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综述
1
作者 李桅 周凤中 +2 位作者 温正浩 陈碧碧 王翾昊 《建筑科技》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组合梁相比,具有可拆卸、易更换、节约材料等特点,可直接用于多种工程。为推进装配式组合梁的发展和应用,众多学者对其开展了研究。基于学者的研究,对可拆卸预制装配式组合梁的类型、整体抗弯性... 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与传统组合梁相比,具有可拆卸、易更换、节约材料等特点,可直接用于多种工程。为推进装配式组合梁的发展和应用,众多学者对其开展了研究。基于学者的研究,对可拆卸预制装配式组合梁的类型、整体抗弯性能、破坏模式以及抗剪和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介绍,分析可拆卸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现状,并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拆卸 组合梁 整体抗弯性能 破坏模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楼板在人行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研究
2
作者 周凤中 何健 吴剑国 《浙江建筑》 2012年第3期30-32,共3页
大型候车室钢筋混凝土楼板因人群密度集中,人行荷载及步行荷载较大,导致楼板振动,继而产生较大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使旅客产生不适感,因此有必要对其舒适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引用国内外相关的评价标准,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瑞安... 大型候车室钢筋混凝土楼板因人群密度集中,人行荷载及步行荷载较大,导致楼板振动,继而产生较大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使旅客产生不适感,因此有必要对其舒适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引用国内外相关的评价标准,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瑞安客运中心候车室的楼板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以及在综合了步行速度、人群密度和人行排列等因素的条件下对人行荷载进行时程分析,并进行舒适度评价及讨论了人群密度和步行速度对舒适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楼盖 人群密度 舒适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拆卸抗剪连接件抗剪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桅 周凤中 +2 位作者 杨洋 陈碧碧 王翾昊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21-29,共9页
在组合梁结构中,可拆卸抗剪连接件起到承担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剪力传递的作用。在组合梁破坏或达到服役期后,通过更换可拆卸抗剪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恢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可拆卸抗剪连接件是未来组合桥梁和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力... 在组合梁结构中,可拆卸抗剪连接件起到承担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剪力传递的作用。在组合梁破坏或达到服役期后,通过更换可拆卸抗剪连接件可实现快速恢复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可拆卸抗剪连接件是未来组合桥梁和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力途径。对可拆卸抗剪连接件的类型、破坏模式、抗剪承载力、刚度和延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可拆卸抗剪连接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可拆卸抗剪连接件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拆卸 抗剪连接件 破坏模式 刚度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控制的索杆张力结构张拉成型方案的选择
4
作者 周凤中 崔宇红 +1 位作者 陈联盟 郑小飞 《建筑施工》 2017年第8期1196-1199,共4页
针对在索杆张力工程中普遍存在施工误差、同时又缺乏能有效控制误差效应的张拉方案选择技术现状,首先基于随机理论构建了杆件长度误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索杆张力结构的自应力模态数和机构位移数提出了确定主动索数的基本思路;然后... 针对在索杆张力工程中普遍存在施工误差、同时又缺乏能有效控制误差效应的张拉方案选择技术现状,首先基于随机理论构建了杆件长度误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索杆张力结构的自应力模态数和机构位移数提出了确定主动索数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空间铰接索杆结构的三大方程构建预张力偏差与杆件长度偏差的基本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主动张拉索索内力可精确控制条件下其余被动索索内力偏差与杆件长度偏差关系,由此来分析评价各张拉成型方案被动索杆内力偏差效应,进而提出能有效控制误差效应的张拉成型方案优选方法;最后以算例分析表明,通过机构分析可初步确定主动张拉索数,不同张拉成型方案具有不同的施工精度,实际工程中可结合施工条件优先选择施工精度高的张拉成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杆张力结构 张拉成型 机构分析 误差控制 随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
5
作者 周凤中 《建筑施工》 2017年第5期592-594,共3页
微型桩复合地基具有占用场地少、施工灵活且能很好地发挥单桩承载力等诸多优点,可在电力线路跨越河流、沼泽、滩涂等软土地段时使用,能充分利用原状土的抗拔强度,使混凝土桩身与原状土之间有较好的接触,从而获得良好的抗拔力。结合工程... 微型桩复合地基具有占用场地少、施工灵活且能很好地发挥单桩承载力等诸多优点,可在电力线路跨越河流、沼泽、滩涂等软土地段时使用,能充分利用原状土的抗拔强度,使混凝土桩身与原状土之间有较好的接触,从而获得良好的抗拔力。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其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复合地基 注浆 承台施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