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刈割对糜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子威 张东杰 吾买尔夏提·塔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探明刈割对糜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苗期和拔节期刈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和位置刈割,糜子的根干重、秆干重、穗干重、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叶长、叶宽、主穗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分蘖数均出现不同程... 为了探明刈割对糜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苗期和拔节期刈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和位置刈割,糜子的根干重、秆干重、穗干重、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叶长、叶宽、主穗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分蘖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植株6叶1心时余下基2叶刈割,糜子生长至成熟期获得的生物量最大,为本次试验中的最佳刈割时期和位置。表明在恰当的时期和位置进行刈割处理可以刺激植物体的冗余和补偿效应,达到增加糜子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刈割时期 刈割位置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扁桃果实与种子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吾买尔夏提·塔汉 热依拉·艾司开尔 罗淑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揭示野扁桃不同居群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为野扁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居群生物学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野扁桃4个自然居群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在调查的11个表型性状中,不同性状在... 【目的】揭示野扁桃不同居群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为野扁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居群生物学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野扁桃4个自然居群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在调查的11个表型性状中,不同性状在居群间变异系数从0.245(种子质量,SW)到0.078(果核长度,FL),果核长度(FL)最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居群间果核宽、果核与种子长宽比等(FB、FL/FD、SL/SD、SW/FW)差异显著,果核与种子质量等(FT、FW、SD、ST、SW)5项的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显示,4个居群可划分为2类,在巩留和塔城居群间(TX与TW)已发生较大变异。【结论】野扁桃果实和种子形态具有丰富的变异,在其优良种源的选育中应重视环境造成的差异以便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扁桃 果实 种子 形态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糜子种质资源性状研究
3
作者 张喆钧 吾买尔夏提·塔汉 +1 位作者 张东杰 胡佳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1期76-81,共6页
通过对10份新疆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综合筛选,参试各材料性状间普遍存在显著性差异和相关性。在同样的种植栽培条件下,根据生育期变幅55~83 d,将XY、HBH分为超早熟材料,HP、H33、HK、HC分为早熟材料... 通过对10份新疆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综合筛选,参试各材料性状间普遍存在显著性差异和相关性。在同样的种植栽培条件下,根据生育期变幅55~83 d,将XY、HBH分为超早熟材料,HP、H33、HK、HC分为早熟材料,TL、BRG分为中熟材料,TLD、WS为晚熟材料。在籽粒产量方面变幅为1905.95~4237.12 kg/hm^(2),H33产量最高。各种质间的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变异程度通过变异系数及多样性指数来表达,各种质之间的变异幅度在7.92%~43.71%,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22~2.57,均值为2.33。系统聚类分析,将10份材料分为籽粒高产材料、饲料高产材料、早熟材料3类。隶属函数分析对各材料综合得分D值进行排序,对选用材料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变异系数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