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撞击解体碎片的短期危害评估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怡勇 沈怀荣 +1 位作者 李智 周伟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1236,共6页
讨论了航天器与短期碎片云碰撞概率的计算流程。基于碎片云中碎片的数量、航天器的横截面积和碰撞概率风险阈值,提出了"风险区域判据"的方法,用于快速判断筛选航天器是否存在与碎片云碰撞的风险。推导了基于NASA标准解体模型... 讨论了航天器与短期碎片云碰撞概率的计算流程。基于碎片云中碎片的数量、航天器的横截面积和碰撞概率风险阈值,提出了"风险区域判据"的方法,用于快速判断筛选航天器是否存在与碎片云碰撞的风险。推导了基于NASA标准解体模型的碎片分离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计算航天器与单颗碎片碰撞概率的时间积分算法。针对在计算航天器与整个碎片云碰撞概率时的数据量无限制增长问题,提出了近似简化的"准平均概率"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计算速度的瓶颈问题。分析讨论了航天器与碎片云的轨道误差对计算碰撞概率的影响。最后,采用仿真算例进行计算分析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撞击解体 空间碎片 短期危害 碰撞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靶场测控系统综合性能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任猛 周伟静 +1 位作者 郭建华 惠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76-1880,共5页
针对目前测控站维护需求,提出了基于AHP的测控系统性能评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评估系统功能。该方法以自动化测试技术为基础,通过层次模型构建、权重计算和指标量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对系统实战性能进行客观评价。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评估... 针对目前测控站维护需求,提出了基于AHP的测控系统性能评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评估系统功能。该方法以自动化测试技术为基础,通过层次模型构建、权重计算和指标量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对系统实战性能进行客观评价。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评估方法切实可行。评估结果可为维护策略制定和测控任务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系统 性能评估 层次分析法 自动化测试 基于状态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推力器多脉冲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测量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伟静 洪延姬 叶继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5-10,共6页
为研究脉冲激光推力器多脉冲工作模式下的推力/冲量力学特点,分析了扭摆系统在多脉冲作用力作用下的响应特点,提出了多脉冲作用力的平均推力和冲量的测量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多脉冲作用力重频、非标准周期多脉冲力对测量的影响。仿真... 为研究脉冲激光推力器多脉冲工作模式下的推力/冲量力学特点,分析了扭摆系统在多脉冲作用力作用下的响应特点,提出了多脉冲作用力的平均推力和冲量的测量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多脉冲作用力重频、非标准周期多脉冲力对测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脉冲力的重频是扭摆固有频率的10倍以上时,可以利用稳态转角均值计算平均推力;在扭摆周期远大于多脉冲工作时间的4倍时,可以利用转角的最大峰值以及达到最大峰值前的转角测量值计算冲量;当脉冲作用力为非标准周期性作用力时,推力/冲量测量方法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力器 多脉冲 推力测量 冲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激光烧蚀微推进的比冲直接测量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伟静 洪延姬 叶继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4-1440,共7页
