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宋兵 汪良 +3 位作者 吴雨岗 陈彦 孙康 张雁云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30-232,239,共4页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4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20例胃慢性炎症组织中的MAGE-3基因进行检测,随机选取RT-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4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20例胃慢性炎症组织中的MAGE-3基因进行检测,随机选取RT-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40例胃癌组织中,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67.5%(27/40),明显高于在相应的癌旁组织15%(6/40)及胃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0%(2/20)。DNA测序证实RT-PCR产物确为MAGE-3基因的目的片段。胃癌组织中MAGE-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关,而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无关。结论:MAGE-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可望将其编码的蛋白作为靶分子应用于胃癌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hCD_(40)L、IFN-γ对食管癌Eca109、Eca9706、TE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吴广洲 沈振亚 +2 位作者 刘国锋 张爱娟 吴雨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重组人CD40L(rshCD40L)、IFN-γ对食管癌Eca109、Eca 9706、TE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培养的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a 9706、TE13,分别用PBS、100 U/ml IFN-γ、100 ng/ml rsh-CD40L、100 U/ml IFN-γ+100 ... 目的观察可溶性重组人CD40L(rshCD40L)、IFN-γ对食管癌Eca109、Eca 9706、TE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培养的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a 9706、TE13,分别用PBS、100 U/ml IFN-γ、100 ng/ml rsh-CD40L、100 U/ml IFN-γ+100 ng/ml rshCD40L培养,分别为A、B、C、D组。用MTT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C组Eca109、Eca9706、TE1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0.6%±4.2%、31.5%±5.7%、44.6%±6.7%,明显高于A、B组(P均<0.05);D组分别为56.7%±4.9%、41.2%±6.2%、51.6%±5.2%,均高于C组(P均<0.05)。C组Eca109、Eca9706、TE1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6%±3.7%、30.5%±2.8%和37.6%±4.9%,明显高于A、B组(P均<0.05);D组分别为43.7%±4.7%、34.2%±5.1%、41.5%±5.7%,均高于C组(P均<0.05)。结论 rshCD40L能促进食管癌Eca109、Eca9706、TE13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IFN-γ可增强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癌 CD40 rshCD40L 干扰素-Γ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和扩增
3
作者 董雪伟 吴雨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方法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在GM-CSF、IL-4和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s。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所得DCs细胞形态学特征,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 目的探讨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方法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在GM-CSF、IL-4和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s。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所得DCs细胞形态学特征,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检测所得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经过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 d后,所得细胞具有DCs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和结构,且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用GM-CSF、IL-4和TNF-α可以在体外诱导、扩增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胃癌 T细胞 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CD_(40) mRNA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杨晨晨 李忠 +3 位作者 吴雨岗 牟琴峰 罗光华 谢海彬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分别检测3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40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相关...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分别检测3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D40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40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D40mRNA表达显著降低,并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相关;CD40分子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癌 CD40mRNA 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