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方法
1
作者 周凯 李超 +3 位作者 李坤 崔新风 姚辉伟 陈冬冬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4-2204,共11页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shift-frequency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SFISRJ)兼具两种干扰的优点,严重威胁雷达探测。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的抗SFISRJ方法。兼顾干扰抑制和脉冲压缩性能,建立无约束多目...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shift-frequency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SFISRJ)兼具两种干扰的优点,严重威胁雷达探测。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的抗SFISRJ方法。兼顾干扰抑制和脉冲压缩性能,建立无约束多目标联合优化模型,推导目标函数梯度,并提出基于限制内存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 and Shannon,L-BFGS)的联合设计算法。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尤其当真实目标和假目标在时域和时频域不可分离时,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取得最优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波形设计 非匹配滤波器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下基于交替优化的秩二波束赋形算法
2
作者 周凯 喻兰 国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98-2107,共10页
针对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该文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为目标,在满足基站发射功率和IRS反射单元模约束的条件下,设计基站处主动波束成形向量和IRS的相移矩阵。首先为了实现更高的波束形成自由度,采用... 针对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该文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为目标,在满足基站发射功率和IRS反射单元模约束的条件下,设计基站处主动波束成形向量和IRS的相移矩阵。首先为了实现更高的波束形成自由度,采用了基于空间时间块编码(STBC)的秩二波束形成方案。随后为了求解非凸深度耦合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交替优化算法。针对IRS相移矩阵的求解,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黎曼流形共轭梯度法(IRMG)进行优化,同时使用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MMSE)设计主动波束形成向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同时能有效提升系统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波束成形 频谱效率 黎曼共轭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先锋队政党社会动员的深刻根源、实现机制及其启示
3
作者 周凯 王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从残酷革命环境中诞生的先锋队政党,往往没有雄厚的政治资源积淀,缺少稳定的经济资源支持,缺乏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支撑,唯有通过广泛而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才能促进政党革命目标的实现。...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从残酷革命环境中诞生的先锋队政党,往往没有雄厚的政治资源积淀,缺少稳定的经济资源支持,缺乏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支撑,唯有通过广泛而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才能促进政党革命目标的实现。先锋队政党通过意识形态说服、组织纪律保障、道德品格彰显、群众利益关切、情绪情感调动等,构建了能够激发人民群众巨大潜能的动员机制。从现实启示来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坚守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擅长引导社会心理及群体情绪,这些都是先锋队政党有效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实践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列宁 先锋队政党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进路与当代启示
4
作者 周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8,共11页
纵观百年党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力量。通过以“并联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全面深化改革、以传承优秀... 纵观百年党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力量。通过以“并联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全面深化改革、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根基、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进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现代化转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往往并不取决于政党数量多寡,而在于政党在领导现代化进程中能否突破“部分”利益藩篱而维护“整体”利益,超越追逐权力而正确运用权力,摒弃封闭僵化而注重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转型 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绝缘状态低频信号感应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尉军 陈旻 +2 位作者 殷慧 李原 周凯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0,共8页
