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检测药用白花泡桐熊果酸及木犀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科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2 位作者 陈功锡 姚福成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通过HPLC法比较湘西宏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中药种子繁殖基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所采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C18(4.6mm×150mm,5μm),测定熊果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85:15:0.5),流速为1.0mL/... 通过HPLC法比较湘西宏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中药种子繁殖基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所采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C18(4.6mm×150mm,5μm),测定熊果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85:15:0.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测定木犀草素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55:44: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50nm。试验表明,熊果酸在1~1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206X-0.4666,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1.47%;木犀草素在0.1~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0201X+0.0020,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1.65%。检测结果表明,宏成公司4号基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基地白花泡桐。试验为白花泡桐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果酸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白花泡桐叶不同月份熊果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石进校 +2 位作者 李科 姚福成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为了比较湘西宏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中药种子繁殖基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索6月到9月间含量的变化,采用Shim—PackC18色谱柱,测定熊果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85:15:0.5),检测波长210nm;测定木犀草索的流动相为甲... 为了比较湘西宏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中药种子繁殖基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索6月到9月间含量的变化,采用Shim—PackC18色谱柱,测定熊果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85:15:0.5),检测波长210nm;测定木犀草索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39:1),检测波长350nm。结果显示,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1-15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3%(RSD=I.10%,n:5);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为0.01—0.09μg(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7%(RSD=2.25%,n=5);研究结论为7月份的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含量最高,为药物原料的采收时间的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果酸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白花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江华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3 位作者 李科 刘祝祥 龚凤娟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药用植物白花泡桐叶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动物病源菌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C51-3和X-73为指示菌种对分离到的7株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采用形态特性观察及ITS-rRNA序列分析对具有抗菌活性菌株JSD-8进行鉴定。抑菌试...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药用植物白花泡桐叶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动物病源菌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C51-3和X-73为指示菌种对分离到的7株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采用形态特性观察及ITS-rRNA序列分析对具有抗菌活性菌株JSD-8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菌株对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C51-3和X-73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通过形态特性观察及ITS-rRNA序列分析,将JSD-8鉴定为串珠状赤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内生真菌 鉴定 IT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hexAB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张宇凤 +1 位作者 龚凤娟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7-601,共5页
为研究荚膜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禽P.multocida C48-3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hexABC的缺失突变株,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荚膜缺陷对细菌毒力的影响。PCR、RT... 为研究荚膜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禽P.multocida C48-3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hexABC的缺失突变株,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荚膜缺陷对细菌毒力的影响。PCR、RT-PCR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253 bp的hexC基因下游序列、798 bp的hexB基因全序列和290 bp的hexA基因上游序列完全被四环素抗性基因替代,表明构建了基因敲除突变株C48-3ΔhexABC。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突变株荚膜合成能力缺失,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基本丧失。本研究获得的无荚膜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禽P.multocida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hexABC 基因敲除 荚膜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受体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韦东 +1 位作者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肖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4,21,共7页
