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基于百度指数的大数据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轲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48,共7页
以百度指数搜索为工具,挖掘"工匠精神"的主题大数据进行全域性调查分析,把握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对工匠精神的真实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本应作为工匠精神传承者的青年学生群体对"工匠精神"关注度并不高,对高校思想政... 以百度指数搜索为工具,挖掘"工匠精神"的主题大数据进行全域性调查分析,把握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对工匠精神的真实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本应作为工匠精神传承者的青年学生群体对"工匠精神"关注度并不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应然上的耦合关系和实然上的现存问题出发,重新审视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和核心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应通过文化滋养浸润工匠精神的性格与气质、队伍支撑覆盖工匠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实践育人内化工匠精神的主阵地等多方面,系统性构建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百度指数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长效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轲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8-29,共2页
当前,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柔性管理理念与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契合性。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应着力建立健全柔性化需求机制、运行机制... 当前,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柔性管理理念与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契合性。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应着力建立健全柔性化需求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等"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柔性管理 柔性化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职业演进与青年职业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庆平 张振华 +2 位作者 吴轲威 周阳 李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119,共6页
伴随数字化向各个产业的全面渗透,在智能制造、移动办公、餐饮配送、远程教育等生产生活领域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新职业中既有传统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再创新,也有数字经济催生的全新职业,这为青年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多元的职业选择。... 伴随数字化向各个产业的全面渗透,在智能制造、移动办公、餐饮配送、远程教育等生产生活领域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新职业中既有传统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再创新,也有数字经济催生的全新职业,这为青年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多元的职业选择。通过深入考察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演进的规律及其深层逻辑,可以为破解数字经济时代青年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青年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职业演进 青年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解读
4
作者 吴轲威 《当代农机》 202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阐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发布的意义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相关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输理论赋能高职课程思政的内在图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轲威 闫彩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36-41,共6页
灌输理论为高职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灌输要想顺畅,就要有可灌之源,还要有高度、有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中,既要有“势能”,即规范形态的求真澄明,把握好高职课程思政的“变”与“不变”;又要有“动能”,即... 灌输理论为高职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灌输要想顺畅,就要有可灌之源,还要有高度、有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中,既要有“势能”,即规范形态的求真澄明,把握好高职课程思政的“变”与“不变”;又要有“动能”,即从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性、专业体系的复杂性与课程体系的育人性等对课程所应秉承的教育理念和应倡导的价值取向的呼吁。基于此,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能力水平与课程思政赋能中的价值引导、价值再造等要素整合在一起,理顺彼此之间的演进逻辑,以期建构一个解释灌输理论赋能下的高职课程思政内在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灌输理论 势能 动能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