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次洼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卓明 沈忠民 +1 位作者 张玺 宋振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次洼基本油气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营城组一段形成于断陷发育的鼎盛时期,发育稳定的大套泥岩夹薄砂岩地层。地化特征表明该段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较好、有机质类型丰富、热演化处于生气的成熟—高成熟阶段等... 通过对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次洼基本油气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营城组一段形成于断陷发育的鼎盛时期,发育稳定的大套泥岩夹薄砂岩地层。地化特征表明该段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较好、有机质类型丰富、热演化处于生气的成熟—高成熟阶段等特点。泥页岩中平均孔隙度达到3.52%,裂缝和微裂缝相对较发育,不仅可以为游离态气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且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41.1%,石英含量在15.1%~23.4%之间,岩石具有较好的可压性。钻井现场解析结果表明该段泥页岩中含气最高可达3.09 m3/t,且钻井气测全烃异常以及测试资料也表明该区页岩气的存在,说明该泥页岩中蕴藏着一定规模的页岩气资源,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条件 苏家屯次洼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火石岭组烃源岩特征及勘探远景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卓明 王保华 +1 位作者 朱廷祥 宋振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3-616,623,共5页
长岭断陷层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火石岭组地层中发现多套来自火石岭组烃源岩的油层。地化指标显示,火石岭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成熟度演化处于生气的高—过成熟阶段,综合评价属中等烃源岩;平面上主要分... 长岭断陷层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火石岭组地层中发现多套来自火石岭组烃源岩的油层。地化指标显示,火石岭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成熟度演化处于生气的高—过成熟阶段,综合评价属中等烃源岩;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前七号、北正镇和流水镇等局部地区,且厚度较大。其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约140Ma)进入生烃门限,开始持续生烃,并在登娄库组沉积末期达到生烃高峰,至嫩江组沉积早期(约80Ma)全面进入成熟门限,之后生烃能力逐渐下降。盆地模拟计算火石岭组累积生烃量为224.46×108t,其资源贡献占整个长岭断陷层资源量的31.96%,资源贡献值仅次于沙河子组而大于营城组,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和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源对比 勘探潜力 火石岭组 长岭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断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卓明 宋振响 湛小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1-140,共10页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油气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西北到东南发育的3条SW—NE走向的断裂带控制了油气的展布和聚集,而油气藏类型从西南深坳到东北斜坡可划分为纯气带、油气带和纯油带等3个呈近NW向展布的油气分布带。梨树断陷发育2套主要...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油气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西北到东南发育的3条SW—NE走向的断裂带控制了油气的展布和聚集,而油气藏类型从西南深坳到东北斜坡可划分为纯气带、油气带和纯油带等3个呈近NW向展布的油气分布带。梨树断陷发育2套主要的烃源层系,分别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其有机质丰度、类型相对较好。油源对比表明,梨树断陷原油除了对应2类不同成因烃源岩类型的原油外,还有以两者混源、分布较广的原油。地质及地化指标分析均表明油气沿斜坡、断层从深坳向斜坡运移;通过包裹体分析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可见,梨树断陷具有3期成藏且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差异较大。通过上述分析认为,梨树断陷油气藏与烃源岩成熟演化以及油气向斜坡运移有关,分布具备形成差异聚集的地质条件。梨树断陷具有多期成藏中晚期强调整、多期成藏晚期弱调整以及晚期成藏3种主要油气成藏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油气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层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卓明 王再锋 伍泓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8-612,共5页
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沉积的暗色泥岩和煤层是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层主要的烃源岩,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为次要烃源岩。钻井和露头样品表明,火石岭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0.50%-8.55%、生烃潜量2-17 mg/g、氯仿沥青"A"含量0.04%-0.33%,干酪根类型以... 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沉积的暗色泥岩和煤层是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层主要的烃源岩,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为次要烃源岩。钻井和露头样品表明,火石岭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0.50%-8.55%、生烃潜量2-17 mg/g、氯仿沥青"A"含量0.04%-0.33%,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成熟度演化处于生气的过成熟阶段;沙河子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1.00%-6.54%、生烃潜量2-8 mg/g、氯仿沥青"A"含量0.2%-0.5%,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成熟度演化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营城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0.5%-2.5%、生烃潜量0.5-4.0 mg/g、氯仿沥青"A"含量0.05%-0.20%,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综合评价沙河子组为中等—好烃源岩,而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烃源岩属中等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分布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成熟度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苏堤构造带花港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卓明 杨飞 +1 位作者 王果寿 陈振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西湖凹陷苏堤构造带花港组油层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 ,岩屑含量较少 ,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孔隙度在 2 .2 7%~ 30 .89%之间 ,平均 19.2 6 %。