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地温场对奥陶系超深层油气的影响——以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鲜 李丹 +1 位作者 朱秀香 王建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走滑断裂带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资源类型、油气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油气分布规律主控因素不清制约了资源类型与勘探序列评价。为研究温度场对深层油气的影响,开展了顺北5号断裂带现今实测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关键成藏...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走滑断裂带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资源类型、油气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油气分布规律主控因素不清制约了资源类型与勘探序列评价。为研究温度场对深层油气的影响,开展了顺北5号断裂带现今实测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关键成藏期热史恢复、烃源岩热演化与奥陶系油气性质和油气成熟度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顺北地区现今地温场纵向上呈现由浅层向深层地温梯度逐渐降低的特征,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现今地温和关键成藏期古地温均呈现由北往南逐渐升高的特征。在超深层低地温梯度背景下,顺北奥陶系超深层油藏温度未达到原油大量裂解温度窗,为液态石油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关键成藏期——海西晚期,本地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由北往南热演化程度逐渐增加,在高压抑制生烃演化作用下,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和中段以生油阶段为主,南段开始以生凝析油气阶段为主,演化产物与现今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藏类型、原油密度、天然气干燥系数、生产气油比、油气热演化程度平面分布特征具有较好一致性,指示地温场控制下的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是资源类型和油气性质差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热演化程度 烃源岩 地温场 顺北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白垩系原油成因类型与来源 被引量:8
2
作者 吴鲜 曹自成 +1 位作者 路清华 洪才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5-262,共8页
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含油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顺北地区在白垩系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测试获得少量原油。为研究顺北地区白垩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油气来源,系统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油—油、油—源对比研究。顺北地区白垩... 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含油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顺北地区在白垩系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测试获得少量原油。为研究顺北地区白垩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油气来源,系统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油—油、油—源对比研究。顺北地区白垩系原油饱和烃色谱为单峰前峰型,正构烷烃系列保存完整,谱图基线平稳,未见明显的"鼓包",原油Pr/Ph分布在1.65~1.71,C21TT/C23TT>1,生标图谱中藿烷系列化合物占明显优势,∑三环萜烷/∑藿烷<1,检测到丰度较高的伽马蜡烷和三芳甾烷化合物,指示为保存条件良好的陆相成因类型原油;顺北白垩系原油与北部库车坳陷周缘的英买、大宛齐、大涝坝白垩系原油、库车河三叠系黄山街组泥质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源性,指示油源来自库车坳陷三叠系黄山街组泥质烃源岩;白垩系原油热演化程度从大宛齐到英买再到顺北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推测顺北白垩系原油可能来源于库车坳陷三叠系烃源岩,生成的早期陆相油气沿白垩系优质砂体、T40不整合面、断裂由北向南远距离侧向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原油 油源 成藏模式 白垩系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吴鲜 廖冲 +1 位作者 叶玉娟 窦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78-81,共4页
水文地质条件作为煤层气保存及形成超压煤储层主要因素之一,它对煤层气赋存、运移和生产都会产生影响与控制作用,对煤层气的高产富集和开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煤层气富集成藏过程主控因素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沁水盆地、鄂尔多... 水文地质条件作为煤层气保存及形成超压煤储层主要因素之一,它对煤层气赋存、运移和生产都会产生影响与控制作用,对煤层气的高产富集和开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煤层气富集成藏过程主控因素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一些国内煤层气区块,研究水文地质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水动力条件 矿化度 煤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1号和5号断裂带奥陶系油气藏特征 被引量:49
4
