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红色荧光粉Sr2ZnMoO6:Sm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志平 宋延春 +3 位作者 韩月 赵青 潘飞 周东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590,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ZnMoO6∶Sm3+新型红色荧光材料,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纯相Sr2ZnMoO6晶体。样品的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谱组成,分别位于563 nm(4G5/2→6H5/2)、598 nm(4G5/2→6H7/2)、607 nm(4G...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ZnMoO6∶Sm3+新型红色荧光材料,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纯相Sr2ZnMoO6晶体。样品的发射光谱由一系列锐谱组成,分别位于563 nm(4G5/2→6H5/2)、598 nm(4G5/2→6H7/2)、607 nm(4G5/2→6H7/2)和645 nm(4G5/2→6H9/2),最强发射为645 nm。样品激发光谱由电荷迁移带CT和Sm3+离子的特征激发峰组成,主激发峰位于284 nm(CT)和403 nm(6H5/2-4L13/2)。随着Sm3+浓度的增大,Sr2-xZnMoO6∶xSm3+材料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x≥2%时,发生浓度猝灭现象。根据Dexter理论分析其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比较了Li+、Na+和K+作为电荷补偿剂的作用,发现均使Sr2ZnMoO6∶Sm3+材料的发射强度得到增强,但以Li+补偿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荧光粉 钼酸锌锶 浓度猝灭 电荷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Sr_3Bi_(1-x)(PO_4)_3∶Dy^(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志平 韩月 +3 位作者 宋延春 赵青 潘飞 周东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2-635,641,共5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3Bi1-x(PO4)3∶xDy3+荧光粉。XRD图谱表明合成物质为纯相Sr3Bi(PO4)3晶体结构。主激发峰位于323 nm,348 nm,362 nm,385 nm,423 nm,451 nm和471 nm,分别对应Dy3+的6H15/2到4L19/2,6P7/2,6P5/2,4I13/2,4G11/2,4...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3Bi1-x(PO4)3∶xDy3+荧光粉。XRD图谱表明合成物质为纯相Sr3Bi(PO4)3晶体结构。主激发峰位于323 nm,348 nm,362 nm,385 nm,423 nm,451 nm和471 nm,分别对应Dy3+的6H15/2到4L19/2,6P7/2,6P5/2,4I13/2,4G11/2,4I15/2,4F9/2的跃迁。主发射峰位于482 nm(4F9/2→6H15/2),575 nm(4F9/2→6H13/2),分别对应于黄光和蓝光发射,其中以348 nm激发得到的峰值最强。研究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Dy3+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掺杂浓度x=0.08时,发光强度最好。并测试了样品的色坐标,为x=0.33,y=0.35,属于白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Dy3+掺杂 光致发光 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4Y_6Si_6O_(25)∶Eu^(2+)绿色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志平 闻建伟 +5 位作者 刘玉峰 李立虎 杨艳民 周东站 马淑媛 于红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4Y6Si6O25:Eu2+绿色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Ca4Y6Si6O25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测定了Eu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Ca4Y6Si6O25:Eu2+的激发光谱为350~450nm的宽带谱,这与近紫外光LE...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4Y6Si6O25:Eu2+绿色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Ca4Y6Si6O25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测定了Eu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Ca4Y6Si6O25:Eu2+的激发光谱为350~450nm的宽带谱,这与近紫外光LED芯片相匹配。发射光谱是峰值为527nm的不对称宽带发射,这是因为Eu2+占据了晶格中Ca2+的位置,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光中心。研究了Eu2+的含量对Ca4(1-x)Y6Si6O25:4xEu2+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2+浓度的增大,材料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Eu2+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20%(x=0.05)。根据Dexter理论得出,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荧光粉 Ca4Y6Si6O25∶Eu2+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蓝绿色荧光粉Sr_(1-x)Ba_xAl_2O_4:Eu^(2+)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志平 周东站 +3 位作者 马淑媛 于红伟 刘玉峰 李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5-760,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中合成Sr1-xBaxAl2O4∶Eu2+荧光材料。XRD显示,当钡掺杂量x<0.4时,对应样品主要为单斜SrAl2O4晶体结构;当x≥0.4时,对应样品主要为简单六方BaAl2O4晶体结构。在360nm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随x的增加由单一...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中合成Sr1-xBaxAl2O4∶Eu2+荧光材料。XRD显示,当钡掺杂量x<0.4时,对应样品主要为单斜SrAl2O4晶体结构;当x≥0.4时,对应样品主要为简单六方BaAl2O4晶体结构。在360nm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随x的增加由单一的绿光发射(λmax=516 nm)逐渐转变为蓝绿光双发射(λmax1=441 nm,λmax2=486 nm)。在Eu2+摩尔分数为0.29%时,双发射峰强度最强;继续增加Eu2+浓度,将出现浓度猝灭。研究表明,Sr1-xBaxAl2O4∶Eu2+的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荧光材料 SRAL2O4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aCa_2(PO_4)_2基质中Ce^(3+)→Tb^(3+)的能量传递与发光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志平 刘鹏飞 +3 位作者 宋延春 韩月 赵引红 周东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5-1249,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3+,Tb3+激活的KNaCa2(PO4)2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e3+的加入显著增强了Tb3+的发射强度,观察到Ce3+对Tb3+的发光存在明显的敏化现象,且测得KNaCa2(PO4)2∶xCe3+,yTb3+的最佳掺杂...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3+,Tb3+激活的KNaCa2(PO4)2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e3+的加入显著增强了Tb3+的发射强度,观察到Ce3+对Tb3+的发光存在明显的敏化现象,且测得KNaCa2(PO4)2∶xCe3+,yTb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01,y=0.16。根据Forster-Dexter理论判定KNaCa2(PO4)2∶Ce3+,Tb3+中Ce3+对Tb3+的能量传递属于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共振能量传递。研究表明,KNaCa2(PO4)2∶Ce3+,Tb3+材料是一种优良的紫外-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高亮度绿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KNaCa2(PO4)2 发射强度 共振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