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期望状态约束下多车协同编队与分布式优化方法
1
作者 袁振洲 周博涵 +1 位作者 陈沫 杨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145,共10页
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间交互和以稳定间距为主导的编队分析,缺乏从多维状态角度对编队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交通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状态约束的车辆编队优化方法,优化纵向控制过程。首先,定义编队期望... 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间交互和以稳定间距为主导的编队分析,缺乏从多维状态角度对编队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交通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状态约束的车辆编队优化方法,优化纵向控制过程。首先,定义编队期望状态,涵盖编队完成时间、距离、速度、加速度和间距这5个维度;随后,针对编队头车前方无其他车辆干扰的理想场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无前车干扰的编队控制优化模型,并进一步针对存在前车干扰的常见场景,提出相应的编队控制模型;采用基于相邻车辆对的分布式计算策略,在降低计算压力的同时提升编队过程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最后,基于Python搭建可视化仿真程序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过短的期望距离和期望时间是阻碍编队可行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期望距离和期望速度的提高,编队可行的最短时间阈值将相应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行期望状态下编队的实际执行效果良好,最终编队状态与期望编队状态的偏离率小于1‰,同时能够确保轨迹的安全和平滑;在计算效率上,分布式比集中式策略有优势,并且优势会随编队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在由9辆车组成的较大规模编队任务中,最长计算时间不超过0.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期望编队状态 模型预测控制 车辆编队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车煤炭采样点快速选取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玉辉 闫玉乐 +2 位作者 王保华 夏承莉 周博涵 《煤矿机械》 201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研究了一种火车煤炭采样点快速选取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成像系统的灯光投射到火车车厢煤堆上形成大小可调的抽样网格成像,并可根据火车车厢位置通过旋转执行单元和轴向传动单元控制抽样网格承载在车厢煤堆上的位置,实现车厢采样点位置... 研究了一种火车煤炭采样点快速选取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成像系统的灯光投射到火车车厢煤堆上形成大小可调的抽样网格成像,并可根据火车车厢位置通过旋转执行单元和轴向传动单元控制抽样网格承载在车厢煤堆上的位置,实现车厢采样点位置快速精准定位的效果。系统应用于商品煤样人工采取过程中,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维护,适用灵活便于推广,同时为煤质管控及煤炭贸易结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在煤质检验领域具有科学广泛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人工采样 快速选取 煤质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选的地沟油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孟婷 周博涵 +1 位作者 徐初阳 王艳芬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8,共6页
选择食堂废弃的地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水解条件,获得不同性质的地沟油改性捕收剂。分别探究温度、催化剂、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地沟油水解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最佳的改性条件。采用接触角测定表征地沟油的改性效果,通过比较地沟油改性... 选择食堂废弃的地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水解条件,获得不同性质的地沟油改性捕收剂。分别探究温度、催化剂、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地沟油水解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最佳的改性条件。采用接触角测定表征地沟油的改性效果,通过比较地沟油改性捕收剂在固废浮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地沟油改性剂具有一定的捕收作用,在浮选分离领域,可替代传统脂肪酸类捕收剂及非极性烃类捕收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捕收剂 浮选 水解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东选煤厂细粒煤分选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孟婷 周博涵 +1 位作者 徐初阳 王艳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68,共3页
针对祁东选煤厂原工艺采无法有效分选-0.20mm部分低灰细粒煤泥的情况,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改造。煤泥性质分析表明,粗煤泥中-1.4g/cm3密度级的累积产率较高,灰分较低。为提高细粒煤的回收率,确定了改造工艺:1.5~0.25mm粒度级采用TBS干扰... 针对祁东选煤厂原工艺采无法有效分选-0.20mm部分低灰细粒煤泥的情况,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改造。煤泥性质分析表明,粗煤泥中-1.4g/cm3密度级的累积产率较高,灰分较低。为提高细粒煤的回收率,确定了改造工艺:1.5~0.25mm粒度级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进行粗煤泥分选,-0.25mm进入浮选系统。通过经济比较,改造后增加收入27100.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分选 原煤性质 泥化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相渗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玉辉 张烈辉 +1 位作者 闫玉乐 周博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447,共3页