渗透率在 ( 1.6~16 98.13)× 10 -3 μ... 西湖凹陷苏堤构造带花港组油层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 ,岩屑含量较少 ,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孔隙度在 2 .2 7%~ 30 .89%之间 ,平均 19.2 6 %。渗透率在 ( 1.6~16 98.13)× 10 -3 μm2 之间 ,平均 318.2 8× 10 -3 μm2 。花港组砂岩储集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 ,仅见少量裂缝。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 3类 ,Ⅰ类孔隙结构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具有较明显的平直段 ,孔喉较粗 ,为良好储层 ;Ⅱ类孔隙结构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基本为斜线 ,歪度略偏细 ,属较好的储集岩 ;Ⅲ类孔隙结构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基本为直线 ,孔隙度、渗透率较小 ,为极差或非储层。主要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胶结、溶蚀等 ,大部分储集岩的变化发生在晚成岩作用阶段 ,对油气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产层 石油地质特征 储层特征 花港组 西湖凹陷 苏堤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泥页岩源—储协同演化特征分析——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卓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松辽盆地松南断陷群陆相页岩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对于该区Ⅲ型干酪根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和孔隙特征及演化规律尚不清楚。通过对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Ⅲ型干酪根富有机质泥页岩样品开展生排烃热演化模拟实验和系列储... 松辽盆地松南断陷群陆相页岩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对于该区Ⅲ型干酪根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和孔隙特征及演化规律尚不清楚。通过对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Ⅲ型干酪根富有机质泥页岩样品开展生排烃热演化模拟实验和系列储层特征测试分析,发现该泥页岩存在2个关键的热演化节点,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等效R o)分别是1.5%和2.0%。等效R o从0.7%至1.5%阶段,为快速生排油阶段,孔隙形态主要为墨水瓶状孔和部分板状孔,有机质逐渐发育少量孔洞,矿物溶蚀孔出现;等效R o从1.5%至2.0%阶段,为快速生气阶段,有机质分解使得有机孔和矿物间孔洞大量发育,孔径逐渐增大,孔隙主要为板状孔或楔形孔和少部分墨水瓶状孔;等效R o大于2.0%阶段,孔隙几乎只发育板状孔或楔形孔,孔径进一步增大。R o大于1.5%为松南断陷群页岩气富集的有利源储耦合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孔隙演化 储层特征 陆相页岩气 沙河子组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花港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53
7
作者 王果寿 周卓明 +3 位作者 肖朝辉 李美洲 周维奎 王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1,265,共6页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及花港组可划分出半封闭海湾、湖泊、三角洲及河流 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 ,以及滨岸潮坪、泻湖、滨岸湖泊、河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流等 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和若干种亚相及微相。平湖组、花港组的... 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及花港组可划分出半封闭海湾、湖泊、三角洲及河流 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 ,以及滨岸潮坪、泻湖、滨岸湖泊、河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流等 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和若干种亚相及微相。平湖组、花港组的发育与演化显示了由海到陆的变化特点 ,即平湖组主要为半闭塞海湾环境 ,以海湾泻湖相发育为其特征。花港组则以湖泊、三角洲、河流体系为主 ,并可明显两分 ,下段为海浸湖相 ,上段为淡水湖及曲流河泛滥平原的间互沉积。该区有利储集相带主要有潮渠水道、潮坪砂坝、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分流河道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春晓区带 下第三系 平湖组 花港组 沉积特征 沉积体系 类型 发育 分布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3
8
作者 宋振响 陆建林 +2 位作者 周卓明 王保华 杨昊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1,共11页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不同原理可以分为成因法、容积法、统计法、类比法和专家评判法五大类,国外油气资源评价以统计法和类比法为主,而中国以成因法为主。文章系统阐述了每类资源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及取得的主要进展,其中成...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不同原理可以分为成因法、容积法、统计法、类比法和专家评判法五大类,国外油气资源评价以统计法和类比法为主,而中国以成因法为主。文章系统阐述了每类资源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及取得的主要进展,其中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目前相对比较成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烃源岩有限空间法值得关注,下一步需加强理论和应用研究;专家评判法研究相对薄弱,未来急需加强研究。