min显著高于AE组(P<0.05),50%AOP组、70%AOP组与A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RER: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分别在6 min、6~9和15 min、3~15 min显著高于AE组,70%AOP和HIIT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变化;BLA:HIIT组运动后峰值显著高于AE组、50%AOP组和70%AOP组(P<0.05)。RPE:AE组、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均随时间显著上升(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流阻断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在不增加主观疲劳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其效果要优于普通有氧运动。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有氧运动
有氧能力
生理反应
主观疲劳度
Keywords
blood flow restriction
aerobic exercise
aerobic capacity
physiological response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分类号
G804.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神经启动技术的急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运动员体能表现的影响
2
作者
周喆啸
机构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基金
宁波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YXMXZD2023010)。
文摘
为深入探讨经颅直流电技术对运动员动态平衡、灵敏反应等方面的急性影响及效果延续。招募24名国家健将或一级水平的男性运动员,随机抽签决定电刺激干预类型(真刺激或假刺激)与体能表现测试指标(动态平衡等),大脑皮层M1区安排电流强度2mA、20min电刺激;采集基准值和0、10、20、30、40min共5个时间点的数据,每两次电刺激之间的洗脱期为48~72h。通过SPSS软件,对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电刺激类型×测试时间点)。结果显示:所有体能表现指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真刺激组在干预后5个时间点的测试数据均显著优于基准值及假刺激组(P<0.05),且干预效果可延续至刺激后40min,假刺激组较干预前未发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运动员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动态平衡、灵敏反应等体能表现水平显著增强,具有见效快、时效长等特点,可考虑将其应用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或竞赛过程中。
关键词
体能表现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初级运动皮层
大学生运动员
Keywords
physical performance
tDCS
primary motor cortex
college athletes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流限制视角下加压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对急性生理负荷与主观疲劳度的影响研究
刘嘉俊
汤珊
郑航
魏佳
陈辉
苏玉莹
周喆啸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神经启动技术的急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运动员体能表现的影响
周喆啸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