实时掌握电力电缆绝缘状态,对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已有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低频信号感应的XLPE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基本原理,随后对低频感应信号参数及采样方式进行了分析优选... 实时掌握电力电缆绝缘状态,对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已有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低频信号感应的XLPE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基本原理,随后对低频感应信号参数及采样方式进行了分析优选,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人工加速热老化电缆及实际退运电缆进行了绝缘在线监测。结果表明,将电压幅值5 V,信号频率10 Hz的低频信号由配网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侧注入,可在电缆线路中感应零序电压电流,实现电缆绝缘电阻、泄漏电流及介损因数等的精准在线测量。对人工加速热老化电缆,低频信号感应法所测介损因数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离线测试结果最大误差仅12.6%,且两类方法所得结果呈现相同时变规律。对实际退运电缆,低频信号感应法测试结果与电缆实际运行状态吻合。实验结果表明,低频信号感应法可实现电缆电气参数精确在线测量,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电缆绝缘状态 低频信号感应 绝缘老化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区的城市碳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6
作者 孙佳慧 周凯 郑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257-7276,共20页
在当前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提升城市气候适应性和实现碳中和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风险的必然选择,优化城市形态和碳汇能力能够实现对局地气候环境的调节,从而强化城市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韧性。因此,应用局地气候区框架(Local ... 在当前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提升城市气候适应性和实现碳中和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风险的必然选择,优化城市形态和碳汇能力能够实现对局地气候环境的调节,从而强化城市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韧性。因此,应用局地气候区框架(Local Climate Zone,LCZ)对城市区域微气候特征进行精细分类以精确量化城市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以此更准确探究城市不同形态碳汇能力。将LCZ方案和CASA模型相结合,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对象,深度聚焦2022年NPP动态演变,运用混淆矩阵、异常检测等多元统计分析NPP与不同LCZ类型内在关联,并探讨了NPP的时空维度变化及其季节性周期规律。研究表明:(1)中心城区以紧密型建成区(G1)为主,占36.4%,开敞型建成区(G2)占32.51%,自然类(G3)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占31.1%。(2)NPP季节性变化显著,季度均值先增加后减少,峰谷差值为1608.77gC m^(-2)a^(-1)。(3)NPP与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因素以及绿地率等人为因素均存在相关关系。根据不同LCZ类型的NPP变化构建了四个城市类型分区(E1、E2、E3、E4),并提出了针对性碳汇优化策略。研究结果为制定精准的气候适应策略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局地气候区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城市绿化 可持续碳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流测量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研究
7
作者 孟鹏飞 李腾飞 +3 位作者 王万岗 谢施君 周凯 唐志荣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7,共9页
随着电缆服役时间的增加,亟需在永久故障产生前开展早期故障研究。针对传统早期故障定位中的阻抗法定位精度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单端行波法易造成故障位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端电流法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给出电缆... 随着电缆服役时间的增加,亟需在永久故障产生前开展早期故障研究。针对传统早期故障定位中的阻抗法定位精度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单端行波法易造成故障位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端电流法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给出电缆中行波信号的传输线模型,并基于电弧脉冲在电缆中的传输过程,分析基于双端电流测量的故障定位的原理。然后,采用加Hanning窗的伪魏格纳分布(PWVD)算法对信号进行时频分布计算,并使用时频互相关函数估计双端信号的时间延迟,实现对早期故障定位的计算。