指出油气资源分级评价、剩余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深层—超深层领域资源评价、盆地模拟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多方法综合应用的油气资源评价体系、专家决策分析系统和经济评价等是未来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关键参数 有限空间生烃 剩余资源 资源评价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含气性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宋振响 李忠博 +2 位作者 张玺 周卓明 杨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613,共8页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除需对页岩作为烃源岩的特征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尤其是可压裂性和含气性评价,直接涉及到资源的可动性。基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苏2井营一段泥页岩系统取心和分析测试结果,开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除需对页岩作为烃源岩的特征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尤其是可压裂性和含气性评价,直接涉及到资源的可动性。基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苏2井营一段泥页岩系统取心和分析测试结果,开展了泥页岩生烃潜力评价、可压裂性及含气性评价。结果显示该区营一段泥页岩具备较好的页岩气生成条件。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杨氏模量高、泊松比低,压裂条件有利;孔隙度和渗透率普遍较低,但发育大量的天然裂缝和微裂缝,且压裂过程中容易产生形态较为单一的垂直裂缝,镜下还见到大量的微—纳米孔隙,主要以微孔和中孔为主,为页岩气提供了有利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该区多口探井在钻、测、录井的过程中均在营一段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试获了高产气流,现场解吸显示泥页岩平均含气量达2.5 m3/t,显示出良好的资源规模及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性 含气量 页岩气储层 苏家屯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奥陶系大型不整合面与风化壳岩溶发育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新军 蔡希源 +1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卓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22-1127,共6页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造成沉积间断,继而形成一系列重大的地层不整合面.塔中地区奥陶系主要发育有两个大型的不整合面T47和T07,它们受构造和海平面的共同控制,暴露时间长,规模大,在区域上控制了两期强烈的风化壳岩溶事件的发育...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造成沉积间断,继而形成一系列重大的地层不整合面.塔中地区奥陶系主要发育有两个大型的不整合面T47和T07,它们受构造和海平面的共同控制,暴露时间长,规模大,在区域上控制了两期强烈的风化壳岩溶事件的发育.第一期位于下奥陶统顶部不整合面之下,第二期位于上奥陶统顶部不整合面之下.这两期岩溶特征因其上覆不整合面的特征不同而不同.不整合面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整合面形态对分化壳岩溶发育范围的控制,二是不整合面的强度级别对分化壳岩溶发育深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岩溶 不整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中国石化油气资源评价关键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振响 周卓明 +4 位作者 徐旭辉 王保华 李浩 马中良 陈斐然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7,共11页
资源潜力评价是油气勘探决策的基础,也是国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编制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石化开展新一轮资源评价工作的难点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十三五”中国石化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框架。创新发... 资源潜力评价是油气勘探决策的基础,也是国家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编制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石化开展新一轮资源评价工作的难点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十三五”中国石化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框架。创新发展了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体系和软件平台,主要包括:烃源岩完整的生—排—滞留烃演化模拟技术、常规—非常规一体化TSM盆地模拟技术、基于成熟度和压力系数的页岩油气资源分级评价技术和地质—经济—生态一体化油气资源评价技术。在“十三五”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油气资源评价未来的重点攻关方向为:(1)复杂地质条件和特殊类型油气藏的三维油气运聚模拟技术;(2)不同类型盆地区带划分及对应的区带资源量计算、劈分技术;(3)大数据智能平台下一体化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4)油气共伴生资源综合评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资源评价 一体化评价技术 中国石化 “十三五”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营城——沙河子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志艳 周卓明 +1 位作者 杨昊 宋振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2,共8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沙河子组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钻探成功率较低。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定量统计、孔渗分析、压汞等研究,认为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营城—沙河子组储层以含砾细砂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中砂岩,具有粗碎屑...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沙河子组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钻探成功率较低。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定量统计、孔渗分析、压汞等研究,认为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营城—沙河子组储层以含砾细砂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中砂岩,具有粗碎屑、石英含量较低,分选、磨圆较差等组构特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少量长石砂岩,长石和岩屑含量高,填隙物以泥质、方解石为主;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整体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有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裂隙等,以原生孔为主,个别地区以裂隙为主。