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生素和有益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永胜
钱鲁闽
+3 位作者
陈昌生
李和阳
周仁孙
储修好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抗生素和有益菌对对虾免疫效应的研究.抗生素组每天泼洒氯霉素1次,浓度约为2mg/dm3;有益菌组每隔7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包括利生活菌90g和EM18cm3.实验为期1个月,每10d取样1次,检测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
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抗生素和有益菌对对虾免疫效应的研究.抗生素组每天泼洒氯霉素1次,浓度约为2mg/dm3;有益菌组每隔7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包括利生活菌90g和EM18cm3.实验为期1个月,每10d取样1次,检测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除个别情况外,抗生素组的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低于对照组,而有益菌组则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推断,抗生素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有益菌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氯霉素
有益微生物
体液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拮抗菌对病原性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粘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表皮粘液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国军
鄢庆枇
+3 位作者
邹文政
周仁孙
陈昌生
陈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4,共7页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病原性溶藻弧菌和9株拮抗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动力学。结果表明,10株细菌的粘附作用都符合饱和粘附动力学特征;R4、R13和R32等3株拮抗菌的最大粘附量高于溶藻弧菌;9株拮抗菌的分离常数都高于溶藻弧菌;...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病原性溶藻弧菌和9株拮抗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动力学。结果表明,10株细菌的粘附作用都符合饱和粘附动力学特征;R4、R13和R32等3株拮抗菌的最大粘附量高于溶藻弧菌;9株拮抗菌的分离常数都高于溶藻弧菌;R32的亲和指数大于溶藻弧菌,其余8株拮抗菌的亲和指数都小于溶藻弧菌。测定了9株拮抗菌对病原性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竞争、排斥和置换作用,结果显示:9株拮抗菌在竞争条件下都能极显著减少溶藻弧菌对表皮粘液粘附(P<0.01);在粘附排斥方面,R4、R13、J26、J28、J312、Y59等6株拮抗菌能显著排斥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作用(P<0.05);在粘附置换方面,J26、J28等2株拮抗菌能极显著(P<0.01)降低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量。研究结果表明,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有较强的粘附作用;9株拮抗菌能够抑制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作用,其中竞争作用效果最好,排斥作用次之,置换作用的效果最差;拮抗菌对病原菌粘附的抑制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菌株的粘附动力学参数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溶藻弧菌
拮抗菌
表皮粘液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生素和有益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永胜
钱鲁闽
陈昌生
李和阳
周仁孙
储修好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重大项目(2002I003)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4J055)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051501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项目(海三科05003、海三科05007)
文摘
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抗生素和有益菌对对虾免疫效应的研究.抗生素组每天泼洒氯霉素1次,浓度约为2mg/dm3;有益菌组每隔7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包括利生活菌90g和EM18cm3.实验为期1个月,每10d取样1次,检测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除个别情况外,抗生素组的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低于对照组,而有益菌组则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推断,抗生素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有益菌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氯霉素
有益微生物
体液免疫因子
Key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
chloramphenicol
antibiotic
probiotic
humoral immune factor
分类号
S94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拮抗菌对病原性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粘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表皮粘液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国军
鄢庆枇
邹文政
周仁孙
陈昌生
陈强
机构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4,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
2007AA09Z115号
+1 种基金
厦门市科技项目
3502Z20073019号
文摘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病原性溶藻弧菌和9株拮抗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动力学。结果表明,10株细菌的粘附作用都符合饱和粘附动力学特征;R4、R13和R32等3株拮抗菌的最大粘附量高于溶藻弧菌;9株拮抗菌的分离常数都高于溶藻弧菌;R32的亲和指数大于溶藻弧菌,其余8株拮抗菌的亲和指数都小于溶藻弧菌。测定了9株拮抗菌对病原性溶藻弧菌粘附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竞争、排斥和置换作用,结果显示:9株拮抗菌在竞争条件下都能极显著减少溶藻弧菌对表皮粘液粘附(P<0.01);在粘附排斥方面,R4、R13、J26、J28、J312、Y59等6株拮抗菌能显著排斥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作用(P<0.05);在粘附置换方面,J26、J28等2株拮抗菌能极显著(P<0.01)降低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量。研究结果表明,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有较强的粘附作用;9株拮抗菌能够抑制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的粘附作用,其中竞争作用效果最好,排斥作用次之,置换作用的效果最差;拮抗菌对病原菌粘附的抑制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菌株的粘附动力学参数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大黄鱼
溶藻弧菌
拮抗菌
表皮粘液
粘附
Keywords
Pseudosciaena crocea, Vibrio alginolyticus, Antagonistic bacteria, Skin mucus, Adhesion
分类号
S432.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生素和有益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王永胜
钱鲁闽
陈昌生
李和阳
周仁孙
储修好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拮抗菌对病原性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粘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表皮粘液的影响
郭国军
鄢庆枇
邹文政
周仁孙
陈昌生
陈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