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水平井低自由水活度水基钻井液技术矿场实践
1
作者 王波 林进 +4 位作者 吴金桥 吴慧民 马振锋 杨先伦 王金堂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针对陆相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难题,基于降低液相活度、抑制水化作用、强化页岩封堵等原理,研制了页岩气水平井低自由水活度水基钻井液体系PSW-2,并进行了流变性、封堵性、抑制性实验评价和实用效果评价。研究表明:不同密度的... 针对陆相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难题,基于降低液相活度、抑制水化作用、强化页岩封堵等原理,研制了页岩气水平井低自由水活度水基钻井液体系PSW-2,并进行了流变性、封堵性、抑制性实验评价和实用效果评价。研究表明:不同密度的PSW-2水基钻井液的API滤失量低于3.2 mL,封堵率大于86%,滚动回收率高于95%,线性膨胀率低于1.38%,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封堵能力和抑制性。矿场实践表明:PSW-2水基钻井液实施过程中性能稳定,API滤失量保持在3.0 mL以内,对长段泥岩、炭质泥岩及页岩井段均具有较好的稳定井壁效果,8口页岩气水平井实施成功率达到87.5%。通过增强纳米-微米级裂缝的封堵能力以及复合加重方式强化钻井液封堵防塌能力,并进一步降低钻井液成本是将来的发展趋势。该技术成果对页岩气水平井的低成本高效钻井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陆相页岩 页岩气 弱胶结地层 井壁失稳 延长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气田东部石千峰组-石盒子组井壁失稳机理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波 吴金桥 +5 位作者 王孟玉 李伟 杨超 马振锋 杨先伦 李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研究延安气田东部区域钻井过程中石千峰组-石盒子组井壁失稳的内在原因,对该地层岩样的矿物组分、理化特征、力学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井壁失稳机理提出了抑制液相自吸的稳定井壁对策。研究可知:延安气田东部区域石千峰组-石盒... 为了研究延安气田东部区域钻井过程中石千峰组-石盒子组井壁失稳的内在原因,对该地层岩样的矿物组分、理化特征、力学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井壁失稳机理提出了抑制液相自吸的稳定井壁对策。研究可知:延安气田东部区域石千峰组-石盒子组黏土矿物含量分布在15.44%~47.52%,属弱膨胀中等分散性岩性,岩心中微裂缝、微孔隙发育,是导致液相侵入、井壁坍塌的主要因素;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岩样在蒸馏水中滚动回收率低于67.2%、线性膨胀率低于8.14%,石盒子组岩样分散相更强,润湿性均表现为亲水性,且石盒子组岩心的亲水性更强;石千峰组岩样经钻井液浸泡后三轴抗压强度由186.04 MPa降低至98.13 MPa;石盒子组岩样浸泡后三轴抗压强度由90.09 MPa降低至49.21 MPa,表明钻井液沿微孔隙、微裂缝侵入后使岩石强度降低;0.3%自吸水抑制剂ZXS-1可使石盒子组岩样水相和油相在岩心内的饱和度由72.6%和86.6%降低至4.7%和33.5%,并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分子吸附层,将岩心表面的润湿性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通过抑制岩样吸水,达到封堵微裂缝、阻止液相侵入的稳定井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理化特征 三轴抗压强度 抑制岩样吸水 延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气田延长东地区盒8段致密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 魏虎 +5 位作者 吴金桥 李涛 杜锦 郭雨嘉 高泽 王波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4期49-61,共13页
为深化延安气田延长东地区致密气藏地质认识,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开展了岩石学、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并对物性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砂岩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以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脆性指... 为深化延安气田延长东地区致密气藏地质认识,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开展了岩石学、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并对物性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砂岩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以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脆性指数和成分成熟度较高,孔渗呈强指数正相关和不对称双峰状分布,平均孔隙度为5.3%,平均渗透率为0.101×10^(-3)μm^(2),有效物性下限孔隙度为2.3%、下限渗透率为0.035×10^(-3)μm^(2),渗透率主要受宏孔隙控制;2)平均喉道半径为0.41μm,平均孔隙半径为135.38μm,原生孔隙空间损失较大,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和孔喉比为储集空间的主控因素,有效喉道体积为渗流能力的主控因素,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类优质储层、Ⅱ类一般储层和Ⅲ类较差储层;3)储层物性主要受强压实作用、弱胶结作用和弱溶蚀作用控制,初始孔隙度为36.81%,视压实率为71.83%,压实作用减孔量为26.44%,视胶结率为24.50%,胶结作用减孔量为9.02%,视溶蚀率为9.48%,溶蚀作用增孔量为3.49%。该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乃至延安气田致密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盒8段 致密气藏 延安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田第二净化厂MDEA脱硫溶液发泡原因(Ⅰ)——脱硫装置的拦液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金桥 张宁生 +2 位作者 吴新民 王新强 李曙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8-170,共3页