储层的孔隙发育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晚期构造裂隙作用不可忽视。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胶结充填和机械压实作用使原生孔隙大量减少,溶蚀和构造破裂则有效改善了储层的物性;特别是晚期构造裂隙作用,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裂隙,增加了孔隙空间及渗透性,这可能是东南斜坡带秦家屯、金山等地区形成高产油气田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裂隙 东南斜坡带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沉积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果寿 裴振洪 +2 位作者 周卓明 肖朝辉 王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27,175-176,共4页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 ,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 ,规律难于把握。因此 ,开展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研究有利于该区煤成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及合理的利用。通过露头、钻井、...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 ,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 ,规律难于把握。因此 ,开展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研究有利于该区煤成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及合理的利用。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 :本区中、下二叠统主要沉积了一套浅海碳酸盐岩 ,海湾—泻湖、潮坪、沼泽、障壁岛 (砂质滩、坝 )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总的沉积特征来看 ,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基本上发育滨、浅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上二叠统上、下石盒子组则以海陆交互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 ,三角洲及三角洲平原沼泽十分发育 ;沉积环境具有自下而上 ,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海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其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以早二叠世山西期潮坪、泻湖过渡带之滨岸沼泽环境为最佳 ,其次为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平原沼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沉积特征 豫西地区 二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关键参数研究和资源分布特征——以中国石化探区“十三五”资源评价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旭辉 周卓明 +1 位作者 宋振响 杨国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2-843,共12页
在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与优选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中国石化探区“常规—非常规”以及“地质—经济—生态”2个一体化的“十三五”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流程和技术体系。研究了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包括基于TSM盆地模拟技术构建了适用于我... 在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与优选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中国石化探区“常规—非常规”以及“地质—经济—生态”2个一体化的“十三五”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流程和技术体系。研究了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包括基于TSM盆地模拟技术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不同类型盆地/地区烃源岩完整的生—排—滞留烃演化模式、产率模型;建立了基于典型刻度区解剖的资源评价关键参数获取方法和评价指标。通过对近50个盆地/地区全部含油气层系(震旦系—第四系)的系统评价,落实了中国石化矿权区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以及煤层气等7种不同类型油气的地质资源,明确了其油气资源的经济可采性和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通过资源分布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勘探领域和方向,指出深层—超深层是常规油气的主攻方向,非常规尤其是页岩油气是未来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海域探区也具备广阔的勘探前景。同时,资源评价结果为油公司“十四五”规划和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M盆地模拟 常规—非常规一体化 地质—经济—生态评价一体化 油气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实践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29
15
作者 谢晓安 周卓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勘探、非构造油气勘探和深层油气勘探3个阶段。在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实践中,随着徐深1井、长深1井和腰深1井等的相继突破,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工业基地初具端倪。对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得到了3点启迪...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勘探、非构造油气勘探和深层油气勘探3个阶段。在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实践中,随着徐深1井、长深1井和腰深1井等的相继突破,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工业基地初具端倪。对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得到了3点启迪:1)深化地质认识、创新勘探思路是取得深层勘探突破的基础;2)应用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是深层勘探突破的关键;3)坚持勘探、强化管理、联合作战是实现深层勘探突破的保障。松辽盆地深层勘探程度还很低,可供勘探的领域广阔,具有火山岩勘探、碎屑岩勘探和石炭-二叠系海相勘探3个勘探领域。大力加强深层勘探有望获得更多发现,勘探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实践 勘探启迪 勘探领域 深层天然气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金山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路清华 顾忆 +2 位作者 宋振响 周卓明 李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9-265,共7页
