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 v8算法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奕炜 骆立实 +5 位作者 赵波 何红亮 李维江 武建松 王晋元 周可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9,共11页
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发展,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多样化、智能化需求。针对现有变电站视频监控摄像头对人员、车辆、异常入侵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8算法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首先... 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发展,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多样化、智能化需求。针对现有变电站视频监控摄像头对人员、车辆、异常入侵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8算法的变电站视频监控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首先,利用YOLO v8算法对变电站目标进行监测,通过采样算法加大感受野进而提升数据特征融合能力,采用注意力机制识别远处微小目标;然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变电站摄像头运动防抖,将YOLO v8监测到的信息输入BoTSORT算法,完成多场景多目标下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目标智能跟踪;最后,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相比于YOLO v5、YOLO v7算法,目标识别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9.73个百分点、5.28个百分点,目标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12.34个百分点、8.41个百分点,提升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YOLO v8算法 多目标智能跟踪 注意力机制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数值分类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1 位作者 管越强 印象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本文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对来自我国山西、内蒙古以及青藏高原的共15个两性生殖卤虫品系的卵、无节幼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卵和无节幼体的聚类分析,青藏高原卤虫品系和其它品系得到很好的分离.发现青藏高原卤虫品系的卵有三个特征,即卵径大,... 本文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对来自我国山西、内蒙古以及青藏高原的共15个两性生殖卤虫品系的卵、无节幼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卵和无节幼体的聚类分析,青藏高原卤虫品系和其它品系得到很好的分离.发现青藏高原卤虫品系的卵有三个特征,即卵径大,卵壳厚,卵呈紫红色,这些特征均是对那里高寒环境的适应.研究表明,随着分布区海拔的升高,中国各卤虫品系的卵和无节幼体有增大的趋势.其中西藏拉果错卤虫的卵和无节幼体是世界上所有已知品系中最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两性生殖卤虫 无节幼体 数值分类 水产养殖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对水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曹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0-195,共6页
关键词 原生动物 水细菌 捕食作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可新 王翠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文章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其中较重要的就是最大持续产量原理。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在农业、林业、渔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最大持续产量 可持续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穆少杰 周可新 +2 位作者 陈奕兆 孙成明 李建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9-447,共9页
近年来,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生态学、地学、植物学和农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草地碳循环的过程,探讨了碳素在大气、草地植被、草食动物和土壤中的周转途径,重点分析了气候因素、土壤因素、C... 近年来,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生态学、地学、植物学和农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草地碳循环的过程,探讨了碳素在大气、草地植被、草食动物和土壤中的周转途径,重点分析了气候因素、土壤因素、CO_2浓度升高及人为因素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以期加深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并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温度 降水 放牧 开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部草地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20
6
作者 穆少杰 游永亮 +1 位作者 朱超 周可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8-1471,共14页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时空动态响应特征的重要指标。利用光能利用率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2001—2010年中国西北七省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结合降水量的空间...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时空动态响应特征的重要指标。利用光能利用率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2001—2010年中国西北七省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结合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数据,分析了近十年草地植被PUE的空间分布、主要植被类型的PUE,及其时空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西北七省草地植被的平均PUE为0.68 g C m^(-2)mm^(-1)。在温带草地各类型中,PUE的大小顺序为草甸草原>灌丛>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各类型草地PUE之间差异显著;对于高寒草地而言,高寒草原的PUE显著高于高寒草甸;(2)温带草地PUE的空间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呈抛物线形状(R^2=0.65,P<0.001),PUE峰值出现在年降水量P=472.9 mm的地区;荒漠地区植被PUE的空间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同样呈抛物线形状(R^2=0.63,P<0.001),PUE峰值出现在年降水量P=263.2mm的地区;对于高寒草地而言,年降水量100 mm以下地区植被PUE变异较大,年降水量大于100 mm的地区植被PUE的空间分布随降水量的变化呈抛物线形状(R^2=0.47,P<0.001),PUE峰值出现在P=559.2 mm的地区;(3)不同降水量区域,植被PUE的年际波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也有较大差别。在年降水量为200—1000 mm的地区,草地PUE的年际波动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在年降水量高于1050 mm的地区,草地PUE的年际波动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最高可达到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植被覆盖度 温带草地 高寒草地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优先保护区的识别 被引量:12
7
作者 金宇 周可新 +2 位作者 高吉喜 穆少杰 张小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02-7712,共11页
准确可靠地识别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优先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模型,基于12个环境变量,对中国263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建模,并预测各个物种在背景点的适生概率,迭加计... 准确可靠地识别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优先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模型,基于12个环境变量,对中国263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建模,并预测各个物种在背景点的适生概率,迭加计算得到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生境适宜性指数。此外,基于对生境适宜性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和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优先保护区,并对优先保护区目前的被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的优先保护区的面积为103.1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90%。优先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的秦岭-大巴山山区、云南省与印度及缅甸的交界地区、武陵山山区、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山区、阿尔泰山脉山区、天山山脉山区、昆仑山山脉山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东北-华南沿海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少量分布。