接着,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10 kV电缆的早期故障模型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不同噪声干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早期故障位置计算的相对误差为0.57%,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并且不同程度噪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较小。最后,搭建电缆早期故障实验测试平台,进一步验证故障定位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故障位置的相对误差为5.36%,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电缆早期故障的定位方法可使日常运维检修更精准、高效,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早期故障 行波定位 双端电流 伪魏格纳分布 时频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运行工况下高速铁路供电电缆附件界面绝缘匹配劣化特性
8
作者 朱光亚 沈青 +3 位作者 李军 邵岩 周凯 侯永昌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1370,共10页
针对严寒地区高速铁路供电电缆在极端电-热应力协同作用下界面绝缘匹配劣化特性不清的问题,在实验室内搭建电缆系统短时过热试验平台,模拟供电电缆运行工况,对比分析了电缆终端在低温短时过热工况下的界面压力变化情况,同时结合仿真和... 针对严寒地区高速铁路供电电缆在极端电-热应力协同作用下界面绝缘匹配劣化特性不清的问题,在实验室内搭建电缆系统短时过热试验平台,模拟供电电缆运行工况,对比分析了电缆终端在低温短时过热工况下的界面压力变化情况,同时结合仿真和数学建模手段分析界面微观形态变化情况,推演获得该工况下附件绝缘匹配劣化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缆附件界面绝缘在短时过热单周期内,材料分子-气体分子协同作用使得界面空腔区域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界面压力先增后降。随着短时过热次数的增加,残余应力逐渐积累,界面粗糙度先减后增,从而导致不同阶段各个状态的界面压力变化各不相同。基于结果推演得到的劣化演变规律,对于预防电缆突发故障发生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低温 短时过热 界面压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激励下频域反射特性的10 kV电缆接头受潮诊断方法
9
作者 徐忠林 冯阳 +4 位作者 丁玉琴 饶显杰 周凯 杨帆 刘凤莲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为解决传统频域反射法(FDR)在诊断电缆接头受潮缺陷时易误判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热激励下频域反射特性的受潮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热激励对受潮电缆接头特征阻抗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热激励下频域反射特性的电缆接头受潮诊断方法,... 为解决传统频域反射法(FDR)在诊断电缆接头受潮缺陷时易误判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热激励下频域反射特性的受潮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热激励对受潮电缆接头特征阻抗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热激励下频域反射特性的电缆接头受潮诊断方法,然后在长度为58 m的10 kV XLPE电缆上设置受潮接头,用加热带改变受潮接头的温度,随即对受潮缺陷进行定位诊断。结果表明:施加热激励时,电缆本体、正常接头的单位电容和特征阻抗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受潮电缆接头的单位电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特征阻抗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频域反射图谱在受潮接头处的幅值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正常接头处的幅值基本不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热激励得到不同温度下真实电缆反射系数谱在接头处的幅值变化实现了受潮缺陷的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励 电缆接头 受潮缺陷 定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化电流和脱陷电流的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劣化表征方法
10
作者 王思宇 周凯 +2 位作者 朱光亚 杨帅 张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5-299,共15页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热应力的作用,其内部的环氧树脂会发生后固化和劣化等过程。劣化会降低主绝缘体系的绝缘性能,从而影响整个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文采用一种基于极化电流和脱陷电流的陷阱电... 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热应力的作用,其内部的环氧树脂会发生后固化和劣化等过程。劣化会降低主绝缘体系的绝缘性能,从而影响整个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文采用一种基于极化电流和脱陷电流的陷阱电荷密度和陷阱深度检测方法来评估绝缘的后固化和劣化状态,该方法能够表征热应力作用下的发电机主绝缘劣化状态和劣化机理。首先制备环氧-云母薄片样本,分析脱陷电流提取方法,明确了利用脱陷电流表征陷阱电荷密度和陷阱深度的相关理论,采用针-板电极对样本进行陷阱电荷的注入,讨论并确定了脱陷电流测试过程中采用极化-去极化电流(PDC)法测试电场强度、电荷注入时间和电荷注入电压;其次,对热老化的样本进行脱陷电流的测试,通过陷阱电荷密度和陷阱深度的演变过程,明确了热老化初期绝缘后固化和热老化后期绝缘劣化的机理;最后,进行击穿场强测试、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和局部放电测试,进一步佐证了通过脱陷电流表征环氧-云母绝缘劣化状况的结论,证明了通过脱陷电流来表征环氧-云母劣化程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电流 脱陷电流 环氧-云母绝缘 陷阱电荷密度 陷阱深度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sarenko谐波分解的电力电缆缺陷定位方法
