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混合电解槽安全约束的微电网日前调度
1
作者 张航 范馥麟 +5 位作者 宋凯 姜金海 孙传禹 周佳龙 王正尧 薛瑞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1,共10页
利用含电解槽的微电网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进行存储,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有效途径。为减缓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微电网经济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合理分配微电网中电解槽、电化学储能、燃料电池等关键设备的运行功... 利用含电解槽的微电网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进行存储,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有效途径。为减缓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微电网经济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合理分配微电网中电解槽、电化学储能、燃料电池等关键设备的运行功率。电解槽运行时,由于隔膜无法完全隔绝氢气和氧气,所产生的气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尤其在低负载运行时,氢氧交叉比例显著上升。当氢氧交叉比例超过安全极限时,可能引发爆炸等严重安全问题。因此,微电网功率分配中需要限制电解槽的运行功率下限。现有研究多采用恒定的电解槽功率下限。然而,由于电解槽的氢氧交叉比例随功率变化,且不同时段微电网运行工况差异显著,恒定电解槽功率下限的调度方法存在无法有效避免氢氧交叉比例越限和限制电解槽调节能力等潜在问题。此外,微电网中常配置碱性电解槽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2种电解槽氢氧交叉比例随功率变化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分别设定其功率下限将进一步增加调度复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分析碱性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运行特性,建立电解槽动态安全约束,并提出了考虑混合电解槽动态安全约束的光–氢–储微电网调度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障电解槽安全,为含氢储能微电网优化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解槽 氢氧交叉 日前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藤桥水厂改扩建工程介绍 被引量:2
2
作者 钱潋滟 周佳龙 《市政技术》 2010年第1期89-90,94,共3页
介绍了藤桥水厂改扩建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相关设备及工程特点等。在用地异常紧张的条件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使扩建后的水厂成为工艺齐全,自动化程度较高,水质、水量有保证的示范性水厂。
关键词 自来水厂 改扩建 净水工艺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功率轨道交通用通信信号光电缆的研制
3
作者 梁斌 冯金洲 周佳龙 《铁道通信信号》 2015年第11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新型大功率轨道交通用通信信号光电缆的使用环境与要求,分析光电缆结构及选材,指出了具体优点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 大功率 光电缆 设计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TOPSIS模型和水系演变的湘江流域洪涝韧性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4
作者 孙锐思 杨柳 +3 位作者 冯畅 周佳龙 李娜 师雅博 《人民珠江》 2025年第6期42-51,共10页
洪涝灾害是威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提升城市洪涝韧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韧性视角出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考虑水系指标在不同取值范围内与洪涝韧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自然、... 洪涝灾害是威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提升城市洪涝韧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韧性视角出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考虑水系指标在不同取值范围内与洪涝韧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多维度构建了综合性的洪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熵权法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洪涝韧性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洪涝韧性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①流域整体洪涝韧性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时段内增长幅度达77.22%;②流域内各城市韧性增长速度不均,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沙市经济快速发展,洪涝韧性增长幅度最大,由较低韧性提升至高韧性水平,娄底市的洪涝韧性水平则在所有城市中发展最慢;③影响洪涝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和状态子系统,主要有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水库容量和防洪堤坝长度等。在未来,提高洪涝韧性水平应重点关注状态和响应子系统方面的指标,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水库容量和防洪堤坝长度等。研究可为湘江流域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水系保护、洪涝风险管理与城市韧性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韧性 水系演变 TOPSIS 障碍因子 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流域干流堤防防洪安全形势研究
5
作者 刘畅 彭璐璐 +4 位作者 杨柳 冯畅 周佳龙 李娜 师雅博 《人民珠江》 2025年第6期60-67,共8页
为阐明湘江干流河道在不同洪水过程下的演进过程及堤防防洪形势,采用MIKE11模型建立了湘江流域干流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分析计算洪水在湘江流域干流河道的演进过程。结果表明:湘江干流株洲... 为阐明湘江干流河道在不同洪水过程下的演进过程及堤防防洪形势,采用MIKE11模型建立了湘江流域干流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分析计算洪水在湘江流域干流河道的演进过程。结果表明:湘江干流株洲—靖港段在20年一遇计算水位中,左岸易发生漫溢位置多于右岸,而在50、100年一遇计算水位中,都是右岸易发生漫溢的位置多于左岸。以站点分河段分析,发现100年一遇的洪水过程中,株洲—湘潭段、湘潭—长沙(三)段、长沙(三)—靖港段河道分别有48、28、10个断面位置左岸和右岸都易发生漫溢。所建立的水动力学模型可为以后湘江流域干流洪水预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 洪水模拟 堤防防洪 湘江流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