长庆气田是向京津地区供气的基地,净化厂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长庆气田天然气第二净化厂MDEA脱硫装置拦液情况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装置高效、平稳运行。同时,溶液发泡还会引起雾沫夹带,导致大量胺溶液随气流被带走,使溶液损耗急剧增加,造... 长庆气田是向京津地区供气的基地,净化厂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长庆气田天然气第二净化厂MDEA脱硫装置拦液情况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装置高效、平稳运行。同时,溶液发泡还会引起雾沫夹带,导致大量胺溶液随气流被带走,使溶液损耗急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塔板负荷性能参数的验算和对脱硫溶液及原料气组分的分析研究,找到了脱硫溶液严重发泡是造成脱硫装置拦液的真正原因。初步研究表明,脱硫溶液污染、脱硫溶液高的CO2 负荷及原料气处理量的突然增大是造成脱硫液发泡严重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脱硫装置发生拦液后的初步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MDEA脱硫溶液 发泡现象 脱硫装置 拦液现象 浮阀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1酸性交联CO_2泡沫压裂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金桥 李志航 +2 位作者 宋振云 李勇 李养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55,共3页
CO2泡沫压裂液是一种高效、低伤害的压裂液体系,在低渗、低压、水敏性油气层的压裂改造中作用显著。针对羟丙基瓜胶(HPG)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酸性交联环境,研制出了AL-1酸性交联剂。通过对CO2泡沫压裂液的各种添加剂进行优选和评价,确定了A... CO2泡沫压裂液是一种高效、低伤害的压裂液体系,在低渗、低压、水敏性油气层的压裂改造中作用显著。针对羟丙基瓜胶(HPG)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酸性交联环境,研制出了AL-1酸性交联剂。通过对CO2泡沫压裂液的各种添加剂进行优选和评价,确定了AL-1酸性交联CO2泡沫压裂液的典型配方,并对该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泡沫压裂液具有起泡能力强、泡沫稳定性高、耐温抗剪切性好、滤失低、对岩心伤害小等特点,可以满足低渗、低压气藏的压裂施工要求。该体系已经在苏里格气田完成了2口天然气井的试气压裂作业,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泡沫压裂液 酸性交联剂 低渗透气藏 低压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田第二净化厂MDEA脱硫溶液发泡原因(Ⅱ)——发泡原因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金桥 吴新民 +1 位作者 张宁生 王新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在对MDEA溶液中各种杂质组分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发泡实验考察了操作条件及各种杂质组分对溶液发泡性能的影响。随着MDEA浓度、MDEA溶液温度的逐渐降低,发泡高度及消泡时间逐渐增大;另外随着通气流率和溶液中CO2 负荷的增大,MDEA溶液发泡... 在对MDEA溶液中各种杂质组分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发泡实验考察了操作条件及各种杂质组分对溶液发泡性能的影响。随着MDEA浓度、MDEA溶液温度的逐渐降低,发泡高度及消泡时间逐渐增大;另外随着通气流率和溶液中CO2 负荷的增大,MDEA溶液发泡高度及消泡时间也逐渐增大。考察了NaCl、CaCl2、FeSO4 等无机盐对MDEA溶液发泡性能的影响。MDEA溶液中有机杂质甲醇、三甘醇、重烃对MDEA溶液则具有一定的消泡作用,而气井缓蚀剂无疑是强的发泡剂。残液的加入使纯净的MDEA溶液发泡性能大幅度地增加,验证了MDEA溶液受到了污染是造成溶液发泡的主要原因。最后对MDEA溶液发泡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MDEA脱硫溶液 发泡现象 处理方法 醇胺法 胺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包裹化学生热体系与压裂液的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金桥 刘晓娟 +1 位作者 吴新民 张宁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2-54,共3页
讨论了NH4Cl-NaNO2-草酸微胶囊(反应催化剂)生热体系与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的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草酸微胶囊、破胶剂、生热剂等与压裂液复配后,压裂液的初始黏度有所降低,在170 s 1下剪切2 h后黏度能保持在300 mPa·s左右,体系的... 