比冲是评价激光微推进性能的重要指标,比冲的精确测量有助于分析激光与工质的烧蚀耦合机理,也有助于激光烧蚀微推力器的设计。为了对激光烧蚀工质比冲参数进行直接测量,采用垂直运动的扭摆模型,使单脉冲激光烧蚀工质产生的冲量与烧蚀质... 比冲是评价激光微推进性能的重要指标,比冲的精确测量有助于分析激光与工质的烧蚀耦合机理,也有助于激光烧蚀微推力器的设计。为了对激光烧蚀工质比冲参数进行直接测量,采用垂直运动的扭摆模型,使单脉冲激光烧蚀工质产生的冲量与烧蚀质量引起的重力同向作用和异向作用各一次的方式获得相应冲量和烧蚀重量,从而可以直接获得比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每次扭摆转角最大峰值和达到最大峰值之前的转角测量值可得到冲量,根据每次扭摆转角的稳态转角均值可得到工质烧蚀重量,结构设计中,横梁的结构尺寸是扭摆的设计关键。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测量出单脉冲激光烧蚀工质产生的冲量和相应烧蚀重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微推进 比冲 冲量测量 烧蚀质量测量 激光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脉冲激光辐照太阳能电池损伤特性实验研究(特邀)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伟静 文明 +5 位作者 常浩 陈一夫 姬刚 马英杰 简智龙 廖雨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皮秒脉宽激光多脉冲损伤太阳能电池为背景,通过激光烧蚀电池前后表面形貌、电池伏安特性、电致发光特性获得损伤特性。采用脉宽15 ps、波长1 064 nm皮秒脉冲激光辐照三结GaAs太阳能电池进行实验。通过重频调节改变激光辐照功率,对太... 以皮秒脉宽激光多脉冲损伤太阳能电池为背景,通过激光烧蚀电池前后表面形貌、电池伏安特性、电致发光特性获得损伤特性。采用脉宽15 ps、波长1 064 nm皮秒脉冲激光辐照三结GaAs太阳能电池进行实验。通过重频调节改变激光辐照功率,对太阳能电池栅线与非栅线部位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进行分析。实验发现辐照非栅线部位时,尽管激光光斑较小,但电池内部材料已经发生损伤,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材料有序结构的破坏逐渐增大,尤其是激光功率越高时,内部损伤面积越大。当激光辐照栅线部位时,栅线部位受热熔断会极大影响太阳能电池对载流子的吸收,从而降低电池的光电转换能力,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使得激光辐照栅线部位损伤效果强于辐照非栅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皮秒脉冲激光 太阳能电池 伏安特性 表面损伤形貌 电致发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微弧推进系统试验及在轨测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杨 邓永锋 +6 位作者 魏建国 方吉汉 谷振宇 杨炜平 韩先伟 谭畅 周伟静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4期88-96,共9页
目前全球微小卫星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市场潜力巨大,针对可应用于微小卫星的推进系统顺势成为了全球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可应用于微小卫星的电推进系统——真空微弧推进系统,首先概述了真空微弧推进系统的参数及结构特点,对该推进系统的工... 目前全球微小卫星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市场潜力巨大,针对可应用于微小卫星的推进系统顺势成为了全球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可应用于微小卫星的电推进系统——真空微弧推进系统,首先概述了真空微弧推进系统的参数及结构特点,对该推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无触发式点火技术及石墨涂层工艺成功将真空起弧功率降至10 W以内,利用磁场控制电弧旋转的技术使阴极实现均匀烧蚀,并研制探针对磁场控制电弧效果进行测试,利用扭摆式测量系统完成微牛级推力测量,获取不同频率(6~20 Hz)、不同起弧电流(50~80 A)工况下的推力变化趋势。目前,真空微弧推进系统工程样机已成功开展在轨验证并完成在轨的推力测试,同时详细阐述了样机在轨测试的方法及推力标定方法,该方法为“海创千乘”卫星平台首次提出,对后续卫星平台微推力标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真空微弧推进 磁场 在轨验证 推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脉冲微推力器的枢轴式微冲量测量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星 吴文堂 +1 位作者 周伟静 常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3-109,共7页
微冲量测量系统是研究脉冲微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必备试验手段。提出了一种用于冲量测量的、通用的枢轴式扭摆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二阶振动系统微冲量测量模型,提出将冲量量程和误差限、测量噪声误差限、位移传感器量程和误差限... 微冲量测量系统是研究脉冲微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必备试验手段。提出了一种用于冲量测量的、通用的枢轴式扭摆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二阶振动系统微冲量测量模型,提出将冲量量程和误差限、测量噪声误差限、位移传感器量程和误差限作为基本设计条件;其次,根据冲量与系统响应之间关系、位移传感器测量扭转角方法以及冲量瞬间作用模型,提出了测量臂、力臂、扭转刚度系数、转动惯量等关键测量系统参数的约束条件;最后,通过建立基本设计条件与关键系统参数之间关系,给出了设计步骤。该设计方法可以用于星载脉冲微推力器冲量性能测量装置的设计,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量 测量系统 枢轴 设计方法 微推力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推力测量的电磁恒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浩 叶继飞 +1 位作者 陈粤 周伟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47-152,共6页
