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公共道德到公民道德:江苏近代公园设计中的“公德”实践与观念演进
1
作者
周予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有关游园道德的晚清辩论,触发了中国近代思想界与造园领域公德观念的觉醒。20世纪初,江苏(含今上海部分区域)营建了大量公园,其设计实践始终和公德观念的变迁协同演进。通过图、文、物的互证解读发现,江苏近代的公园设计,其公德实践经...
有关游园道德的晚清辩论,触发了中国近代思想界与造园领域公德观念的觉醒。20世纪初,江苏(含今上海部分区域)营建了大量公园,其设计实践始终和公德观念的变迁协同演进。通过图、文、物的互证解读发现,江苏近代的公园设计,其公德实践经历了从制定游园规章到植入社会教育空间,再到景观空间与游览体验共同营造政治教化场所的转变。这源于同时期的公德观念发生了从“公共道德”(社会公德)到“公民道德”(政治公德)的本土化转向,并延续至今。因此,这为中国近代园林转型的本土化特征提供了有力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设计
公德观念
近代江苏
公共道德
公民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考察:以近代本土艺术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予希
周武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包豪斯创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重新审视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献层面上看,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最晚开始于1930年,同时大部分有关包豪斯的艺术文献集中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初。尽管相关信息较...
在包豪斯创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重新审视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献层面上看,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最晚开始于1930年,同时大部分有关包豪斯的艺术文献集中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初。尽管相关信息较为零散,但在此传播过程中开展的关于现代工艺美术的思考,反映出中国近代的一些艺术学者已经对现代设计、包豪斯及其理念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与理解,而这也促进了中国设计的现代性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包豪斯
中国设计史
艺术传播
艺术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近代本土建筑学者对包豪斯的主动译介与认知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予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6,共7页
20世纪30至40年代,伴随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传入,中国本土的青年建筑学者率先、主动地将包豪斯纳入研究之中——从简单的描述到对包豪斯教育体系与实践的评述,认知由浅入深,并受到同期日本相关研究的显著影响。在建筑领域,实践层面的设...
20世纪30至40年代,伴随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传入,中国本土的青年建筑学者率先、主动地将包豪斯纳入研究之中——从简单的描述到对包豪斯教育体系与实践的评述,认知由浅入深,并受到同期日本相关研究的显著影响。在建筑领域,实践层面的设计创作和教育探索以及基于文本层面的译介工作共同积极推动了包豪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包豪斯
近代中国
建筑学者
设计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公共道德到公民道德:江苏近代公园设计中的“公德”实践与观念演进
1
作者
周予希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基金
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资助“观念流变与实践演进:百年上海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23PJC051)阶段性成果
2024年度上海大学青年英才启航计划“中国式现代景观设计观念的发生与早期演进”(项目编号:N.13-G210-24-27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有关游园道德的晚清辩论,触发了中国近代思想界与造园领域公德观念的觉醒。20世纪初,江苏(含今上海部分区域)营建了大量公园,其设计实践始终和公德观念的变迁协同演进。通过图、文、物的互证解读发现,江苏近代的公园设计,其公德实践经历了从制定游园规章到植入社会教育空间,再到景观空间与游览体验共同营造政治教化场所的转变。这源于同时期的公德观念发生了从“公共道德”(社会公德)到“公民道德”(政治公德)的本土化转向,并延续至今。因此,这为中国近代园林转型的本土化特征提供了有力注脚。
关键词
公园设计
公德观念
近代江苏
公共道德
公民道德
Keywords
Park Design
Idea of Gong-de
Modern Jiangsu
Social Morality
Civil Virtue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考察:以近代本土艺术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予希
周武忠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
柏林工业大学大都市研究中心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基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景观遗产的‘文化DNA’提取及其景观艺术表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5BG083)阶段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课题“东方设计学研究”(项目编号:WF420320002)阶段性成果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18062301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在包豪斯创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重新审视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献层面上看,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最晚开始于1930年,同时大部分有关包豪斯的艺术文献集中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初。尽管相关信息较为零散,但在此传播过程中开展的关于现代工艺美术的思考,反映出中国近代的一些艺术学者已经对现代设计、包豪斯及其理念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与理解,而这也促进了中国设计的现代性觉醒。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包豪斯
中国设计史
艺术传播
艺术文献
Keywords
Bauhaus
History of Chinese Design
Spread
Art Documentation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近代本土建筑学者对包豪斯的主动译介与认知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予希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柏林工业大学大都市研究中心
柏林艺术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景观遗产的‘文化DNA'提取及其景观艺术表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5BG083)阶段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课题“东方设计学研究”(项目编号:WF420320002)阶段性成果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18062301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20世纪30至40年代,伴随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传入,中国本土的青年建筑学者率先、主动地将包豪斯纳入研究之中——从简单的描述到对包豪斯教育体系与实践的评述,认知由浅入深,并受到同期日本相关研究的显著影响。在建筑领域,实践层面的设计创作和教育探索以及基于文本层面的译介工作共同积极推动了包豪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包豪斯
近代中国
建筑学者
设计文献
Keywords
Bauhaus
Modern China
Architects
Design Literature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公共道德到公民道德:江苏近代公园设计中的“公德”实践与观念演进
周予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考察:以近代本土艺术文献为中心
周予希
周武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近代本土建筑学者对包豪斯的主动译介与认知
周予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