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 |
吕美生
孔正毅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2
|
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看司空图“思与境偕”的美学韵味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5
|
|
|
3
|
韩愈“文以载道”新探 |
呂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
4
|
中国古代爱情诗歌文化探源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1
|
|
|
5
|
《白鹿原》的性文化意蕴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
6
|
梅尧臣诗歌理论的历史贡献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
7
|
梅尧臣“平淡”诗论再探 |
吕美生
|
《学术界》
|
1987 |
1
|
|
|
8
|
论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
9
|
1%α-萘乙酸对水稻杂交制种的增效作用 |
朱永友
吕美生
|
《上海农业科技》
|
2000 |
0 |
|
|
10
|
论《小沧浪诗话》的理论渊源和价值取向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
11
|
红色美感的性审美文化意蕴──对现代主义服饰文化思潮的反思 |
吕美生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
12
|
姜夔“合肥情事”词两首新探 |
吕美生
|
《江淮论坛》
|
1986 |
0 |
|
|
13
|
作品—作家的“孩子”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
14
|
全国建安文学讨论会在安徽毫县召开 |
吕美生
邢铁华
|
《江淮论坛》
|
1983 |
0 |
|
|
15
|
论桐城派 |
方铭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63 |
3
|
|
|
16
|
如何批判繼承文学理論遺产 |
陆侃如
呂美生
|
《文史哲》
|
1964 |
1
|
|
|
17
|
文艺创作的题材要多样化 |
呂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
18
|
学习魯迅有关自然科学的論述 |
吕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
19
|
評“空白論” |
呂美生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