作者 曹自成 路清华 +3 位作者 顾忆 吴鲜 尤东华 朱秀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5-984,共10页
综合运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顺北油气田1号和5号主干断裂带奥陶系油气藏进行研究,并结合油气物理性质和烃类相态特征等数据资料来开展不同断裂带上油气藏特征精细对比,从而探讨不同断裂带油气藏特征差异成因。结果表明,两条不同断... 综合运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顺北油气田1号和5号主干断裂带奥陶系油气藏进行研究,并结合油气物理性质和烃类相态特征等数据资料来开展不同断裂带上油气藏特征精细对比,从而探讨不同断裂带油气藏特征差异成因。结果表明,两条不同断裂带油气藏的油气源特征相似,均来自于还原性较强的腐泥型生烃母质,且均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但顺北1号断裂带为未饱和挥发油藏,顺北5号断裂带为未饱和轻质油藏,1号断裂带油气成熟度明显高于5号断裂带。两条断裂带油气藏特征出现差异主要与顺北地区不同的油气充注过程和后期改造作用有关:顺北地区可能存在3期油气充注,5号断裂带油气藏为前两期油气的混合充注,最早一期油气遭到破坏,以第二期油气充注为主,而1号断裂带油气藏以最晚的第三期油气充注为主;两条断裂带油气藏均未经历明显的热裂解作用,但是1号断裂带原油经历轻微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改造作用(TSR),而5号断裂带早期充注原油经历过生物降解作用(BSR)。不同的油气充注过程是导致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油气藏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后生改造作用 1号断裂带 5号断裂带 油气藏特征 奥陶系 顺北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不同层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罗明霞 夏永涛 +1 位作者 邵小明 吴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9-854,共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在奥陶系、志留系和白垩系多个层系都可见挥发油—轻质油或油砂。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不同层系的原油(油砂)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成因总体上可以划分为2类:(1)奥陶系和志留系:姥植比较低(Pr/Ph<1),原油族...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在奥陶系、志留系和白垩系多个层系都可见挥发油—轻质油或油砂。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不同层系的原油(油砂)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成因总体上可以划分为2类:(1)奥陶系和志留系:姥植比较低(Pr/Ph<1),原油族组分及正构烷烃单体烃类的碳同位素偏轻,三环萜烷C21TT/C23 TT比值小于1.0,三芴含量中硫芴占绝对优势,均表现为海相腐泥型原油,但两者成熟度略有差异,志留系为成熟油,奥陶系为高熟油;(2)白垩系:姥植比较高(Pr/Ph>1.6),原油碳同位素相对较重,C21TT/C23TT比值大于1.0,C24四环萜烷及C30重排藿烷相对丰度高,表现为陆相原油特征。综合分析,志留系及奥陶系原油来自寒武系烃源岩,为同源不同期的油藏,而白垩系原油可能来自北部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成熟度 白垩系 志留系 奥陶系 顺北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超深层原油裂解动力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慧莉 马安来 +5 位作者 蔡勋育 林会喜 李建交 刘金钟 朱秀香 吴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825,共8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向深层的拓展,超深层油藏赋存温度上限是有机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关注的科学问题。使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顺北7井奥陶系超深层原油开展了50 MPa、90 MPa两种压力和2℃/h、20℃/h两... 随着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向深层的拓展,超深层油藏赋存温度上限是有机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关注的科学问题。使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顺北7井奥陶系超深层原油开展了50 MPa、90 MPa两种压力和2℃/h、20℃/h两种升温速率的热模拟实验;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应用Kinetics软件进行化学动力学计算,对比不同温压条件下原油热裂解进程,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同一原油具有基本相似的裂解过程和基本一致的终点温度裂解总生气量。在原油裂解中,早期有重烃气的生成,晚期重烃气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升温速率对原油裂解进程影响显著,较高的升温速率下,原油裂解进程向高温推移,并且具有较高的油相保存温度上限。压力对原油裂解的影响较小。同一升温速率条件下,裂解早期压力对原油热裂解稍有“抑制”作用,而裂解晚期,压力则稍有“促进”作用。原油在不同温压条件下裂解过程的差异,可以用裂解活化能分布的差异进行解释。顺北7井原油在两种压力条件下均具有相对集中的活化能分布,表明原油发生裂解转化过程的“温度窗”相对较窄。顺北一区油相保持的温度上限高于180℃,在埋深9000 m的深部仍可保持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热裂解 动力学模拟 油气藏相态 奥陶系 超深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超深层油藏保存及影响因素: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强路 席斌斌 +4 位作者 韩俊 许锦 吴鲜 朱秀香 马中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33,共13页