讨论了NH4Cl-NaNO2-草酸微胶囊(反应催化剂)生热体系与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的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草酸微胶囊、破胶剂、生热剂等与压裂液复配后,压裂液的初始黏度有所降低,在170 s 1下剪切2 h后黏度能保持在300 mPa·s左右,体系的稳定性及抗剪切性能都保持较好,说明微胶囊包裹化学生热体系与该压裂液有很好的配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配伍性 破胶剂 生热剂 羟丙基瓜尔胶 黏度 降低 微胶囊 草酸 NH4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浅层油气井压裂液破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金桥 张宁生 +1 位作者 吴新民 梁利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3-66,共4页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低温浅层油气井破胶技术及压裂液的研究进展,对氧化-还原破胶体系、耐高pH值酶破胶体系、水解生酸破胶体系、胶囊破胶剂及自生热压裂液、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低温破胶原理、特性以及现场应用作了介绍,并对今...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低温浅层油气井破胶技术及压裂液的研究进展,对氧化-还原破胶体系、耐高pH值酶破胶体系、水解生酸破胶体系、胶囊破胶剂及自生热压裂液、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低温破胶原理、特性以及现场应用作了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浅层油气井 水基压裂液 破胶技术 研究进展 油气开采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铁量聚硅硫酸铁(PFSS)絮凝剂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金桥 张宁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在实验室用化学试剂制备了符合国家标准(GB14591 93)、全铁含量12.6%、盐基度12.6%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用复合法由聚合硫酸铁与硅酸钠聚合合成了高铁含量的聚硅硫酸铁(PFSS),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如下:硅铁摩尔比1∶20,聚合温度40℃,聚合... 在实验室用化学试剂制备了符合国家标准(GB14591 93)、全铁含量12.6%、盐基度12.6%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用复合法由聚合硫酸铁与硅酸钠聚合合成了高铁含量的聚硅硫酸铁(PFSS),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如下:硅铁摩尔比1∶20,聚合温度40℃,聚合时间1h。用5g/L的硅藻土水分散液上层清液测定除浊率,所得PFSS的最佳加量为40μL/L,适用于pH值在6~12范围的污水,在相同条件下除浊效果优于原始聚合硫酸铁和硫酸铁。基于PFSS的絮凝机理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图6表1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硫酸铁 聚合温度 聚合硫酸铁 聚合时间 水分散液 摩尔比 絮凝剂 絮凝机理 污水 除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液相制备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吴金桥 王玉琨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1-34,38,共5页
综述了液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几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γ-辐射法、声化学合成法、模板合成法、喷雾热分解法等 .分别讨论了这些制备方法中影响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因素及其优缺点 .指出了辐... 综述了液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几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γ-辐射法、声化学合成法、模板合成法、喷雾热分解法等 .分别讨论了这些制备方法中影响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因素及其优缺点 .指出了辐射法、微乳液法等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将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制备 液相法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金桥 张宁生 《河南石油》 CAS 2003年第6期48-52,共5页
简要阐述了纳米材料的性质,重点综述和展望了纳米材料在油田开发方面、石油化工催化剂方面、润滑油添加剂方面及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石油工业 油田开发 石油化工催化剂 润滑油添加剂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气井壁稳定钻井液 被引量:27
12
作者 高莉 张弘 +3 位作者 蒋官澄 吴金桥 于小龙 李红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4期508-512,共5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裸眼井壁失稳问题,对该组地层进行理化性能分析,明确了导致页岩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即钻井液滤液沿地层微裂缝进入地层引起伊蒙混层膨胀,岩石强度降低,为此提出了采用油包水乳化钻...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裸眼井壁失稳问题,对该组地层进行理化性能分析,明确了导致页岩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即钻井液滤液沿地层微裂缝进入地层引起伊蒙混层膨胀,岩石强度降低,为此提出了采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技术对策。