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锦丹 徐小华 +5 位作者 高谷 任云丽 张颖 蒋兰兰 陶小军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人胰岛素作为泵用胰岛素已有较多的经验,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应用尚不广泛,文中旨在比较这2种剂型在泵输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特点。方法:共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和优泌林R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门... 目的:人胰岛素作为泵用胰岛素已有较多的经验,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应用尚不广泛,文中旨在比较这2种剂型在泵输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应用特点。方法:共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和优泌林R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组173例,优泌林R组172例),监测1 d 9次末梢血糖(3餐前后,睡前,0AM和3AM),并观察不同时间段胰岛素用量。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4.40±2.16)d和(5.68±2.29)d,门冬胰岛素组达标时间较短(P<0.05),达标时2组每日胰岛素用量类似;门冬胰岛素组白天段基础率较低,但中餐前大剂量较高;泵治疗后2组各时间点血糖均明显降低,但门冬胰岛素组对空腹和早、晚餐后血糖控制更好,低血糖的发生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CSII强化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血糖,且低血糖风险更低;优泌林R组基础率占日总量的比例较低,主要是白天段基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 人胰岛素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对肥胖、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锦丹 沈捷 马向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82-984,共3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变异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有关。β3-AR基因多态性是通过自主神经来影响代谢的,在β3-AR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调节机制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对脂肪组织及脂质分解反应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变异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有关。β3-AR基因多态性是通过自主神经来影响代谢的,在β3-AR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调节机制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对脂肪组织及脂质分解反应的消失。因此,加速了肥胖及其相关的T2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他的研究表明,β3-AR可使解耦联蛋白(UCP)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表达增加,并且β3-AR与这两种基因联合变异在肥胖、T2DM和代谢综合征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解耦联蛋白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肥胖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颖越 金星 +3 位作者 丁波 罗勇 马建华 吴锦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2,共2页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对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1-2].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与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等有着密...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对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1-2].血清尿酸浓度的升高与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等有着密切联系,HUA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文中对T2DM患者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酸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晓飞 马建华 +3 位作者 孙睿 郭琳 付丽媛 吴锦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是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糖药。通过临床观察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与单药相比,其降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方法为多中... 目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是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糖药。通过临床观察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与单药相比,其降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方法为多中心、随机、双盲、三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A组)21例,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格列吡嗪模拟片和二甲双胍模拟片;对照1组(B组)22例,服用二甲双胍片、格列吡嗪模拟片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对照2组(C组)22例,服用格列吡嗪片、二甲双胍模拟片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上述药物均为口服,1片/次,3次/d,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后,A、C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ourspostprandial bolld glucose,PBG2h)及3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c,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A、C组餐后2 h胰岛素(2 hours postprandial insulin level,PINS2 h)明显增加(P<0.05);与B组、C组相比,A组B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beta cell function,Homa-B)明显增加(P<0.01);FBG、PBG2h、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PINS2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无明显变化(P>0.05)。安全性观察指标未见异常。结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且与单药具有相似的降糖作用时,可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B细胞功能指数 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建华 吴锦丹 +5 位作者 徐小华 陶小军 谢晓竞 苏晓飞 尹国平 齐绍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81-282,286,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CSII组较MD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且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血糖漂移幅度较小(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MDI组比较,CSII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更少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从而降低了体质量的增加和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多点注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建华 吴锦丹 +7 位作者 徐小华 付丽媛 李惠琴 孙睿 沈赟 任轶飞 毛晓明 齐绍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157例,MDI组15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幅度、血糖达标时间、...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157例,MDI组15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幅度、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73±2.73)d,MDI组为(7.51±2.38)d(P<0.05);血糖稳定于靶目标值的比例CSII组比MDI高(P<0.05);且达标时胰岛素用量CSII组偏低(P<0.05);两组前5天的治疗比较,CSII组总体血糖水平低(P<0.05),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较少(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T2DM患者中用CSII治疗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较低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CSII是糖尿病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多点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的基础胰岛素剂量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建华 李倩 +6 位作者 李惠琴 李冬梅 陶小军 刘好 张颖 吴锦丹 毛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04-1005,1009,共3页