超深层领域油气相态和成藏模式是勘探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包裹体岩相学、油气充注古温压恢复、流体成分、拉曼光谱等系统分析,结合油气藏地质条件,探讨顺托果... 超深层领域油气相态和成藏模式是勘探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包裹体岩相学、油气充注古温压恢复、流体成分、拉曼光谱等系统分析,结合油气藏地质条件,探讨顺托果勒地区超深层油藏的保存途径和影响因素。奥陶系储层发育含固体沥青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干气包裹体3种类型,其中跃进—顺北地区发育含固体沥青烃包裹体和气液烃包裹体,顺南地区发育含固体沥青烃包裹体和干气包裹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研究表明,顺托果勒地区至少经历两期油气充注,早期充注的原油在藏内热演化成轻质油和晚期轻质油的充注这两种途径共同决定了顺北地区超深层油藏的保存,该区经历的最高古地温(大于150℃)持续时间较短是控制油藏保存的主要因素,油藏介质环境对原油的热演化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也利于液态烃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托果勒 超深层 原油保存 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盐下白云岩中油气来源 被引量:3
8
作者 曹自成 朱秀香 +4 位作者 吴鲜 徐勤琪 路清华 李建交 蒋海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8-654,共7页
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不发育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但该区MB1井在下寒武统见较好油气显示。为了明确MB1井的油源、评价巴楚隆起的勘探潜力,对MB1井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油气显示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油... 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不发育下寒武统主力烃源岩,但该区MB1井在下寒武统见较好油气显示。为了明确MB1井的油源、评价巴楚隆起的勘探潜力,对MB1井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油气显示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开展了油—油、油—源对比等研究,揭示了油气物质的成因特征与来源。结果表明,抽提物具有典型的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即饱和烃色谱图为单峰前峰型,正构烷烃系列保存完整,谱图基线平整、未见明显的“鼓包”,Pr/Ph比值为0.89,三环萜烷系列的相对丰度高于藿烷系列,C_(27)-C_(28)-C_(29)ααα20R规则甾烷具有明显的“V”字型分布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值为-30.8‰,三芴系列化合物表现为明显的硫芴优势,指示其来源于强还原沉积环境的腐泥型生烃母质,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MB1井下寒武统油显示与玉北1条带奥陶系原油同源,均来自于下寒武统烃源岩,推测巴楚隆起MB1井下寒武统油气来自周边下寒武统烃源岩或古油藏,从而提升了该区寒武系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显示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寒武系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SHB1-X-3井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许锦 吴鲜 +3 位作者 朱秀香 陈强路 尤东华 席斌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顺北1号断裂带SHB1-X-3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7265~7275 m泥晶灰岩钻遇三段缝洞充填沥青,累计厚度约3.25 m。为厘清该区的油气演化特征,对该储层固体沥青及其抽提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以及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显微镜...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顺北1号断裂带SHB1-X-3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7265~7275 m泥晶灰岩钻遇三段缝洞充填沥青,累计厚度约3.25 m。为厘清该区的油气演化特征,对该储层固体沥青及其抽提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以及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显微镜下观察到泥晶灰岩的基质矿物以及泥质条带呈现出明显的荧光特征,并且在切割泥晶灰岩的方解石脉和石英脉中发育气液烃包裹体,上述产状关系说明至少存在早晚两期油气充注,其中沥青和气液烃包裹体分别为早、晚两期油气充注的产物。对含沥青灰岩的抽提物和顺北1号断裂带上原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对比分析认为,沥青和原油的生源条件相似,均来自还原环境下、以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要成烃母质的海相泥质烃源岩,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有较强亲缘关系。原油裂解气在现今油气藏中占比低,推测早期充注的原油规模小,裂解生成气对现今油藏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期次 油源对比 储层沥青 一间房组 奥陶系 顺北1号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空间中单调型集值映象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石生 吴鲜 +1 位作者 汪达成 曹石遗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5-199,共5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广义单调型集值映象的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问题,结果包含文献[1,8,9]中的相应结果为特例.