基于扭摆结构的微推力测量装置是空间微推力器微推力测量的常用方法,稳定、准确的标定力是标定微推力测量系统的关键。利用音圈电机能够产生较长行程恒定电磁力的特点,研究基于音圈电机的电磁力恒力特性。介绍了基于音圈电机的电磁力装... 基于扭摆结构的微推力测量装置是空间微推力器微推力测量的常用方法,稳定、准确的标定力是标定微推力测量系统的关键。利用音圈电机能够产生较长行程恒定电磁力的特点,研究基于音圈电机的电磁力恒力特性。介绍了基于音圈电机的电磁力装置组成及在基于扭摆结构的微推力测量装置中的标定应用;仿真分析了音圈电机中的磁场分布情况,以及线圈电流、线圈与磁轭磁铁相对距离等控制因素下的电磁力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搭建微小电磁力恒力特性实验系统,采用高精度电子天平称重方式,获得了精确的电磁力变化特性;以电磁力误差小于等于5%作为判断标准,获得了音圈电机的稳定力输出行程,为应用于扭摆的微推力标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力 标定 微推力测量 音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动态推力测量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大鹏 周伟静 +3 位作者 曹继宏 张闪 史晓云 何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1,共9页
为实现星载微推进器性能评价中的动态推力测量,基于悬臂梁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测量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根据悬臂梁响应速度快(振动频率高)、动态分量在较小时间区间内接近等幅振荡(阻尼比小)以及高阶振动可视为基频... 为实现星载微推进器性能评价中的动态推力测量,基于悬臂梁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测量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根据悬臂梁响应速度快(振动频率高)、动态分量在较小时间区间内接近等幅振荡(阻尼比小)以及高阶振动可视为基频振动噪声的特性,提出了求解稳态位移的末端均值法。该方法通过消除位移响应中的动态分量,得到了误差带较大时的稳态位移时变值,实现了动态推力测量。依据系统稳态位移与推力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系统增益值这一特性,提出了参数标定方法。搭建了试验平台,标定得到系统响应时间为156ms,通过对比扭摆系统测量结果,悬臂梁测量得到的冲击力与实际推力相对误差为4.064%,结合冲击力本身的测量误差1.383%,最终得到推力测量误差为4.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推力测量 悬臂梁 动态推力 传递函数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推力器作用下纳星轨道半长轴简化计算方法
10
作者 周伟静 叶继飞 +1 位作者 常浩 李南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6-131,共6页
针对激光微推力器微小推力作用下纳星轨道转移问题,利用摄动方程提出一种切向推力同面轨道转移的半长轴简化计算方法。分析了地球非球形、大气阻力和太阳光压等主要摄动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并与各种摄动下纳星运动方程直接积分的轨道变... 针对激光微推力器微小推力作用下纳星轨道转移问题,利用摄动方程提出一种切向推力同面轨道转移的半长轴简化计算方法。分析了地球非球形、大气阻力和太阳光压等主要摄动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并与各种摄动下纳星运动方程直接积分的轨道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简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条件。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在轨道高度300 km以上,纳星在百微牛量级的切向推力作用下,可以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获得轨道高度机动能力;对于纳星任务设计阶段,太阳光压摄动可以忽略,大气阻力摄动在500 km以上可以不予考虑,地球非球形摄动影响特性与其他卫星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微推力器 纳星 轨道机动 微小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微小推力冲量测量的扭摆系统参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金星 洪延姬 +1 位作者 周伟静 常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4-1559,共6页