目的: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为糖尿病(DM)患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剂量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改为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血糖平稳后,比较甘... 目的: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为糖尿病(DM)患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剂量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改为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血糖平稳后,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剂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甘精胰岛素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5%,并与之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和0.74,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0%,均与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呈直线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秋霞 吴锦丹 齐绍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重要的肠促胰素,除了血糖控制作用外,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它还能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有提高β细胞的增生能力和抗凋亡作用,发挥其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因此有望延缓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重要的肠促胰素,除了血糖控制作用外,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它还能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有提高β细胞的增生能力和抗凋亡作用,发挥其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因此有望延缓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文中就GLP-1类似物及二肽激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剂对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的相关证据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 胰岛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金星 吴锦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是一种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机制与初级感觉神经元和外周轴突通路的损伤产生过度兴奋和自发的异常放电相关。文中就PDN的病理机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 痛性神经病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青 吴锦丹 姚志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中枢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无创地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而成为研究该病中枢机制的新手段。文章就PD...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中枢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无创地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而成为研究该病中枢机制的新手段。文章就PDN的中枢机制及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PDN患者存在的丘脑神经功能障碍、丘脑血流增加、躯体感觉皮质周围灰质体积减少以及大脑默认网络、注意网络功能破坏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 多模态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冲击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范梦榕 何春凤 +4 位作者 吴继峰 李军平 吴锦丹 马建华 夏巧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802-804,共3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冲击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每周血液透析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1次,B组为对照组每周透析3次,同时两组均使用骨...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冲击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每周血液透析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1次,B组为对照组每周透析3次,同时两组均使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观察周期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检测血清磷(P3-)、钙(Ca2+)、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清P3-在治疗8周和12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和P<0.01),但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血清Ca2+在治疗4周开始升高(P<0.05),B组治疗12周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较A组升高更明显(P<0.05),少数B组患者出现高钙血症;A组治疗8周后钙磷乘积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A组治疗4周血清i PTH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B组在治疗8周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A组较同期B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肌无力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对MHD患者骨化三醇冲击时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有效减轻SHPT,降低血清i PTH及P3-,同时血清Ca2+增高幅度降低,使高钙血症发生低,大大提高了冲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灌流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干预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范梦榕 吴继峰 +3 位作者 何春凤 李军平 吴锦丹 马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904-905,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用量干预和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葡萄糖两种干预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中血糖的影响。方法:2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进行自身配对比较,分成胰岛素用量干预法和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 目的:观察胰岛素用量干预和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葡萄糖两种干预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中血糖的影响。方法:2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进行自身配对比较,分成胰岛素用量干预法和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葡萄糖法两个时间段进行观察,间隔15日。胰岛素用量干预法:患者非透析日胰岛素用量在10单位以上者,在透析日均减为半量,在10单位以下者,透析日停用。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葡萄糖法:患者透析日胰岛素用量按非透析日正常剂量给予,透中从透析管路静脉端持续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直至透析结束,共计4 h。22例患者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均使用无糖透析液。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美国Mini Medine MMT722)进行72 h血糖监测,将相应时段的平均血糖值进行对比。结果:胰岛素干预法透前血糖比高渗葡萄糖法明显偏高(P<0.05),透析开始1 h内即出现明显下降(P<0.05),比高渗葡萄糖法下降更明显(P<0.05),透后1 h内血糖快速上升,表明血糖波动较大。而高渗葡萄糖法透析过程中血糖有所下降,透前透后血糖变化不大(P>0.05),血糖较平稳。患者低血糖、全身不适、低血压、头痛头晕等不适发生率亦较低。两种方法比较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葡萄糖法血糖稳定,透中安全性更高。结论:ESDN透析患者透中采用透前常规胰岛素用量透中给予高渗葡萄糖干预方法,减少透中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幅度过大的发生,提高了透析安全性,与胰岛素用量干预法相比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