关键词 变分不等式 H-空间 单调型集值映象 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型截口定理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石生 吴鲜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本文给出一个新型的KKM定理,并用它得到拓扑型截口定理,在第四节至第五节应用此截口定理给出了Browder-Hartman-Stampacchia变分不等式 ̄[3].隐变分不等式 ̄[8],抽象形式变分不等式 ̄[19]... 本文给出一个新型的KKM定理,并用它得到拓扑型截口定理,在第四节至第五节应用此截口定理给出了Browder-Hartman-Stampacchia变分不等式 ̄[3].隐变分不等式 ̄[8],抽象形式变分不等式 ̄[19]的解的存在性定理,和一个集值映射的不动点定理。其结果不仅包含TBrowder[3]中的主要结果为特例,而且,改进和发展了引文[1~19]中的相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口定理 KKM定理 拓扑型截口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跃参地区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小明 罗明霞 +1 位作者 刘存革 吴鲜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7期153-157,共5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跃参地区奥陶系原油具有低粘度、低含硫、低凝固点、高含蜡特征,族组分中总烃含量、饱芳比均较大,非烃+沥青含较低;原油碳同位素较轻,各族组分均小于-28‰。轻烃以正构烷烃占优势,C7轻烃中正庚烷含量较高,原没最大... 塔里木盆地北部跃参地区奥陶系原油具有低粘度、低含硫、低凝固点、高含蜡特征,族组分中总烃含量、饱芳比均较大,非烃+沥青含较低;原油碳同位素较轻,各族组分均小于-28‰。轻烃以正构烷烃占优势,C7轻烃中正庚烷含量较高,原没最大生成温度为118.94~123.46℃。正构烷烃为单峰-前峰型分布,正构烷烃保存较完整,CPI值为0.98~1.11,Pr/Ph值为0.93~1.12,C27~C29规则甾烷呈“V”字形态分布,C29甾烷含量高于C27甾烷,C28甾烷相对含量小于20%。三环萜烷系列具有较高含量,C23三环萜烷呈主峰态,C21/C23三环萜烷值为0.52~0.59,三环萜烷/藿烷值为2.21~7.82。原油具有硫芴优势,硫芴相对含量65.88~85.88%,根据地化参数估算出R0为,综合分析为高成熟油。跃参与哈拉哈塘、英买力及塔河地区奥陶系原油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亲源性;生标参数与星火1井寒武系烃源岩相似,分析认为原油主要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奥陶系 烃源岩 跃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空间中的非紧极大极小定理
13
作者 张石生 曹石遗 吴鲜 《应用数学》 CSCD 1997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得到了区间空间中两类非紧极大极小定理.其结果不仅包含了引文[1-10]中的相应结果为特例,而且发展和改进了[6]中的相应结果.
关键词 区间空间 W-凸集 极大极小定理 拓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区间空间中的新型KKM定理及应用
14
作者 张石生 赵烈济 吴鲜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951-960,共10页
本文建立了概率区间空间的概念,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了一个新型的KKM定理.作为应用我们得到了概率区间空间中的一个新的极大极小定理和截口定理,匹配定理及一些重合点定理.所得结果均是全新的,它们不仅包含了VomNeumann... 本文建立了概率区间空间的概念,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了一个新型的KKM定理.作为应用我们得到了概率区间空间中的一个新的极大极小定理和截口定理,匹配定理及一些重合点定理.所得结果均是全新的,它们不仅包含了VomNeumann[7]中的主要结果,而且将[1][3~4][6],[8]中的相应结果推广到概率区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区间空间 重合点 KKM定量 极大极小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裂缝与孔洞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5
作者 邵晓州 秦启荣 +3 位作者 苏培东 范晓丽 吴鲜 余川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四川阆中—南部地区裂缝类型主要有成岩缝与构造缝,其低角度斜交缝和水平缝两种结构缝发育最好。千一段溶蚀孔洞一般以圆、椭圆形为主,洞径为2~10mm。大安寨段溶蚀孔洞较发育,孔径主要为0~1mm,溶蚀孔洞大部分被方解石充填。裂缝是形成... 四川阆中—南部地区裂缝类型主要有成岩缝与构造缝,其低角度斜交缝和水平缝两种结构缝发育最好。千一段溶蚀孔洞一般以圆、椭圆形为主,洞径为2~10mm。大安寨段溶蚀孔洞较发育,孔径主要为0~1mm,溶蚀孔洞大部分被方解石充填。裂缝是形成次生孔洞的重要因素,溶蚀孔洞与成岩期裂缝关系不甚密切,溶蚀孔洞沿构造裂缝发育现象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溶蚀 孔洞 阆中 川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临界点的注”一文的一点改进
16
作者 赵富坤 吴鲜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7-19,共3页
本文在没有 (PS) c条件的前提下 ,证明了文献 [2 ]中的两个结果仍然成立 .从而改进了 [2 ]中相应的结果 .