11
作者 冯杰 王大兴 +2 位作者 赵兴虹 周凯 唐志荣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近年来,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FDR)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的缺陷检测中。然而,行波的多反射和反射系数谱是非周期性信号,导致FDR的定位谱图存在伪峰,这个问题容易造成对定位缺陷的严重误判。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isar... 近年来,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FDR)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的缺陷检测中。然而,行波的多反射和反射系数谱是非周期性信号,导致FDR的定位谱图存在伪峰,这个问题容易造成对定位缺陷的严重误判。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isarenko谐波分解的电缆缺陷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线性差分模型对反射系数谱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拟合并构造一个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以替换传统FDR中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所提方法有效克服了电缆中的衰减、多反射以及色散效应对电缆缺陷定位造成的影响。然后,采用Pisarenko谐波分解法来估计反射系数谱中的所有频率,并进一步完成对缺陷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现场58 km海底电缆的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削弱伪峰对缺陷定位的影响,还能提高定位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谱 Pisarenko谐波分解 缺陷定位 频域反射法 电力线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压XLPE电缆逸出气体与多尺度卷积特征融合的电缆缺陷评估方法研究
12
作者 孙韬 叶良鹏 +4 位作者 张帆 张佳庆 过羿 周凯 缪煦扬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相关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XLPE电缆缺陷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据驱动,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特征气体浓度与缺陷类型之间的潜在关系模型,从而根据特征气体浓度诊断电缆缺陷。首先采用基于均值漂移...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相关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XLPE电缆缺陷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据驱动,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特征气体浓度与缺陷类型之间的潜在关系模型,从而根据特征气体浓度诊断电缆缺陷。首先采用基于均值漂移的数据增强技术获取模拟数据,接着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相关特征融合的1D卷积神经网络,最后利用该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模拟数据进行训练并进行缺陷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拟数据测试集和真实基础数据上的缺陷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和88%,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特征气体浓度实现电缆缺陷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早期故障诊断 特征气体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均值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与时频域反射法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
13
作者 饶显杰 徐忠林 +2 位作者 丁玉琴 胡潇予 周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8-1638,共11页
为解决传统时频域反射法(TFDR)存在的时频分辨率低、交叉项干扰严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与TFDR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首先,建立电力电缆的分布参数模型,研究TFDR参考信号的时频分布特征;然后,根据TFD... 为解决传统时频域反射法(TFDR)存在的时频分辨率低、交叉项干扰严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与TFDR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首先,建立电力电缆的分布参数模型,研究TFDR参考信号的时频分布特征;然后,根据TFDR参考信号的频率变化系数确定STFRFT的旋转角度,获取入射、反射信号的高分辨率时频分布;最后,通过入射、反射信号的时频互相关函数构建电缆的缺陷定位曲线,该曲线的局部峰值可指示电缆的缺陷位置。多分量参考信号的时频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入射、反射信号的高分辨率时频分布,并且不存在交叉项干扰。同时,500 m电缆模型与105 m的10 kV电力电缆的缺陷定位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灵敏地定位电缆缺陷,且定位精度较高,相比于传统的正交匹配追踪-伪维格纳分布法、平滑伪维格纳分布法,具备更好的缺陷定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缺陷定位 时频域反射 时频分布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标准间相关性方法的CVT绝缘状态评估