页岩气藏渗流规律研究对页岩气藏采收率的预测尤为重要。Romm提出的线性方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并用于预测气藏采收率。大量研究证明,用这种方法预测的采收率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页岩气藏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 页岩气藏渗流规律研究对页岩气藏采收率的预测尤为重要。Romm提出的线性方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并用于预测气藏采收率。大量研究证明,用这种方法预测的采收率误差较大。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页岩气藏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它不仅与饱和度有关,而且还受流体黏度的影响。相对于Romm的模型,新模型可以更好地用于页岩气藏渗流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裂缝 相对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国寺储气库压缩机活塞杆断裂故障分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游赟 禹贵成 +1 位作者 周博涵 徐春碧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12期30-34,共5页
压缩机组是地下储气库重要的地面工程设备,其安全可靠运行对储气库的注采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相国寺储气库KBU/6型往复式压缩机的多次活塞杆断裂相似故障问题,通过金属性能检测和有限元法模拟分析,研究活塞杆发生一次性快速断... 压缩机组是地下储气库重要的地面工程设备,其安全可靠运行对储气库的注采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相国寺储气库KBU/6型往复式压缩机的多次活塞杆断裂相似故障问题,通过金属性能检测和有限元法模拟分析,研究活塞杆发生一次性快速断裂的故障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活塞杆材料金属组织存在带状偏析的不均匀缺陷;活塞杆满足强度要求,但最大变形出现在活塞杆与活塞连接部位,且活塞杆阶梯角位置处应力集中明显;可以排除共振原因而造成的破坏。结论认为,活塞杆断裂原因除金属材料组织存在一定缺陷外,工作振动造成活塞杆位移不均匀,出现偏心现象致使应力集中是断裂失效的主要因素,可为同类设备类似故障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压缩机 活塞杆 断裂故障 金相测试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促催化氧化对剩余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东 徐文迪 +10 位作者 林远方 白松 刘毓龙 蔡元昕 石婉婷 全梦源 兰文文 曹雨涵 周博涵 杨堡丹 姚俊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铁板为电极,研究高频脉冲电对污泥脱水性能及成分的影响。考察污泥pH值、双氧水投加量以及电解时间、电流密度、脉冲电频率等因素对污泥比阻、滤饼含水率、滤液COD值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铁板为电极,研究高频脉冲电对污泥脱水性能及成分的影响。考察污泥pH值、双氧水投加量以及电解时间、电流密度、脉冲电频率等因素对污泥比阻、滤饼含水率、滤液COD值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污泥进行表征,对比处理前后污泥热值、总氮和主要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脉冲电作用下,铁电极释放亚铁离子对过氧化氢氧化污泥具有催化作用;随电解时间延长和电流密度增大,污泥比阻和滤饼含水率均下降,滤液COD增大;在pH值为3~5的介质中,当双氧水投加量为0.5mL/100g污泥、脉冲频率为2.5kHz、电流密度为20mA/cm^(2)、处理时间30min时,污泥比阻减小到3.5×10^(10)m/kg,滤饼含水率降到75%以下,污泥中总氮含量降低35.01%,铅铁铜锌等重金属去除率在14.77%~84.72%;污泥基本结构无明显变化,保留原污泥95.34%的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 脉冲电源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透山铜矿区长白落叶松反射光谱响应特征分析
8
作者 张国良 张超 +4 位作者 石婉婷 周博涵 邵卓琛 周小龙 杨丽丽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8-72,85,共6页
为利用遥感技术高效检测红透山铜矿区污染土壤中铜含量,以长白落叶松为中介,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程度铜污染土壤中植物在不同时间段反射光谱和所含色素的变化,以确定最佳光谱检测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铜含量下光谱差异最明显的红外... 为利用遥感技术高效检测红透山铜矿区污染土壤中铜含量,以长白落叶松为中介,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程度铜污染土壤中植物在不同时间段反射光谱和所含色素的变化,以确定最佳光谱检测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铜含量下光谱差异最明显的红外反射坪波段区间是800~1200 nm;长白落叶松针叶中各种色素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秋季9月底的长白落叶松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相关性最高,该时段的光谱对主要色素含量的响应最敏感、效果最稳定;光谱检测最佳时段为秋季9月底,其次为春季5月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透山铜矿区 长白落叶松 反射光谱 检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