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笔墨苍郁写河山——钱松喦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乾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4,共6页
钱松喦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以精湛的传统笔墨技巧融合时代特征,呈现出个性强烈的"钱氏山水"样式,在二十世纪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笔墨语言上,从古法的笔情墨趣,到生活实景的朴实描绘,再... 钱松喦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以精湛的传统笔墨技巧融合时代特征,呈现出个性强烈的"钱氏山水"样式,在二十世纪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笔墨语言上,从古法的笔情墨趣,到生活实景的朴实描绘,再到拓展色彩和笔墨的融合、升华,终成浑厚华滋,苍古斑驳,金石味浓厚的艺术风格。本文探究钱松喦笔墨语言,对今天的中国画坛会有借鉴意义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松喦 笔墨造型 写生 色彩 金石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神写照——试论“写”是写意人物画的主线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乾华 《书画世界》 2010年第1期83-84,共2页
本文从书写性角度来谈写意人物画的造型。"书写性"是中国独有的"书法式书写"介入绘画,以及对写意人物画造型的影响。
关键词 书写 意象造型 传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松喦岭南写生钩沉
3
作者 周乾华 李叶红 《中国书画》 2023年第2期89-105,共17页
钱松喦两次岭南写生的经历,对于其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一次广东之行是“二万三千里写生”的最后一站,加深了钱松虽对革命意义的理解,这是他为艺术语言转变的思想准备。后一次岭南写生则是巩固了他创新的艺术语言... 钱松喦两次岭南写生的经历,对于其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一次广东之行是“二万三千里写生”的最后一站,加深了钱松虽对革命意义的理解,这是他为艺术语言转变的思想准备。后一次岭南写生则是巩固了他创新的艺术语言,出了一批中国画山水精品,是他在写生中对技术语言的锤炼,建立了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松喦 写生 中国画 三千里 个性化艺术 语言转变 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楷人物画风之嬗变
4
作者 周乾华 《中国书画》 2016年第3期18-22,共5页
梁楷给写意人物画开辟了新的方向,是中国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用系列化的作品呈现了从传承到求变,到个人面目的稳定,到对自己已有风格的不断超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一个画家对绘画语言本体递进式的探索。在他之前,一种绘画风格从出现到稳... 梁楷给写意人物画开辟了新的方向,是中国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用系列化的作品呈现了从传承到求变,到个人面目的稳定,到对自己已有风格的不断超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一个画家对绘画语言本体递进式的探索。在他之前,一种绘画风格从出现到稳定,要经过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延续发展,然后才趋于成熟。前者如创造和完善"大、小斧劈皴"的李思训、荆浩、关仝、李成、李唐、马远等:后者如创造"米氏皴法"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所以梁楷的出现引发了后世如何考欣画家的思考。更推动了画家在表现语言上建树,丰厚了美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楷 写意人物画 米友仁 绘画风格 李思训 画史 斧劈皴 米芾 荆浩 关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古奇崛凤先生--吕凤子的绘画与书法空间关系论
5
作者 周乾华 《中国书画》 2023年第4期94-105,共12页
吕凤子的书画,诠释了近代以来受西画冲击与洗礼下的画家如何立足传承,如何汲取西画营养,成就一家之言。面对“西画”的碰撞,他博收约取,用“线表现”化解“体表现”,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体”“用”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 吕凤子的书画,诠释了近代以来受西画冲击与洗礼下的画家如何立足传承,如何汲取西画营养,成就一家之言。面对“西画”的碰撞,他博收约取,用“线表现”化解“体表现”,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体”“用”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他对中国画语言的思考--《中国画法研究》,贯通画史,博古鉴今,为中国画在世纪之初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凤子 中国画语言 西画 西学为用 书法 中学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凝析气田注采井生产动态监测及平面调整研究
6
作者 杨文明 王永红 +3 位作者 陈亮 余鹏翔 周乾华 叶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78-80,共3页
CQ凝析气田应用循环注气保压方式开发,受储层物性非均质及西气东输供气需要的影响,气田注气量的降低导致地层压力下降,部分井受反凝析影响油气产量递减加速,局部区块采气井气窜严重,产量大幅下降。为了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发CQ凝析气田,解... CQ凝析气田应用循环注气保压方式开发,受储层物性非均质及西气东输供气需要的影响,气田注气量的降低导致地层压力下降,部分井受反凝析影响油气产量递减加速,局部区块采气井气窜严重,产量大幅下降。为了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发CQ凝析气田,解决在注气开发后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国内循环注气开发气田中首次对注气井进行了注气启动压力、指示曲线的测试,通过平面调整有效缓解了注气平面的矛盾,地层压力下降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延长了气田的开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田 循环注气 保压开采 动态监测 指示曲线 启动压力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松喦山水画创作题材转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乾华 《中国书画》 2020年第8期17-19,共3页