扭摆系统通常用来测量航天微推力器的微推力和微冲量。为了实现扭摆的系统参数精确标定,根据扭摆系统阶跃响应的特点,深入分析稳态扭转角和极值扭转角及其对应时间等特征点与系统参数的关系,提出了系统参数标定的比例回归法,所提出方法... 扭摆系统通常用来测量航天微推力器的微推力和微冲量。为了实现扭摆的系统参数精确标定,根据扭摆系统阶跃响应的特点,深入分析稳态扭转角和极值扭转角及其对应时间等特征点与系统参数的关系,提出了系统参数标定的比例回归法,所提出方法能够同时标定阻尼比、振动频率和扭转刚度系数等系统参数,计算分析简便,适合真空环境下的扭摆系统参数标定,有助于真空环境下航天微推力器的推力性能评价工作。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利用比例回归法估计的置信区间最大可缩小61%,可有效改善系数参数的标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推力 微冲量 参数估计 置信区间 阻尼比 振动频率 扭转刚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密度对纳秒激光烧蚀冲量耦合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常浩 金星 +1 位作者 叶继飞 周伟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6-1431,共6页
为研究激光功率密度对纳秒激光烧蚀冲量耦合影响,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一维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以空间碎片常见材料Al为例,用建立的物理模型数值计算了纳秒脉宽激光烧蚀产生的冲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数值结果和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为研究激光功率密度对纳秒激光烧蚀冲量耦合影响,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一维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以空间碎片常见材料Al为例,用建立的物理模型数值计算了纳秒脉宽激光烧蚀产生的冲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数值结果和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数值计算表明:辐照的激光功率密度越高,发生等离子体屏蔽时间越早,等离子体屏蔽越明显,能量利用率越低;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逐渐增大,获得的冲量逐渐趋于稳定,冲量耦合系数降低,数值计算结果与Phipps的最优能量耦合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冲量耦合 激光功率密度 数值模拟 空间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烧蚀铝等离子体羽流膨胀特性实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常浩 金星 周伟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43-46,共4页
为研究纳秒激光烧蚀铝产生的等离子体羽流膨胀速度特性,采用波长1 064 nm,脉宽10 ns,功率密度~1.3×108W/cm2YAG激光器烧蚀铝靶材,得到100 ns内铝等离子体在~260 Pa背景压力下的膨胀照片。通过对拍摄照片数据处理得到,等离子体羽... 为研究纳秒激光烧蚀铝产生的等离子体羽流膨胀速度特性,采用波长1 064 nm,脉宽10 ns,功率密度~1.3×108W/cm2YAG激光器烧蚀铝靶材,得到100 ns内铝等离子体在~260 Pa背景压力下的膨胀照片。通过对拍摄照片数据处理得到,等离子体羽流膨胀速度相对于靶面法线方向大致呈轴对称分布,且高斯函数可以很好地描述烧蚀等离子体羽流速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ICCD拍照 等离子体羽流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对甘油激光烧蚀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南雷 叶继飞 周伟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95-1600,共6页
为了研究激光推进技术中液体工质的最优掺杂浓度,进行了激光烧蚀掺杂甘油液体工质的冲量耦合特性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10ns脉宽的Nd:YAG激光器烧蚀粘性液体甘油,在甘油中混合了不同浓度的纳米碳粉作为掺杂剂,以提高对激光能量的吸收。... 为了研究激光推进技术中液体工质的最优掺杂浓度,进行了激光烧蚀掺杂甘油液体工质的冲量耦合特性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10ns脉宽的Nd:YAG激光器烧蚀粘性液体甘油,在甘油中混合了不同浓度的纳米碳粉作为掺杂剂,以提高对激光能量的吸收。运用阴影测量法观测了激光烧蚀羽流的喷射过程,对不同掺杂浓度甘油的烧蚀产物、等离子体膨胀、激波传播、飞溅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激光干涉扭摆法测量了烧蚀冲量,并分析了掺杂浓度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碳后甘油的喷射行为、激波速度和冲量都发生了改变,而且掺碳后甘油的冲量耦合系数和比冲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分析得到1%浓度碳粉是甘油的最优掺杂浓度,此时冲量耦合系数从无掺杂时的67 m N·s/J提高到1250m N·s/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工质 掺杂 激光烧蚀 冲量耦合 激光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脉冲辐照太阳能电池损伤特性及对光电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常浩 陈一夫 +1 位作者 周伟静 郭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15,共8页
