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田用大功率拖拉机驱动桥壳体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饶向林 卢泽民 +2 位作者 魏新华 周华磊 靳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将壳体简化为变截面简支梁,设计58.8~73.5k W功率段的水田用拖拉机转向驱动桥壳体,用SolidWorks软件对壳体进行参数化建模,然后在Hypermesh中对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导入ANSYS中计算。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 将壳体简化为变截面简支梁,设计58.8~73.5k W功率段的水田用拖拉机转向驱动桥壳体,用SolidWorks软件对壳体进行参数化建模,然后在Hypermesh中对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导入ANSYS中计算。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模态试验及有限元静力分析,表明壳体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壳体 模态分析 模态试验 静力分析 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短期疗效不佳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兴 周华磊 卢永田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短期疗效不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50例在我院确诊的BPPV患者,经过2周内3次以上的手法复位仍疗效不佳,记录各患者临床表现及随诊结果,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BPPV...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短期疗效不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50例在我院确诊的BPPV患者,经过2周内3次以上的手法复位仍疗效不佳,记录各患者临床表现及随诊结果,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BPPV患者中,60岁以上的36例,占70.2%。纯音测听双耳正常19例,31例有不同程度的耳聋症状。冷热试验异常中同侧19例,对侧12例;高刺激速率ABR异常中同侧22例,对侧17例。单侧后半规管受累10例,单侧后半规管嵴顶受累11例,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11例,上半规管受累者8例,混合型BPPV 12例。2周~1个月内痊愈23例,1个月后31例,2个月后35例,3个月后39例,1年内手法复位完全无效的9例,有效的41例中1年内复发的25例,占61.0%。结论短期疗效欠佳的BPPV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嵴顶结石、多管受累可能是其复位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此类患者一次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多数需要联合多种复位方法,结合体位训练和药物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短期疗效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强 李建兴 周华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鼻窦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伴有腺样体肥大的鼻窦炎患儿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鼻窦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伴有腺样体肥大的鼻窦炎患儿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鼻塞、流涕、头痛等临床症状及鼻腔分泌物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眼眶蜂窝织炎、中耳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腺样体切除的方法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鼻窦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患儿预后较好,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鼻窦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党卫 周华磊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64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5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及喷嚏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在过敏性鼻炎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通窍鼻炎颗粒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