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唑来膦酸钠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风晴
叶健
吴连国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0期936-939,共4页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唑来磷酸钠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唑来磷酸钠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及唑来磷酸钠组行右侧股骨植入聚乙烯颗粒和钛棒制备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术后唑来膦酸钠组每周皮下注射唑来磷酸钠0.1 mg/kg,连续用药8周后取血、处死并采集右侧股骨标本。测定各组股骨骨密度(BMD)、IL-1β、IL-6、TNF-α及血清TRAP5b、CTX-Ⅰ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唑来膦酸钠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增高,IL-1β、IL-6、TNF-α含量均下降;唑来膦酸钠组大鼠血清TRACP5b、CTX-Ⅰ水平降低。结论:唑来膦酸钠组能够有效抑制聚乙烯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及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实现,为临床防治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唑来膦酸钠
聚乙烯颗粒
破骨细胞
骨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直性脊柱炎一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任伟凡
胡劲涛
+6 位作者
高炀
杜伟斌
章何陋
吴奕江
吴风晴
柴乐
全仁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72-676,共5页
目的:对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该家系的易感基因,为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组AS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48岁和18岁,病程分别为23年和4年。提取相关...
目的:对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该家系的易感基因,为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组AS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48岁和18岁,病程分别为23年和4年。提取相关家系成员外周血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测序结果与人类数据库比对,过滤掉同义突变及高频突变,整合家系成员单核苷酸非同义突变,寻找致病基因。结果:家系成员共得原始数据80 G,数据具有较高质量值,通过对家系患者与正常人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同时经过多个生物数据库数据过滤,发现JAK2基因12号外显子上存在的杂合突变c.1709A>G(p.Tyr570Cys)为该家系的可能致病基因突变。另外,该家系MUC3A基因c.1151T>C突变可能是该家系患病成员肠道症状的原因之一。结论:运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寻找AS易感基因是可行的,JAK2基因c.1709A>G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AS的致病突变及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制性
全外显子组测序
病史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cro-CT评价唑来膦酸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模型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连国
吴风晴
陈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的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重250~300 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10只。通过往大鼠右侧股骨置入钛钉和聚乙烯颗粒进行造模,术后...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的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重250~300 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10只。通过往大鼠右侧股骨置入钛钉和聚乙烯颗粒进行造模,术后3 d假手术组、模型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2 ml/kg,唑来膦酸组皮下注射唑来磷酸0.1 mg/kg,每周1次,共8周。8周后取各组大鼠右侧股骨标本采用Micro-CT对大鼠股骨松质骨微结构进行扫描,应用三维重建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图像及BMD、BV/TV、Tb.N、Tb.Th、SMI、BS/BV、Tb.Sp、Tb.Pf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Micro-CT三维成像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骨微结构破坏严重,骨小梁稀疏变细,连续性降低;唑来膦酸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微结构又出现明显改善。对大鼠股骨微结构的Micro-CT参数进行分析,模型组大鼠股骨BMD(0.081±0.020)明显低于假手术组(0.160±0.018)及唑来膦酸组(0.125±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BV/TV(10.563±1.070)低于假手术组(27.935±1.834)及唑来膦酸组(14.559±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Tb.N(1.005±0.165)低于假手术组(2.058±0.108)及唑来膦酸组(1.515±0.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Tb.Th(0.075±0.016)明显低于假手术组(0.158±0.016)及唑来膦酸组(0.124±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模型组大鼠股骨SMI(1.817±0.127)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04±0.120)及唑来膦酸组(1.547±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BS/BV(35.784±1.65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1.506±2.771)及唑来膦酸组(30.399±2.730);模型组大鼠股骨Tb.Sp(0.735±0.107)高于假手术组(0.423±0.057)及唑来膦酸组(0.577±0.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Tb.Pf(9.088±1.28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447±0.703)及唑来膦酸组(5.862±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可以通过改变大鼠骨微结构达到抑制磨损颗粒诱发的骨溶解的作用,为使用唑类酸作为一种治疗性干预手段来防止假骨溶解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假体
骨质溶解
模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唑来膦酸钠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风晴
叶健
吴连国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0期936-939,共4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133322120004)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KYA14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Y12H27013)~~
