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沛然 闻平 +1 位作者 周作付 虞铁敏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珠江口伶仃洋汇集了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的来水来沙 ,这些水、沙进入伶仃洋后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不断地运移 ,造成今天的伶仃洋三滩两槽复杂的水下地形。
关键词 珠江口 伶仃洋 滩槽发育 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定义及分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戴志军 任杰 周作付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54-260,共7页
本文对近 40a来不同领域的河口定义及分类进行了总结。从地貌、自然地理、地质、生物等方面分析了研究人员较普遍接受的几种河口定义及分类的优劣 ,探讨了河口定义及分类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 河口定义 河口类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伶仃洋低频水流与水沙纵向输运 被引量:5
3
作者 任杰 周作付 林卫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4,共7页
在分析实测资料(1978~1979)的基础上,运用物质纵向输移模式讨论了伶仃洋河口湾余流的垂向结构,同时,对同步资料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垂向低频水流分布.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对伶仃洋河口环流与水沙输移的解释基本一... 在分析实测资料(1978~1979)的基础上,运用物质纵向输移模式讨论了伶仃洋河口湾余流的垂向结构,同时,对同步资料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垂向低频水流分布.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对伶仃洋河口环流与水沙输移的解释基本一致,东、西两槽均存在明显的垂向环流,平均流、斯托克斯漂移效应、以及垂向净环流是净输沙的主要贡献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伶仃洋 垂向环流 低频水流 纵向输运 水沙净输移 潮流 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局部河段洪水位异常壅高主因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作付 罗宪林 +1 位作者 罗章仁 杨清书 《热带地理》 2001年第4期319-322,共4页
90年代以来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大部分水位站同级流量的洪水位普遍下降的同时 ,局部河段洪水位却异常壅高。根据收集的水位资料和多套航道平面测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认为近年大规模的无序无度河道采沙这一人类活动是近年三角洲网河区局... 90年代以来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大部分水位站同级流量的洪水位普遍下降的同时 ,局部河段洪水位却异常壅高。根据收集的水位资料和多套航道平面测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认为近年大规模的无序无度河道采沙这一人类活动是近年三角洲网河区局部河段洪水位异常壅高的主要原因。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位 河道采沙 珠江三角洲 人类活动 流量 水位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岸水动力模拟技术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车进胜 周作付 +1 位作者 胡学 郑兆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本文在回顾河口海岸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对其新技术数字河口动力模型的基本内涵、科学意义和河口模型四维资料同化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并最终认为数字信息技术与四维同化技术将变革河口海岸科学研究的手段 ,从... 本文在回顾河口海岸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对其新技术数字河口动力模型的基本内涵、科学意义和河口模型四维资料同化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并最终认为数字信息技术与四维同化技术将变革河口海岸科学研究的手段 ,从而促使河口海岸数值模拟技术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海岸 数值模型 数字化 四维同化技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整治河道对珠江三角洲东平水道上段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晓辉 何建华 +1 位作者 车进胜 周作付 《热带地理》 2002年第3期266-269,274,共5页
依据详细的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疏浚整治河道对东平水道上段所造成的影响,认为这些影响对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北江河段具有重要的意义,疏浚整治河道是防治该地区洪患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疏浚整治河道 河道采沙 环境保护 洪水 行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一类典型联通汊河的航道水文泥沙特性分析——以劳龙虎水道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郁达 周作付 罗敬思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77-81,共5页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典型联通汊河之一——劳龙虎水道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其水流流态、泥沙输移规律等各方面水文泥沙情况,以充分认识其独特且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并期能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劳龙虎水道 水文泥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