优先保护区中被保护的面积为50.40万km^2,占优先保护区总面积的48.86%,保护率偏低,未被充分保护。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将未被保护的优先保护区划分成3种优先保护顺序,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 空间自相关 优先保护区 空缺分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退化防治对策及碳增汇途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穆少杰 朱超 +1 位作者 周可新 李建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5,共9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碳循环过程是生态学、地学、植物学和农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草地退化的概念、层次及退化现状,探讨了开垦、放牧、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内蒙古地区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重点分... 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碳循环过程是生态学、地学、植物学和农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草地退化的概念、层次及退化现状,探讨了开垦、放牧、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内蒙古地区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重点分析了草地退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及退化草地恢复的固碳潜力,以期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过程中碳循环动态变化的理解。本文提出了内蒙古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草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以期为草地碳增汇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决策者合理调整草地利用和保护布局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碳蓄积 驱动力 草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预估气候变化对动物物种潜在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金宇 周可新 +1 位作者 方颖 刘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6-422,共7页
以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这3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当前(1950—2000年)、2050年和2080年3个时期的气候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预估气候变化对动物物种潜在生境... 以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这3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当前(1950—2000年)、2050年和2080年3个时期的气候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预估气候变化对动物物种潜在生境的影响。其中,2050和2080年的气候数据由3种大气环流模型(MIROC32-medress、CCCMA-CGCM2和BCCR-BCM2.0)和1个温室气体排放预设情景(SRES-A2)下2050和2080年的气候数据进行平均后得到。每一时期的气候数据包含19个生物气候因子,将19个生物气候因子全部作为环境变量,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别模拟并预测这3种动物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以及未来2050和2080年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并用潜在生境质心(centroids)的位置变化来表征物种潜在生境的偏移情况,分析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及物种最适宜海拔高度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真实技巧统计值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3种动物的潜在生境逐渐向北偏移,最适宜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其中,中华穿山甲潜在生境的北移速度最快,至2080年北移量达133 km;白冠长尾雉的最适宜海拔高度上升最快,至2080年上升152 m。3种动物的潜在生境面积均逐渐增加,白冠长尾雉的增幅最大。建议在动物保护行动中考虑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制定长期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物种分布 随机森林模型 生境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及理论模型:环境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11
10
作者 相鹏 耿柳娜 +1 位作者 周可新 程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1-700,共10页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限于生理健康损害,还涉及认知功能、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针对空气污染不良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往研究提出了环境应激模型和社会-环境交互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强调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涉及污染的直接暴...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限于生理健康损害,还涉及认知功能、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针对空气污染不良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往研究提出了环境应激模型和社会-环境交互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强调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涉及污染的直接暴露程度,也取决于个体的身心状况以及他对空气污染的主观评价。基于以往研究的不足,尤其是环境心理学介入空气污染研究的可行性,未来研究可着眼于改进空气污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空气污染的环境应激和风险感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风险感知 环境应激源 不良效应 环境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红色名录——一种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具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超 方颖 +2 位作者 周可新 穆少杰 蒋金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26-2836,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对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不足,不能及时反应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等缺点。近...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存在着对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不足,不能及时反应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等缺点。近年来,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保护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国家和组织相继开展了大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估工作。文章回顾了已有的生态系统评估方案,发现当前生态系统评估多采用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分级标准体系,主要评估生态系统的濒危程度,评估标准主要是分布范围和功能的变化,不同评估方案采用的指标和阈值有差异,需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和评价方案。同时,结合国内生态系统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生态系统红色名录研究的若干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海丰盐场卤虫种群动态及盐度对卤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管越强 张道川 +1 位作者 周可新 印象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关键词 卤虫 渤海湾 盐度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功劳属植物种子形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建勇 覃海宁 +1 位作者 薛达元 周可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利用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对十大功劳属24种植物的种子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十大功劳属植物种子颜色为黑色,长3.4~6.7mm,宽1.7~3.5mm,属大型种子,形状多样;外种皮纹饰为网纹状,网眼形状、大小及网脊粗细、凸凹在不同类群间不完... 利用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对十大功劳属24种植物的种子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十大功劳属植物种子颜色为黑色,长3.4~6.7mm,宽1.7~3.5mm,属大型种子,形状多样;外种皮纹饰为网纹状,网眼形状、大小及网脊粗细、凸凹在不同类群间不完全相同,种内变异稳定,据此可将十大功劳属植物种皮纹饰划分为9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形态在十大功劳属内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但不支持Ahrendt将十大功劳属下分为2个groups,4个sections,14个subsections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功劳属 种子形态 外种皮纹饰 系统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NA-targeted寡核苷酸探针识别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军 邱星辉 +5 位作者 曹宏 许木启 杨敏 何风琴 周可新 阚振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84-2491,共8页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内部关系非常复杂 ,及时对活性污泥中优势菌群和群落内部关系进行监测是污水处理中采取正确措施的关键。