目的鉴定鸡胚成纤维(CEF)细胞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OmpH)受体。方法用膜蛋白提取试剂盒制备CEF细胞的膜蛋白,通过SDS-PAGE和配体印迹检测CEF细胞膜蛋白中的OmpH受体,采用MALDI-TOF质谱技术鉴定蛋白种类,并用配体印迹、ELISA和... 目的鉴定鸡胚成纤维(CEF)细胞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OmpH)受体。方法用膜蛋白提取试剂盒制备CEF细胞的膜蛋白,通过SDS-PAGE和配体印迹检测CEF细胞膜蛋白中的OmpH受体,采用MALDI-TOF质谱技术鉴定蛋白种类,并用配体印迹、ELISA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mpH受体在不同宿主食管黏膜细胞表面的分布情况。结果在转印CEF细胞膜蛋白的NC膜上有一条明显的疑似受体条带,分子量约为49kDa。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该受体蛋白是ATP合成酶β亚基。在转印鸡和兔食管黏膜细胞膜蛋白的NC膜上检测到能够与OmpH结合的蛋白条带,但在牛和猪食管黏膜细胞膜蛋白中未见任何印迹条带,而OmpH与鸡和兔食管黏膜细胞膜蛋白的结合力高于猪和牛食管黏膜细胞膜蛋白。结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受体可能是CEF细胞膜表面的ATP合成酶β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H 受体 ATP合成酶β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白花泡桐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6
作者 李科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2 位作者 罗江华 姚福成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开发新的抑菌活性物质,以湘西药用白花泡桐叶片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药用白花泡桐叶片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检测内生细菌发酵液对2株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活... 为开发新的抑菌活性物质,以湘西药用白花泡桐叶片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药用白花泡桐叶片中分离内生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检测内生细菌发酵液对2株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白花泡桐叶片中筛选出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烟草拟黑根霉菌(Thielaciopsis basicola)生长有抑菌作用的5株内生细菌,其中,JDB-1菌株抑菌活性最强,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特征基本一致,而其16S rRNA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枯草芽孢杆菌同属一个类群,序列同源性达99%,即JDB-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斯坎达尔.马合 +4 位作者 张琳马志诚 阿布力米提.沙 热比亚.沙 刘宗元 王德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33-234,共2页
奶牛酮病的临床报告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斯坎达尔·马合木提,张琳马志诚,阿布力米提·沙吾提,热比亚·沙吾提(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学院,乌鲁木齐,830052)刘宗元,王德萍(乌鲁木齐市三坪奶牛场)酮病是高... 奶牛酮病的临床报告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斯坎达尔·马合木提,张琳马志诚,阿布力米提·沙吾提,热比亚·沙吾提(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学院,乌鲁木齐,830052)刘宗元,王德萍(乌鲁木齐市三坪奶牛场)酮病是高产奶牛的一种主要营养代谢性疾病,在生产中,隐性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乳牛 酮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斑丹毒丝菌SpaA蛋白保护区域的免疫学检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丹丹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1 位作者 杨振龙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11,共7页
为了确定菌体表面保护性抗原A(SpaA)的免疫保护区域,通过PCR从红斑丹毒丝菌C43065株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编码成熟SpaA及其N端342个氨基酸序列(SpaA-N)和C端160个氨基酸序列(SpaAC)的基因片段,将它们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化... 为了确定菌体表面保护性抗原A(SpaA)的免疫保护区域,通过PCR从红斑丹毒丝菌C43065株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编码成熟SpaA及其N端342个氨基酸序列(SpaA-N)和C端160个氨基酸序列(SpaAC)的基因片段,将它们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IPTG诱导,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并检测它们对小鼠的保护作用。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SpaA、SpaA-N和SpaA-C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在大肠埃希菌BL21细胞质中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保护试验结果表明重组SpaA、SpaA-N和NaOH提取抗原完全保护小鼠受强毒株C43065的致死性感染,但重组SpaA-C没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SpaA-N可以作为预防猪丹毒的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 SpaA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绞股蓝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促生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缇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1 位作者 龚凤娟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30,共8页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菌作用,其中菌株JDG-14能抑制大肠埃希菌、藤黄八叠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生长。促生试验表明,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伸长,其中菌株JDG-14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长和根鲜重分别增长了26%和2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JDG-6、JDG-7、JDG-16和JDG-23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菌株JDG-14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而菌株JDG-32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抑菌活性的促生菌,具有农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内生细菌 ACC脱氨酶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白花牛犊爆发性地方性肺炎的诊治
10
作者 斯坎达尔.马合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5 位作者 热比亚.沙 马志诚 阿布米提.沙 张琳 刘宗元 王德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3-94,共2页
1995年1月乌鲁木齐三坪在场奶牛场爆发了犊牛地方性肺炎,病犊中出现了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和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病率35%,死亡率39.2%,发病的28头犊牛在1周内死亡11头。经现场检查;病史调查,观... 1995年1月乌鲁木齐三坪在场奶牛场爆发了犊牛地方性肺炎,病犊中出现了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和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病率35%,死亡率39.2%,发病的28头犊牛在1周内死亡11头。经现场检查;病史调查,观察临床症状,病理组织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爆发性地方性肺炎。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抗菌素治疗,服用口服补液盐(ORS),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控制了病情,其余的病犊全部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爆发性地方性 肺炎 牛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