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与团聚体分选特征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周一杨
王恩姮
陈祥伟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6-179,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225012)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丘陵黑土区水土保持林构建与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GA06B302-3)
-
文摘
以典型黑土耕地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对溅蚀量、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富集率(ER)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与分析,研究了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黑土溅蚀过程中团聚体粒级分布及其分选特征。结果表明:溅蚀盘内不同收集区域(上坡、下坡)溅蚀量及净迁移量均与溅蚀距离呈显著指数递减关系,R^2值达0.8344~0.9911;土壤团聚体富集率的变化幅度范围为0.00~1.79,溅蚀对团聚体产生富集作用与损耗作用的临界粒级为1.0mm溅蚀颗粒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上表现出在水平空间上随距离的增加,小粒级团聚体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2~5mm粒级的团聚体只出现在上坡的0~5cm和下坡的0~10cm范围之内,1~2mm粒级的团聚体在上坡的最大分布距离仅为28cmMWD变化幅度为0.32~O.80mm,并随溅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其中下坡10~17cm范围内的MWD分别与0~10cm和17~40cm范围内MWD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黑土侵蚀发生规律与水土流失治殚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典型黑土
溅蚀
团聚体
分选
空间分布
-
Keywords
typical black soil
splash erosion
aggregate
selectiv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15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植被恢复模式对黑土贮水性能及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2
- 2
-
-
作者
柴亚凡
王恩姮
陈祥伟
王庆彬
周一杨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73,共6页
-
基金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丘陵黑土区水土保持林构建与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GA06B302-3)
-
文摘
采用双环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农场5种主要的人工林植被类型(水曲柳林、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美青杨林和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的贮水性能和渗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种林地土壤1m土层范围内饱和贮水量在5347.01~5762.91t/hm^2之间,水曲柳和落叶松林地最大,其它3种林地间则差异较小;滞留贮水量在543.43~916.13t/hm^2之间,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落叶松林〉水落混交林〉美青杨林〉水曲柳林〉樟子松林;初渗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4~33mm/min,水落混交林最高,依次分别为落叶松林、美青杨林、水曲柳林、樟子松林;稳渗速率在1~8mm/min之间;30min累计人渗量水落混交林和美青杨树林地要远高于其它林地,水曲柳和落叶松林地次之,樟子松林地最小。采用的4种人渗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各种林分土壤的人渗过程,平均相关系数r在0.9272~0.9536之间,而考斯加可夫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更适用于描述本研究区森林植被下的土壤人渗特征。
-
关键词
黑土
植被恢复
土壤贮水能力
土壤人渗模型
-
Keywords
black soi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water storage capacity; soil permeability model
-
分类号
S15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黑土区常见树种水分生理适应性及抗旱特性
被引量:7
- 3
-
-
作者
王庆彬
王恩姮
姜中珠
周一杨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14,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A06B302-3)资助
-
文摘
以黑土区常见的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樟子松(Pinus sylvess-tris)、春榆(Ulmus japonica)、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sis)、钻天柳(Chosenia arbutifolia)、银中杨(Populus alba×Populusberolinensis)、小黑杨(Populus×xiaohei)8个树种的2年生实生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水分饱和亏缺、叶保水能力等水分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8个树种在苗期水分利用效率状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樟子松、长白落叶松、小黑杨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调节能力较强;樟子松的叶水势最低,为-0.47 MPa,叶片的保水能力也最强;水分饱和亏缺最小的是钻天柳,为14.4%,最大的是银中杨,为39.7%。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所选树种进行了综合判定、排序,8个树种苗木水分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银中杨、小黑杨、春榆、水曲柳、钻天柳、长白落叶松、樟子松、云杉。
-
关键词
黑土
水分适应性
水分利用效率
抗旱性
-
Keywords
Black soil
Water adaptability
Water use efficiency
Drought resistance
-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枯落物分解与土壤蓄水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贲越
周一杨
李彧
陈祥伟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1416,1418,共2页
-
文摘
枯落物层分解产生的有机质不仅是森林重要的营养来源,而且对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量都有积极影响。通过分析枯落物层的分解对土壤结构等特性的改变来论述这一观点。
-
关键词
枯落物
有机质
土壤蓄水能力
土壤孔隙度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学籍处理学生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旭艳
张洪军
周一杨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79-180,共2页
-
基金
2012年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机械类受学籍处理学生的成因分析及教育管理探究"(项目编号:2012065)
2012-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106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学籍处理是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出现受学籍处理的学生人数持续增加的现象,本研究以机械专业受学籍处理学生为例,分析大学生受学籍处理的原因,探索受学籍处理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建议学生管理中充分利用各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
-
关键词
学籍处理
成因分析
教育对策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