关键词 山路引理 (PS)c条件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及邻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183
17
作者 邓尚 李慧莉 +2 位作者 张仲培 吴鲜 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8-888,共11页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托普39断裂体系与顺北1、顺北5断裂带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构造演化方面存在根本差异。NNE向托普39断裂带早期在共轭走滑状态下左行活动,晚期受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的控制,反转为右行走滑,而同体系中的NNW向次级断裂晚期几乎未活动。顺北5断裂(NNW-NS向)带先于NE向顺北1断裂形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不同的应力环境和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托普39断裂带主活动期为喜马拉雅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且叠接拉分段是更有利的富集部位。此外,基于对顺北1断裂带上多口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表明,油气在相对活动强的雁列正断层所对应的下伏走滑平移段和叠接拉分段富集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分段性 雁列正断层 断裂活动 油气富集 走滑断裂带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斌 赵永强 +5 位作者 何生 郭小文 曹自成 邓尚 吴鲜 杨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5-974,共10页
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北走滑断裂对断溶体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奥陶系储层方解石脉的期次进行识别和划分,通过流体包裹体技术厘定油气成藏期,结合断裂活动性分析揭示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期的控制作用。研究... 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北走滑断裂对断溶体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奥陶系储层方解石脉的期次进行识别和划分,通过流体包裹体技术厘定油气成藏期,结合断裂活动性分析揭示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期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顺北5号断裂带北段奥陶系储层中发育3期方解石脉体,其中第2期方解石脉形成于志留纪末期。储层中沥青和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揭示研究区存在两期油充注。第1期油充注发生于第2期方解石形成之前,推测是加里东晚期,后在海西早期遭到破坏。第2期充注时间为海西晚期—印支期,距今约260~230 Ma,为奥陶系断溶体油藏的主成藏期。顺北5号断裂带活动性研究结果,指示油气充注和破坏时间与顺北5号断裂活动时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顺北地区走滑断裂活动史是控制油气成藏时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期 断溶体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分层分段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平 能源 +3 位作者 吴鲜 黄诚 王来源 郭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断溶体油气藏主要沿走滑断裂带分布,远离断裂带地区油气勘探效果差,即走滑断裂带的活动规模控制了油气藏的规模。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超大型走滑断裂带,具有埋藏深,内部结构复杂,分层分段性极强的特点。通过高品质三维...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断溶体油气藏主要沿走滑断裂带分布,远离断裂带地区油气勘探效果差,即走滑断裂带的活动规模控制了油气藏的规模。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超大型走滑断裂带,具有埋藏深,内部结构复杂,分层分段性极强的特点。通过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对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进行系统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提出以下认识: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具有极强的分层性,可划分为5个构造层;该断裂带分段活动特征明显,南段和北段具不同的运动学特征,南段经历了5期演化,北段经历了4期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 超深层 断溶体油气藏 构造层 分段活动 多层结构 多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三上盐间段湖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鲜 窦莲 +2 位作者 龙胜祥 武晓玲 秦启荣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152,共5页
东濮凹陷沙三上盐间段发育1套暗色湖相泥页岩,在近年已获得低产页岩油气。为研究湖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岩心观察、地质实验与测井、录井、钻井资料相结合,对泥页岩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吸附气含量、储集性、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 东濮凹陷沙三上盐间段发育1套暗色湖相泥页岩,在近年已获得低产页岩油气。为研究湖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岩心观察、地质实验与测井、录井、钻井资料相结合,对泥页岩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吸附气含量、储集性、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沙三上盐间泥页岩分布广、厚度大、埋深适宜、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宜、物性差、脆性矿物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微孔隙发育程度高、吸附气含量较高,保存条件优越,生、储、盖组合良好,具有很好的页岩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湖相泥页岩 成藏条件 储集性 有机质丰度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