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厂化循环水养鳗系统中悬浮颗粒物的特征及去除
1
作者 张铭栋 张瑞瑞 +5 位作者 钟传明 吴锡辉 袁奥成 钟国龙 叶翚 穆景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3-1892,共10页
为了掌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鳗鲡(Anguilla rostrata)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并定量研究以平流沉淀池为预处理单位、以纤维过滤为核心工艺的尾水回用系统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对福建省福清市某工厂化循环水养鳗... 为了掌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鳗鲡(Anguilla rostrata)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并定量研究以平流沉淀池为预处理单位、以纤维过滤为核心工艺的尾水回用系统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对福建省福清市某工厂化循环水养鳗系统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和浓度在1 d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d中水中悬浮固体的粒径分布、浓度及水体浊度波动较小,但受养殖鳗鲡规格的影响较为显著,平均粒径(D50)介于69~113μm,平均悬浮固体浓度介于70~181 mg·L^(-1),平均浊度介于45~76 NTU。可见,循环水养鳗水体是一种固含量较高的水体。悬浮颗粒物中挥发分占比达66.39%,氮、磷和有机质含量也高至35.12、14.01 mg·g^(-1)和242.26 mg·g^(-1),滞留在水中会不断向水体释放氮、磷和有机物,3 h时水中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达到23.63、8.29 mg·L^(-1)和33.70 mg·L^(-1),形成内源污染,增加水体污染负荷。养殖水经过回用系统处理后,水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总体变小,回用系统对水中悬浮颗粒物去除效果优异,在5:00和13:00时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6.36%和9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 循环水养殖系统 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尾水处理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