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优选了一套页岩水平井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室内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该体系可加重至1.60 g/cm3,破乳电压高于800 V,抗温120℃,封堵突破压力为7.28 MPa,浸泡后对页岩强度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抑制页岩膨胀和封堵裂缝性地层,对于解决该区页岩气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失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壁稳定 乳化钻井液 页岩抑制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多段压裂后压力递减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勇明 翟锐 +3 位作者 高瑞民 吴金桥 申峰 乔红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0,115-116,共5页
目前水平井多段压裂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都是针对单条水力裂缝的。由于水平井多段裂缝闭合时,流体流动特征与直井单条裂缝具有明显不同,针对直井单条裂缝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水平井多段压裂。考... 目前水平井多段压裂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都是针对单条水力裂缝的。由于水平井多段裂缝闭合时,流体流动特征与直井单条裂缝具有明显不同,针对直井单条裂缝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方法不适用于水平井多段压裂。考虑水平井多段裂缝闭合时的压力变化特点,对多段裂缝强制闭合与裂缝自然闭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多段裂缝同时闭合的压力递减模型和裂缝参数解释方法,编制了水平井多段压裂后压力递减分析解释软件,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压力递减分析方法可以解释出水平井多段压裂的重要裂缝及储层参数,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由所建模型模拟出来的裂缝参数解释结果可靠,对水平井水力压裂理论的发展以及指导现场施工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多段压裂 多缝闭合 压力递减模型 裂缝参数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低温破胶化学生热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静 吴金桥 +1 位作者 张宁生 吴新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9-41,45,共4页
针对目前压裂液低温破胶存在的问题 ,着重研究了适合于低温浅层油气井压裂液破胶的化学生热体系 ,提出一种微胶囊包裹化学生热剂压裂液破胶方法 .阐述了不同生热体系的生热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并通过对不同生热体系的研究 ,筛选出了 ... 针对目前压裂液低温破胶存在的问题 ,着重研究了适合于低温浅层油气井压裂液破胶的化学生热体系 ,提出一种微胶囊包裹化学生热剂压裂液破胶方法 .阐述了不同生热体系的生热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并通过对不同生热体系的研究 ,筛选出了 NH4Cl和 Na NO2 作为低温压裂液破胶体系的生热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 :在 1 70 1 /s下连续剪切 2 h后 ,含有 NH4Cl— Na NO2 的压裂液黏度能保持在 5 0 0 m Pa· s左右 ,满足压裂施工时的压裂液性能要求 ;将催化剂、过硫酸铵、NH4Cl和Na NO2 加到压裂液中 ,4h后压裂液即可完全破胶 ,其破胶液黏度小于 1 0 m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亚硝酸钠 氯化铵 破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池油田结垢预测及软件开发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益 张宁生 吴金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8-99,102,共3页
华池油田华152区以注水开发为主。近年来,随着注水开发的大面积展开,油田结垢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应用Oddo-Tomson饱和指数法开发出油田无机结垢预测软件。并利用华池油田华152数据对软件进行验证。实践证明,华池油田单井结垢多以CaCO3... 华池油田华152区以注水开发为主。近年来,随着注水开发的大面积展开,油田结垢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应用Oddo-Tomson饱和指数法开发出油田无机结垢预测软件。并利用华池油田华152数据对软件进行验证。实践证明,华池油田单井结垢多以CaCO3垢为主,但也发现了较多的CaSO4和BaSO4混合垢。预测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软件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饱和指数 结垢预测 软件开发 华池油田 华152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草酸双层微胶囊化制备方法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静 张宁生 +1 位作者 吴新民 吴金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针对氯化铵 /亚硝酸盐化学生热压裂液破胶体系存在的羟丙基瓜尔胶用量大、粘度难提高 (一般为 1 0 0mPa·s)、应用范围窄、压裂成本过大的问题 ,提出采用化学物理方法———油相相分离法将草酸微胶囊化。通过微胶囊制备实验 ,确定... 针对氯化铵 /亚硝酸盐化学生热压裂液破胶体系存在的羟丙基瓜尔胶用量大、粘度难提高 (一般为 1 0 0mPa·s)、应用范围窄、压裂成本过大的问题 ,提出采用化学物理方法———油相相分离法将草酸微胶囊化。通过微胶囊制备实验 ,确定乙基纤维素作第一层囊壁 ,芯材比为 1 0∶2 ,石蜡作第二层囊壁 ,芯材比为 5∶2。