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河南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明静 杨立 +18 位作者 徐臻 任芳 李睿 熊丽丽 韩听锋 赵维楠 李素红 权丽丽 刘现红 周传亚 刘秀玲 牛爱琴 于鹤 赵玉杰 杨君 王虹 郭哲 任琛琛 王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225-4229,共5页
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手术中应用不断发展,其手术技术水准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妇科治疗的基本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孔道... 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手术中应用不断发展,其手术技术水准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妇科治疗的基本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孔道内镜手术的基本理念。针对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技术规范的前提下,保证医疗安全及治疗效果,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经自然腔道内镜学组参考现有文献及结合河南省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者自身经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本文就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了河南省区域技术规范的阐述,旨在降低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河南省区域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 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妊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传亚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UM)术后患者妊娠状况与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某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HM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妊娠分为未妊娠组22例和妊娠成功组58例,均随访至2020年7月...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UM)术后患者妊娠状况与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某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HM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妊娠分为未妊娠组22例和妊娠成功组58例,均随访至2020年7月,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UM术后患者成功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58例患者成功妊娠,成功妊娠率为72.50%。经单因素及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孕史、多发肌瘤、盆腔粘连是行UM患者术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具有不孕史、多发肌瘤、盆腔粘连的UM患者术后妊娠失败的风险较高,需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干预,以此提高术后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传亚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10期751-753,780,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子宫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于...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子宫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重建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盆底肌电水平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尿管留置时间及排气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肌电水平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GI-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肌电水平上升、PFDI-20评分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肌电水平与盆底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术 悬吊术 肌电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传亚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FU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的104例围绝经期FUB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 目的探究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FU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的104例围绝经期FUB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观察2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及激素水平[孕酮(P)、雌二醇(E2)]变化情况,记录2组随访1年复发率、骨密度。结果 (1)治疗3.5个月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症状缓解时间短(P<0.05);(2)治疗3.5个月后,2组P、E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降幅较对照组大(P<0.05);(3)随访1年后,研究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腰椎前后位、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FUB效果更显著,且对降低患者复发率和骨量丢失有积极影响,预后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睾丸素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
5
作者 周传亚 陈东英 满晓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骶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骶骨固定术)和观察组(4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髂耻韧带悬吊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以及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TGF-β1、TIMP-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MP-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均低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TA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能改善血清TGF-β1、TIMP-2、MMP-2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受损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髂耻韧带悬吊术 中盆腔器官脱垂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入路与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谷明霞 周传亚 张新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4期6442-6444,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膜入路与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门诊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和B组(双号),各38例。A组接受经腹膜入路手术,B组... 目的比较经腹膜入路与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门诊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和B组(双号),各38例。A组接受经腹膜入路手术,B组接受经腹膜外入路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肠粘连、淋巴囊肿、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腹膜入路腹腔镜手术,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经腹膜入路 经腹膜外入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