针对纳秒脉冲激光辐照三结GaAs太阳能电池损伤特性及对光电转化影响开展研究。从损伤形貌、伏安特性、电致发光三个方面建立实验系统,分别从材料烧蚀形貌、电性能输出、内部损伤情况来分析电池光电性能逐渐下降特性。在分析了激光能量... 针对纳秒脉冲激光辐照三结GaAs太阳能电池损伤特性及对光电转化影响开展研究。从损伤形貌、伏安特性、电致发光三个方面建立实验系统,分别从材料烧蚀形貌、电性能输出、内部损伤情况来分析电池光电性能逐渐下降特性。在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激光辐照部位的影响,如电池栅线与非栅线部位。纳秒脉冲激光由于峰值功率较高,能对电池产生明显损伤,激光辐照电池的栅线部位损伤效果强于辐照非栅线部位,主要由于栅线电极的作用是用于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激光辐照熔断电池栅线,降低电池输出功率。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空间防护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 太阳能电池 伏安特性 表面形貌 电致发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吸收剂对激光烧蚀GAP推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乐乐 窦志国 +1 位作者 周伟静 刘昭然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15-2623,共9页
对激光烧蚀微推力器而言,聚合物靶材的激光烧蚀推进性能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掺杂剂对靶材推进性能的影响,寻找优化靶材性能的方法,以含能聚合物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作为烧蚀靶材,以纳米碳粉和红外染料作为掺杂剂,采用高精度扭摆、能量... 对激光烧蚀微推力器而言,聚合物靶材的激光烧蚀推进性能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掺杂剂对靶材推进性能的影响,寻找优化靶材性能的方法,以含能聚合物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作为烧蚀靶材,以纳米碳粉和红外染料作为掺杂剂,采用高精度扭摆、能量计和高倍显微镜测量的方法,以冲量耦合系数、比冲和能量转化效率参数作为量化指标,改变聚合物的掺杂浓度、靶材厚度以及激光入射方式,对掺杂不同吸收剂后的GAP的推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粉以局部热区的形式加速聚合物的气化分解,推进性能受掺杂浓度的影响较小;掺杂纳米碳粉的GAP表现为面吸收特性,随着靶材厚度增加,喷射产物的气化程度降低,聚合物推进性能下降;较薄的掺杂纳米碳粉的GAP的等离子体阈值低,表现出高比冲和高能量转化效率,其中能量转化效率最优值接近300%,适合作为透射式激光烧蚀微推力器的烧蚀靶材。红外染料对1064nm波长的激光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掺杂红外染料使GAP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增强,化学能释放更充分;聚合物的推进性能对红外染料的掺杂浓度十分敏感,在掺杂浓度为5%时性能表现优秀;不同浓度红外染料掺杂下GAP的烧蚀深度不同,当靶材的厚度与烧蚀深度相近时,GAP的推进性能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微推力器 纳米碳粉 红外染料 GAP 推进性能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激光波长对纳秒激光烧蚀铝靶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常浩 叶继飞 周伟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54-1760,共7页
为研究532nm和1064nm两种典型激光波长对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铝靶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在建立的热传导模型和羽流膨胀流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在激光烧蚀过程中靶材吸收系数、热导率和反射率等光学和热物理参数的变化,考虑了形成的等离... 为研究532nm和1064nm两种典型激光波长对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铝靶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在建立的热传导模型和羽流膨胀流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在激光烧蚀过程中靶材吸收系数、热导率和反射率等光学和热物理参数的变化,考虑了形成的等离子体羽流对入射激光的屏蔽作用因素影响,从而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一维纳秒激光烧蚀铝靶冲量耦合物理模型。通过计算,获得了两种激光波长辐照下,烧蚀过程中烧蚀参数和物理参数的变化,分析等离子体羽流对入射激光的屏蔽效应,进一步分析得到对冲量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波长激光不仅有利于激光与靶材的能量耦合,同时,短波长激光辐照下形成的等离子体羽流对短波长入射激光吸收率也较低,有利于提高靶的冲量耦合;在等离子体形成初期,即等离子体吸收率较低时,分别达到两种激光波长辐照下的最优冲量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冲量耦合 等离子体屏蔽 光学性质 热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烧蚀铝靶羽流流场能量转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浩 叶继飞 周伟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8-1594,共7页