缓释实验结果表明 ,微胶囊具有较高的产率 ,按上述条件制成的微胶囊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 ,pH值为 8左右的水溶液在 3h以后pH值才下降为 7.5 ,对压裂液粘度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很好地解决了氯化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微胶囊化技术 固体草酸 制备方法 乙基纤维素 破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玉琨 钟浩波 吴金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64,68,共5页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 Si O2 粒子 .Si O2 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 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 n控制 .探讨了影响 Si O2 纳米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合成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受控水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生态移民现状评估及对策——基于农户视角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金桥 朱剑虹 +2 位作者 陶智勇 贺伟伟 郝高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333-334,361,共3页
2015年是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实施的第五年,为探究生态移民现状,采用李克特量表作为每一项指标的评价尺度,对安康市岚皋县官元镇的生态移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对样本数据信度分析后,根据调查数据,从农户视角对移民迁前与迁后... 2015年是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实施的第五年,为探究生态移民现状,采用李克特量表作为每一项指标的评价尺度,对安康市岚皋县官元镇的生态移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对样本数据信度分析后,根据调查数据,从农户视角对移民迁前与迁后生产生活条件的对比、生活满意度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让移民摆脱自然灾害多发的生活环境,但生产、生活条件改良效果不大;移民搬迁在子女入学、医疗卫生、扶贫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没能达到让移民满意的结果。对此,从基础建设、生活经济、福利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生态移民 现状 官元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射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香增 郑永 吴金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97,共8页
在利用超临界CO2射流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过程中,工况参数的变化对超临界CO2射流作业效果有较大影响。为揭示参数变化对超临界CO2射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喷嘴直径、注入排量、围压和流体温度下超临界CO2射流... 在利用超临界CO2射流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过程中,工况参数的变化对超临界CO2射流作业效果有较大影响。为揭示参数变化对超临界CO2射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喷嘴直径、注入排量、围压和流体温度下超临界CO2射流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嘴直径和注入排量对超临界CO2射流冲击性能的影响明显强于围压和流体温度;超临界CO2射流等速核长度随喷嘴直径、注入排量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但围压的增加也使超临界CO2射流流体密度增大,有利于射流冲击作业;围压和流体温度对超临界CO2淹没射流和淹没水射流速度特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超临界CO2射流特性的认识,为超临界CO2射流技术在钻井和喷射压裂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淹没射流 射流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纳米TiO_2粉体晶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玉琨 吴金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水解钛酸丁酯沉淀制备纳米 Ti O2 粉体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 :在同样的处理和煅烧条件下 ,反应系统中 PO4 3-,SO32 -,Si O32 -,Al3+ ,Ca2 +和 K+等离子有利于锐钛矿型 Ti O2 稳定 ,并可保持到较高温区 ;而 CO32 -,NH4 + 等离子是 Ti O2... 以水解钛酸丁酯沉淀制备纳米 Ti O2 粉体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 :在同样的处理和煅烧条件下 ,反应系统中 PO4 3-,SO32 -,Si O32 -,Al3+ ,Ca2 +和 K+等离子有利于锐钛矿型 Ti O2 稳定 ,并可保持到较高温区 ;而 CO32 -,NH4 + 等离子是 Ti O2 的金红石晶型促进剂 ,在 70 0℃煅烧 2 h,可使金红石晶型的质量分数由 2 5 %分别提高到 6 6 %和 82 % ,且以 N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影响 纳米TiO2粒子 金红石型 锐钛型 晶型转化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