钱松喦是新中国美术史上从传统型画家转变为现代型画家最为成功的一位。他的转变是全方位的,而他表现题材的转变很具时代性也具代表性,很值得研究。画家对于题材就是画什么的问题,下面涵盖两个子问题,一是画什么内容?明清以来,中国画表... 钱松喦是新中国美术史上从传统型画家转变为现代型画家最为成功的一位。他的转变是全方位的,而他表现题材的转变很具时代性也具代表性,很值得研究。画家对于题材就是画什么的问题,下面涵盖两个子问题,一是画什么内容?明清以来,中国画表现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而每一类又可以根据特点、属性等各种细分,如人物的宗教题材、民俗题材、历史题材、写真、仕女、高士等,山水的青绿、浅绛、水墨、拟占、写生等,花鸟的翎毛、虫介、走兽、花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钱松喦 浅绛 表现题材 宗教题材 民俗题材 中国画 走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水画题材之变到笔墨革新——论钱松嵒山水画的转变之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乾华 《中国美术》 2020年第6期30-38,共9页
钱松嵒的山水画创作题材变化经历了从想象到现实再到艺术这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各自的代表作品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笔墨特色。在"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途中,他努力地进行着艺术面貌的转变,思想和创作倾向贴合了时代特征。其山... 钱松嵒的山水画创作题材变化经历了从想象到现实再到艺术这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各自的代表作品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笔墨特色。在"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途中,他努力地进行着艺术面貌的转变,思想和创作倾向贴合了时代特征。其山水画题材之变反映了社会需要、政治需要、思想需要,这几个层面表里如一的推进,形成了钱松嵒的笔墨革新之路。他的艺术历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松嵒 江苏省国画院 写生 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vor-Lewis术式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任强 杨大彬 +1 位作者 吴凯 周乾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Ivor-Lewis术式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接诊的8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使用改良Ivor-Lewis术式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Ivor-Lewis术式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接诊的8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使用改良Ivor-Lewis术式治疗,B组使用Mckeown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FEV1/FV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A组FVC、FEV1/FVC高于B组,血清PCT、CRP、TNF-α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与Mckeown术比较,改良Ivor-Lewis术式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改良Ivor-Lewis术 Mckeown术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芳静 周乾华 +1 位作者 汪海燕 陈娟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90-94,103,共6页
目的通过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干预模式,构建针对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 目的通过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干预模式,构建针对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方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至以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组(观察组,n=43)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1 d,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7 d高水平自我效能感的比例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高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分别为41.9%比7.0%(P<0.001)和65.1%比23.3%(P<0.001)]。观察组治疗后总体健康状态[(62.4±11.5)分比(57.7±9.4)分]、躯体功能[(73.2±14.3)分比(61.2±13.5)分]、情绪功能[(65.3±16.7)分比(57.2±15.4)分]及社会功能评分[(61.3±14.4)分比(54.3±9.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疲倦[33.3(22.2,50.0)分比56.7(22.2,77.8)分]、食欲下降[16.7(0,33.3)分比33.3(16.7,66.7)分]及便秘症状评分[0(0,33.3)分比33.3(0,66.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为核心的综合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晚期 自我护理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单向式与解剖性肺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凡东 周乾华 +1 位作者 周德存 施益民 《安徽医学》 2015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6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单向式组),44例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解剖性...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6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单向式组),44例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解剖性组)。比较分析两组肺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意外损伤率、中转开胸率、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淋巴结清扫目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等。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向式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胸率和治疗费用等均优于解剖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具有同样根治效果,且更安全、更微创、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