文摘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唑来磷酸钠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及唑来磷酸钠组行右侧股骨植入聚乙烯颗粒和钛棒制备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术后唑来膦酸钠组每周皮下注射唑来磷酸钠0.1 mg/kg,连续用药8周后取血、处死并采集右侧股骨标本。测定各组股骨骨密度(BMD)、IL-1β、IL-6、TNF-α及血清TRAP5b、CTX-Ⅰ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唑来膦酸钠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增高,IL-1β、IL-6、TNF-α含量均下降;唑来膦酸钠组大鼠血清TRACP5b、CTX-Ⅰ水平降低。结论:唑来膦酸钠组能够有效抑制聚乙烯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及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实现,为临床防治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鼠
唑来膦酸钠
聚乙烯颗粒
破骨细胞
骨溶解
Keywords
Rat
Zoledronate sodium
Polyethylene particle
Osteoclast
Osteolysis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直性脊柱炎一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任伟凡
胡劲涛
高炀
杜伟斌
章何陋
吴奕江
吴风晴
柴乐
全仁夫
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72-676,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C03031)。
文摘
目的:对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该家系的易感基因,为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组AS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48岁和18岁,病程分别为23年和4年。提取相关家系成员外周血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测序结果与人类数据库比对,过滤掉同义突变及高频突变,整合家系成员单核苷酸非同义突变,寻找致病基因。结果:家系成员共得原始数据80 G,数据具有较高质量值,通过对家系患者与正常人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同时经过多个生物数据库数据过滤,发现JAK2基因12号外显子上存在的杂合突变c.1709A>G(p.Tyr570Cys)为该家系的可能致病基因突变。另外,该家系MUC3A基因c.1151T>C突变可能是该家系患病成员肠道症状的原因之一。结论:运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寻找AS易感基因是可行的,JAK2基因c.1709A>G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AS的致病突变及位点。
关键词
脊柱炎
强制性
全外显子组测序
病史采集
Keywords
Spondylitis,ankylosing
Whole exome sequencing
Medical history taking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cro-CT评价唑来膦酸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模型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连国
吴风晴
陈华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133322120004)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编号:2016C33128)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KYA143)~~
文摘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的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重250~300 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唑来膦酸组,每组10只。通过往大鼠右侧股骨置入钛钉和聚乙烯颗粒进行造模,术后3 d假手术组、模型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2 ml/kg,唑来膦酸组皮下注射唑来磷酸0.1 mg/kg,每周1次,共8周。8周后取各组大鼠右侧股骨标本采用Micro-CT对大鼠股骨松质骨微结构进行扫描,应用三维重建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图像及BMD、BV/TV、Tb.N、Tb.Th、SMI、BS/BV、Tb.Sp、Tb.Pf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Micro-CT三维成像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骨微结构破坏严重,骨小梁稀疏变细,连续性降低;唑来膦酸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微结构又出现明显改善。对大鼠股骨微结构的Micro-CT参数进行分析,模型组大鼠股骨BMD(0.081±0.020)明显低于假手术组(0.160±0.018)及唑来膦酸组(0.125±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BV/TV(10.563±1.070)低于假手术组(27.935±1.834)及唑来膦酸组(14.559±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Tb.N(1.005±0.165)低于假手术组(2.058±0.108)及唑来膦酸组(1.515±0.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Tb.Th(0.075±0.016)明显低于假手术组(0.158±0.016)及唑来膦酸组(0.124±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模型组大鼠股骨SMI(1.817±0.127)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04±0.120)及唑来膦酸组(1.547±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BS/BV(35.784±1.650)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1.506±2.771)及唑来膦酸组(30.399±2.730);模型组大鼠股骨Tb.Sp(0.735±0.107)高于假手术组(0.423±0.057)及唑来膦酸组(0.577±0.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股骨Tb.Pf(9.088±1.28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447±0.703)及唑来膦酸组(5.862±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可以通过改变大鼠骨微结构达到抑制磨损颗粒诱发的骨溶解的作用,为使用唑类酸作为一种治疗性干预手段来防止假骨溶解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物假体
骨质溶解
模型
生物学
Keywords
Bioprosthesis
Osteolysis
Models,biological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唑来膦酸钠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吴风晴
叶健
吴连国
《中国骨伤》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强直性脊柱炎一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任伟凡
胡劲涛
高炀
杜伟斌
章何陋
吴奕江
吴风晴
柴乐
全仁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icro-CT评价唑来膦酸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模型的抑制作用
吴连国
吴风晴
陈华
《中国骨伤》
CAS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