14
作者 段平韬 李原 +2 位作者 周凯 袁豪 周浩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1,共9页
为保障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其绝缘可靠性,基于改进标准间相关性(CRITIC)方法对CVT进行了绝缘状态评估研究。首先,对CVT进行人工加速热老化,在不同老化周期下对其进行电容量与介质损耗因数、极化-去极化电流及电压... 为保障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其绝缘可靠性,基于改进标准间相关性(CRITIC)方法对CVT进行了绝缘状态评估研究。首先,对CVT进行人工加速热老化,在不同老化周期下对其进行电容量与介质损耗因数、极化-去极化电流及电压和电流测试。结果表明:在老化后,CVT总电容量从10.106 nF增大至10.155 nF,第三支路时间常数从62.35 s增大至82.80 s,电流电压相位差从96.3°增大至97.8°,绝缘特征量中只有一次侧视在阻抗值呈递减趋势。随后,利用余期望系数及激活熵对CRITIC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CRITIC法对CVT绝缘特征量赋权及评分,在赋权结果中,0.1 Hz低频介质损耗因数权重最大,为0.323 3,C1介质损耗因数权重最小,为0.091 2,使用该赋权方法解决了信息残缺的问题。最后,将CVT绝缘评分与实际工况运行时间相联系,并对其绝缘状态进行评估,当绝缘评分为0分时,对应工况运行29.88年,与工程实际相符。根据CVT绝缘评分,即可判断其内部绝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绝缘状态评估 老化特性 改进CRITIC法 绝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CW-TR的电缆接头受潮缺陷诊断方法
15
作者 潘翀 徐忠林 +4 位作者 杨小兵 苟杨 胡金迪 饶显杰 周凯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解决现有方法难以诊断电缆接头受潮缺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与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的电缆接头受潮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建立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利用FMCW方法获取缺陷... 为解决现有方法难以诊断电缆接头受潮缺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与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的电缆接头受潮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建立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利用FMCW方法获取缺陷、接头等阻抗不连续点的多频反射信号,将入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反演信号注入测试电缆模型,获取反演信号的能量曲线作为电缆缺陷诊断谱图。然后,对不同末端负载与含中间接头的仿真电缆模型开展阻抗不连续点探测。最后,对真实的750 m 10 kV电力电缆与2 km 10 kV电力电缆开展接头缺陷诊断。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判断电缆中阻抗不连续点的位置与性质,而且可提升缺陷定位峰的距离分辨率。“先正后负”与“先负后正”的接头定位峰可分别表征正常与受潮的电缆接头。因此,本文方法可准确检测电缆接头的受潮缺陷,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受潮接头 调频连续波 时间反演 缺陷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溶胀影响下的硅油-硅橡胶复合绝缘水分平衡特性
16
作者 周浩 李原 +2 位作者 周凯 袁豪 段平韬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58-4070,共13页
为明确高压电缆充油终端内硅油-硅橡胶复合绝缘间的水分迁移过程及平衡特性,对两种绝缘材料开展了不同温度及湿度下的吸潮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湿度稳态条件下的水分迁移过程,在此基础上,考虑硅橡胶内硅油溶胀过程,分析了硅油-硅橡胶... 为明确高压电缆充油终端内硅油-硅橡胶复合绝缘间的水分迁移过程及平衡特性,对两种绝缘材料开展了不同温度及湿度下的吸潮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湿度稳态条件下的水分迁移过程,在此基础上,考虑硅橡胶内硅油溶胀过程,分析了硅油-硅橡胶复合绝缘间的水分平衡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硅油含水量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其饱和含水量随温度呈指数变化;硅橡胶含水量与相对湿度呈非线性关系,其饱和含水量不随温度变化;且随着温度升高,水分由硅橡胶向硅油中迁移。进一步地,硅油-硅橡胶复合绝缘间存在硅油溶胀过程,该过程服从Langmuir扩散模型,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溶胀质量不变,溶胀速率增大。硅油溶胀使硅橡胶自由体积增大,可溶解更多水分,在此基础上得到温度及溶胀作用下硅油-硅橡胶复合绝缘水分平衡曲线及曲面。随着溶胀程度的增加,水分子从硅油向硅橡胶中迁移。借此可准确地获取不同温度、湿度以及溶胀程度稳态条件下硅油、硅橡胶的含水量,为保证充油终端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油终端 硅油 硅橡胶 复合绝缘 水分平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缺陷条件下高压XLPE电缆的逸出气体特性
17
作者 袁豪 周凯 +3 位作者 孔佳民 李原 李泽瑞 刘成禹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6-955,共10页