为研究高能脉冲激光烧蚀铝靶材瞬态流动过程和形成的羽流流场能量转化过程,采用阴影法对纳秒激光烧蚀铝靶羽流膨胀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烧蚀流场演化时序图;利用动量守恒方程,建立烧蚀羽流在环境气体中膨胀模型。由实验测量结果,通... 为研究高能脉冲激光烧蚀铝靶材瞬态流动过程和形成的羽流流场能量转化过程,采用阴影法对纳秒激光烧蚀铝靶羽流膨胀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烧蚀流场演化时序图;利用动量守恒方程,建立烧蚀羽流在环境气体中膨胀模型。由实验测量结果,通过对流场参数的无量纲化处理,分析得到烧蚀流场无量纲羽流动能、环境气体动能以及热能之间的能量转化过程。研究表明,初始时刻,由于烧蚀压要远大于环境气压,羽流膨胀与真空中的自由膨胀行为类似,此后,羽流动能逐渐转化为环境气体动能和热能;当无量纲激波半径为1时,羽流的无量纲动能等于被羽流推起的气体的动能,而热能约等于总能量的1/2,最终全部转化为羽流和环境气体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阴影法 羽流流场 无量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辐照太阳能电池响应及光电转化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一夫 常浩 +1 位作者 周伟静 于程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8-56,共9页
基于建立的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激光辐照热传导模型和光电转换物理模型,对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脉冲激光辐照温度及光电转化影响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分别研究了532 nm和808 nm两种不同波长的脉冲激光在不同辐照能量及入射角度下,太阳能... 基于建立的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激光辐照热传导模型和光电转换物理模型,对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脉冲激光辐照温度及光电转化影响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分别研究了532 nm和808 nm两种不同波长的脉冲激光在不同辐照能量及入射角度下,太阳能电池温度、伏安特性、光电转换效率等性能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入射激光与太阳能电池法向之间夹角越小,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功率越大,在相同的激光辐照强度下,532 nm和808 nm波长激光对GaAs电池辐照导致的温度影响差别不大,808 nm波长激光比532 nm波长激光对于GaAs材料来说具有更大的吸收系数,太阳能电池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具有更高的响应,808 nm波长激光辐照单结GaAs电池能够输出更大的电功率以及带来更大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光电转化 温度 伏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微推力测量的电磁力校准装置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大鹏 金星 周伟静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9期68-72,共5页
为获得高精度电磁标定力,设计实现一种用于微推力测量的电磁力校准装置。在研究电磁力产生及校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校准装置的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基于电子分析天平的,可同时调节线圈与磁铁之间轴向距离、水平距离以及水平倾角的电磁力校... 为获得高精度电磁标定力,设计实现一种用于微推力测量的电磁力校准装置。在研究电磁力产生及校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校准装置的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基于电子分析天平的,可同时调节线圈与磁铁之间轴向距离、水平距离以及水平倾角的电磁力校准装置,定义不敏感角、不敏感水平距离以及不敏感纵向距离3个物理量,量化表示电磁力在一定输出精度下对应的磁铁与线圈位置变化范围,并进行实际电磁力校准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可研究电磁力与控制电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力 校准 微推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