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吴静冰
柳艳芳
+2 位作者
林瑛
周巧芳
李芸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压力、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2组的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及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治疗环境、自我感受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与对照组的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对比,观察组更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ICU的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均更短(P均<0.05)。2.27%与18.18%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经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95.45%与75.00%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ICU环境压力,缩短其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机械通气治疗
风险管理
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重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枸缘酸钠与肝素的抗凝效果比较
2
作者
吴静冰
吴云昂
周小清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采用连续性血液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全部患者采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枸橼酸纳组和肝素抗凝组,两组均...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采用连续性血液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全部患者采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枸橼酸纳组和肝素抗凝组,两组均为40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常规水平。结果:肝素的用量与APACHEⅡ评分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分数越高药物用量越低,30~39分与40~49分患者用量与0~19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枸缘酸钠用量与APACHEⅡ评分无关联(P>0.05)。枸缘酸钠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抗凝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枸缘酸钠组治疗前后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抗凝组治疗后pH值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压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危重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肝素和枸橼酸纳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枸橼酸对存在出血风险危重患者应用效果更佳,肝素抗凝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能够满足治疗要求,临床需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枸橼酸钠
肝素
抗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
4
3
作者
郭仙斌
石岚
+3 位作者
何进椅
吴静冰
金爽
李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方法 :拟定效能评估指标,运用Delphi法对来自不同领域的30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结果: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由3个维度、10个评估指标、24条评估条目组成...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方法 :拟定效能评估指标,运用Delphi法对来自不同领域的30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结果: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由3个维度、10个评估指标、24条评估条目组成的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评估指标的一致程度均较高,可见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该指标的建立能够为临床医务人员合理评估中心静脉压测量效能提供依据,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及维护其循环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患者
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
效能评估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吴静冰
柳艳芳
林瑛
周巧芳
李芸
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70-7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压力、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2组的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及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治疗环境、自我感受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与对照组的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对比,观察组更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ICU的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均更短(P均<0.05)。2.27%与18.18%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经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95.45%与75.00%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ICU环境压力,缩短其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
危重症
机械通气治疗
风险管理
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重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枸缘酸钠与肝素的抗凝效果比较
2
作者
吴静冰
吴云昂
周小清
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出处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采用连续性血液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全部患者采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枸橼酸纳组和肝素抗凝组,两组均为40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常规水平。结果:肝素的用量与APACHEⅡ评分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分数越高药物用量越低,30~39分与40~49分患者用量与0~19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枸缘酸钠用量与APACHEⅡ评分无关联(P>0.05)。枸缘酸钠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抗凝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枸缘酸钠组治疗前后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抗凝组治疗后pH值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压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危重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肝素和枸橼酸纳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枸橼酸对存在出血风险危重患者应用效果更佳,肝素抗凝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能够满足治疗要求,临床需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药物。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枸橼酸钠
肝素
抗凝效果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
4
3
作者
郭仙斌
石岚
何进椅
吴静冰
金爽
李红
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内科
福建省立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4期391-394,共4页
基金
2012年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2-CX-4)
文摘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方法 :拟定效能评估指标,运用Delphi法对来自不同领域的30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结果: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由3个维度、10个评估指标、24条评估条目组成的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评估指标的一致程度均较高,可见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该指标的建立能够为临床医务人员合理评估中心静脉压测量效能提供依据,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及维护其循环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急危重症患者
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
效能评估
指标
Keywords
ICU patients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
efifciency assessment
indicators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静冰
柳艳芳
林瑛
周巧芳
李芸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危重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枸缘酸钠与肝素的抗凝效果比较
吴静冰
吴云昂
周小清
《北方药学》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系统效能评估指标的构建
郭仙斌
石岚
何进椅
吴静冰
金爽
李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