历史研究表明传统培养方法经常导致活性污泥优势菌群检测的失败 ,而r RNA- targeted寡核苷酸探针作为一种快...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内部关系非常复杂 ,及时对活性污泥中优势菌群和群落内部关系进行监测是污水处理中采取正确措施的关键。历史研究表明传统培养方法经常导致活性污泥优势菌群检测的失败 ,而r RNA- targeted寡核苷酸探针作为一种快速原位监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新工具被引入 ,使我们对参与污水净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菌群能有较全面的了解。就该方法在识别除磷污泥、脱氮污泥、污泥泡沫和膨胀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典型应用进行综述 ,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并对目前已建立且应用于活性污泥微生物检测的 r 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NA 寡核苷酸探针 杂交 微生物生态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晓宝 周可新 +1 位作者 薛达元 武建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132-12133,共2页
探讨了如何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环节中全面考虑生物多样性问题,阐明了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机制。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类维生素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霍培书 管越强 +3 位作者 周可新 毕小宝 杨秀芬 马向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9-701,共3页
[目的]为探索添加单一维生素对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在12℃条件下,向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适宜浓度的B族维生素,研究其对活性污泥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出水中TN和TP含量、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的... [目的]为探索添加单一维生素对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在12℃条件下,向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适宜浓度的B族维生素,研究其对活性污泥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出水中TN和TP含量、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的影响,并分析了添加VB5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内微型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VB3、VB5可加快人工合成污水中CODCr、TN、TP的去除,并对MLSS有一定影响。添加VB1和VB7则分别对TP的去除和MLSS有一定的影响,但均不明显。VB1、VB2、VB6和VB7对CODCr和TN去除均没有影响。添加VB5对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明确各种单一微量营养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活性污泥 CODCR去除率 微型动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类固醇激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康现江 刘志民 +1 位作者 周可新 王所安 《东海海洋》 1998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报道了17α-甲基睾丸酮和17β-雌二醇两种外源类固醇激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的影响。17α-甲基睾丸酮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即精巢指数增大、加快精子的形成;17β-雌二醇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酒精则... 本文报道了17α-甲基睾丸酮和17β-雌二醇两种外源类固醇激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的影响。17α-甲基睾丸酮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精巢发育,即精巢指数增大、加快精子的形成;17β-雌二醇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酒精则对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精巢发育 17α-甲基睾丸 幼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林 周可新 郭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5,共7页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风险是减缓其衰退速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程度。201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新的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价方法。它类似于物种灭绝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风险是减缓其衰退速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程度。201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新的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价方法。它类似于物种灭绝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可以对传统以重要物种为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补充。在IUCN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一套适用于中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受威胁等级评价的标准,提出了5个相对容易量化的指标:1)生态系统分布范围减小;2)地理分布限制;3)环境退化;4)生物过程和相互作用被破坏的程度;5)生态系统碎片化增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陆地生态系统 威胁等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在物种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晓宝 周可新 +1 位作者 薛达元 武建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46-17648,共3页
迅速发展的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提供物种分布变化等信息,正逐渐成为监测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遥感用于监测生物多样性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直接监测是利用机载或... 迅速发展的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提供物种分布变化等信息,正逐渐成为监测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遥感用于监测生物多样性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直接监测是利用机载或星载遥感直接对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制图研究,间接监测主要依据生境异质性、生产力空间异质性和环境参数变化估计物种丰度和分布情况。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各有优缺点,为获取物种分布形式及变化的准确信息,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为设计有效的物种保护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物种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活性污泥生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秀芬 管越强 +2 位作者 霍培书 周可新 张昭伟 《河北渔业》 2008年第5期20-22,31,共4页
通过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室内模拟实验,采用三因素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pH、入水负荷三因素在不同水平上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驯化的活性污泥在温度在15℃以上,pH值为弱酸性、入水负荷(以入水COD计算)小于600时,... 通过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室内模拟实验,采用三因素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pH、入水负荷三因素在不同水平上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驯化的活性污泥在温度在15℃以上,pH值为弱酸性、入水负荷(以入水COD计算)小于600时,能保证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在低温弱酸性环境下,活性污泥剩余量少,更有利于污泥的后期处理,减少二次污染。本实验对活性污泥生物群落中原生生物量的变化进行观察,发现在15℃低温弱酸运行环境下,钟虫、楯纤虫、累枝虫为活性污泥的优势种;弱减环境下,漫游虫、累枝虫为活性污泥的优势种。运行环境能保持20℃时,原生生物量及种丰度明显增高,漫游虫在、钟虫、累枝虫、楯纤虫为活性污泥系统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低温 S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