金山地区位于梨树断陷的东南斜坡带上,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区。通过对金山地区已发现油气藏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金山地区天然气有2种不同类型的成因:(1)金2井天然气CO2含量高,为非烃气藏,CO2为无机成因气,烷烃气干燥系数高,为... 金山地区位于梨树断陷的东南斜坡带上,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区。通过对金山地区已发现油气藏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金山地区天然气有2种不同类型的成因:(1)金2井天然气CO2含量高,为非烃气藏,CO2为无机成因气,烷烃气干燥系数高,为干气,属无机与有机的混合成因气,有机成因气主要为油型气;(2)其余各井天然气非烃含量低,为烷烃气藏,烷烃气中CH4含量较低,为典型湿气,属成熟—高成熟煤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地球化学 碳同位素 金山地区 梨树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断陷主力烃源岩判定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振响 周卓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8-444,共7页
通过对梨树断陷4套潜在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分析,确定了沙河子组为其主力烃源层,其次为营城组,火石岭组和登娄库组仅在局部地区发育有效烃源岩。采用20余项变量对梨树断陷有机碳含量大于0.5%的烃源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梨树断陷有效... 通过对梨树断陷4套潜在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分析,确定了沙河子组为其主力烃源层,其次为营城组,火石岭组和登娄库组仅在局部地区发育有效烃源岩。采用20余项变量对梨树断陷有机碳含量大于0.5%的烃源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梨树断陷有效烃源岩可以划分为4类,4类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生烃潜力、母质来源及成熟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以C类和D类源岩生烃潜力最高,与原油的可比性较好。从平面分布来看,C类源岩主要分布在四五家子、皮家及桑树台深洼深湖相沉积区域;A、B、D类源岩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双龙次洼及盆地边缘太平庄、七棵树、秦家屯等地区浅湖—半深湖及三角洲平原上的沼泽相沉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 生物标志化合物 聚类分析 烃源岩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宁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沉积特征与控油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建民 周卓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49,164,共5页
延长组长 2油层组为顺宁油田的主要产层,含油部分主要位于长 21油层,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层,由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沉积组成,分流河道由北东向东南再向西南弯转,由主体、侧体及边部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物性好,为油气主要聚集... 延长组长 2油层组为顺宁油田的主要产层,含油部分主要位于长 21油层,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层,由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沉积组成,分流河道由北东向东南再向西南弯转,由主体、侧体及边部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物性好,为油气主要聚集场所。长21-1油层分布广泛,含油厚度大,长21-2油层则分布局限,油层薄,二者同处一个油水系统,由主体向两侧由均匀-不均匀含油过渡到不均匀-斑状含油直至微含油。油水分布主要受相带、构造和砂体厚度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沉积特征 长2油层 油水分布 控油因素 顺宁油田 砂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无机成因CO_2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贶 王果寿 周卓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9-444,共6页
随着深层天然气勘探的进展,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的多个气田中发现了含量不等的CO2气体。通过天然气的CO2碳同位素值和3He/4He值,分析了长岭断陷CO2气体的成因类型,认为长深2、长深4、长深6井区以及松南气田的CO2气体为幔源无机成因为主,... 随着深层天然气勘探的进展,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的多个气田中发现了含量不等的CO2气体。通过天然气的CO2碳同位素值和3He/4He值,分析了长岭断陷CO2气体的成因类型,认为长深2、长深4、长深6井区以及松南气田的CO2气体为幔源无机成因为主,而东岭气田的CO2气体为有机成因,这主要受控于断陷内的深大断裂的分布。盆地内地幔隆起导致地壳减薄而发育的低速高导岩浆房、长岭断陷深层"网状结构"的构造拆离带和基底深大断裂则是长岭断陷无机成因CO2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CO2 碳同位素 深大断裂 岩浆活动 成藏条件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彰武断陷九佛堂组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洪雪 周卓明 刘福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51,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常规及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对彰武断陷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孔隙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成岩作用主要为中成... 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常规及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对彰武断陷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孔隙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成岩作用主要为中成岩阶段A期;黏土矿物成岩作用顺序为黏土包壳—压实作用—早期溶蚀作用—绿泥石—伊利石—次生石英加大—微晶石英—钠长石—方解石—晚期溶蚀作用;孔隙类型主要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包括溶蚀粒间孔隙、超大孔、溶蚀粒内孔隙、铸模孔、裂缝孔;储层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岩石类型、黏土含量、成岩作用以及沉积微相是影响优质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九佛堂组 彰武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