基于电缆内部材料逸出气体分析的方法目前在电缆状态诊断研究领域广受关注。而明确高压XLPE电缆在不同缺陷条件下的逸出气体特性是开展状态诊断工作的基本前提。鉴于此,首先考虑了高压XLPE电缆的几种典型故障类型,包括阻水缓冲层腐蚀、X... 基于电缆内部材料逸出气体分析的方法目前在电缆状态诊断研究领域广受关注。而明确高压XLPE电缆在不同缺陷条件下的逸出气体特性是开展状态诊断工作的基本前提。鉴于此,首先考虑了高压XLPE电缆的几种典型故障类型,包括阻水缓冲层腐蚀、XLPE绝缘的低能放电与高能放电故障,以及缓冲层、XLPE绝缘及半导电层材料的低温与高温热故障,通过实验分别模拟了上述故障类型的特征气体生成过程。以CH_(4)、C_(2)H_(6)、C_(2)H_(4)、C_(2)H_(2)、CO、CO_(2)和H_(2)为特征气体产物,阐述了各类故障生成的特征气体种类及含量比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部分故障类型仅可通过气体产物种类进行甄别,而其他故障类型还需进一步结合气体含量比值等特征参数才能进一步分辨。该研究工作有望为高压XLPE电缆的状态诊断提供一种新思路,为利用XLPE电缆产气特性评估电缆状态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XLPE电缆 逸出气体分析 放电故障 热故障 状态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感应风洞的壁面催化效应试验及数值研究
18
作者 周凯 李小鹏 +2 位作者 涂建强 朱兴营 高贺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8-296,共9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壁面催化效应对气动加热的显著影响及不同材料的表面催化特性,通过高频感应风洞驻点气动热测量试验,结合数值模拟辅助诊断手段,开展地面风洞高焓非平衡来流条件下壁面催化效应规律及多种材料催化特性测试研究。数值...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壁面催化效应对气动加热的显著影响及不同材料的表面催化特性,通过高频感应风洞驻点气动热测量试验,结合数值模拟辅助诊断手段,开展地面风洞高焓非平衡来流条件下壁面催化效应规律及多种材料催化特性测试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壁面催化效应随来流总温提高而增强,随来流总压提高而减弱,随喷管马赫数增加而增强。同时,通过多种金属、非金属材料镀膜方式来实现测试模型表面不同的催化特性,在相同的高焓非平衡来流条件下测量模型驻点热流,实验结果表明,金属膜热流明显高于非金属膜,Ag膜相对SiO_(2)膜热流最大高出101%。此外,Au膜表现出催化性随来流总焓提高而增大的趋势,分析是其对N原子的催化能力强于O原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非平衡流动 气动加热 高频感应风洞 壁面催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容器定制化调度策略
19
作者 周凯 王凯 +3 位作者 朱宇航 普黎明 刘树新 周德强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6-354,共9页
在云计算环境中,随着容器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资源管理和调度复杂性也增加,如何有效地调度容器,优化资源利用率和集群性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的容器集群调度策略没有充分考虑容器的多样化需求,缺乏灵活性,难以实现针对不同... 在云计算环境中,随着容器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资源管理和调度复杂性也增加,如何有效地调度容器,优化资源利用率和集群性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的容器集群调度策略没有充分考虑容器的多样化需求,缺乏灵活性,难以实现针对不同场景的容器进行定制化调度,容易出现集群资源利用率低下、集群资源负载失衡等问题。为了满足容器多样化需求,提高集群资源负载均衡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MM(高斯混合模型)的容器定制化调度策略(Customized Container Scheduling Strategy Based on GMM,CS-GMM)。首先,根据容器的资源和属性需求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次,对于每一类容器,分别计算并分配不同的独立权重,依次将容器根据其类型调度到合适的节点,从而实现定制化调度。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了容器多样化需求,使不同类型的容器可以根据其特定需求得到最优的资源配置,避免了资源竞争和冲突,从而提高了集群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和负载均衡度。实验结果表明,与Kubernetes Scheduler相比,该调度策略在多种容器调度场景下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集群节点之间最大资源利用率差值降低17.1%,容器调度成功率提升19%,集群节点负载均衡度提升5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容器调度 多样化 定制化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草对白三叶之间的化感作用与混合种植的种间竞争研究
20
作者 许文花 刘文 +3 位作者 马向丽 陈功 周凯 罗富成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为确定不同浓度的黑麦草浸提液对白三叶的化感作用,研究各浓度浸提液造成的生长量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种植生长效果,本试验以浓度为0.1%、0.5%、1.0%的黑麦草浸提液对白三叶种子进行培养化感试验,并将白三叶种子与黑麦... 为确定不同浓度的黑麦草浸提液对白三叶的化感作用,研究各浓度浸提液造成的生长量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种植生长效果,本试验以浓度为0.1%、0.5%、1.0%的黑麦草浸提液对白三叶种子进行培养化感试验,并将白三叶种子与黑麦草种子按1∶1混合种植进行生长试验,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种浓度的黑麦草浸提液均对白三叶种子的发芽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强;黑麦草与白三叶按1∶1混合种植时,两者地下部分生长量较单独种植有显著提高,且黑麦草的长势要优于白三叶。发芽试验说明黑麦草与白三叶存在高抑低促的化感作用。生长试验说明黑麦草与白三叶存在较为激烈的种间竞争,1∶1混合种植与单独种植相比,混合种植要优于单独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白三叶 化感作用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