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蔗糖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1
作者 吴荣菊 文晓鹏 +3 位作者 李正春 梅利那 申洛男 吴泽英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7,共9页
通过挖掘4个马尾松蔗糖磷酸合酶基因(PmSPS1~PmSPS4),探究SPS基因在马尾松中的表达特性及功能。利用马尾松转录组数据挖掘SPS基因,对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马尾松不同组织、高低产脂种质和低磷胁迫中... 通过挖掘4个马尾松蔗糖磷酸合酶基因(PmSPS1~PmSPS4),探究SPS基因在马尾松中的表达特性及功能。利用马尾松转录组数据挖掘SPS基因,对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马尾松不同组织、高低产脂种质和低磷胁迫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从马尾松针叶中克隆获得4个SPS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长度为1 701~3 243 bp,编码566~1 080个氨基酸。进化分析表明,PmSPS1和PmSPS3同属A亚族,PmSPS2和PmSPS4同属B亚族。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PmSPS2和PmSPS4在针叶中表达量最高,PmSPS1和PmSPS3在树皮中表达量最高;PmSPS1和PmSPS3在幼嫩组织和成熟组织表达差异不显著,PmSPS2和PmSPS4在成熟针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嫩叶(P<0.05),在嫩茎和成熟茎间差异不显著。PmSPS1和PmSPS3的表达量在高、低产脂种质中差异不显著,PmSPS2和PmSPS4在高产脂种质针叶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低产脂,在高产脂木质部中低于低产脂。低磷胁迫处理后,4个PmSPS基因在针叶中的表达水平均为上调,其中PmSPS2基因表达量最高,达到对照组的3.18倍。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4个马尾松SPS基因分布于A、 B亚族中,不同亚族基因呈现出不同的表达特性,为后续深入研究SPS家族基因在马尾松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蔗糖合成 蔗糖磷酸合酶 组织 低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温敏型叶色突变体tsa58的变异检测及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陈能刚 鄢小青 +3 位作者 李欢 杨占烈 吴荣菊 陈锋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利用60 Co辐射诱变贵州地方粳稻种质资源“桥港珍珠米”,筛选获得一个温敏型叶色突变体tsa58(temperature-sensitive albino 58),该突变体在20℃和30℃条件下培养,幼苗存在显著的叶色差异。在20℃条件下,tsa58叶片呈现完全白化;在30℃... 利用60 Co辐射诱变贵州地方粳稻种质资源“桥港珍珠米”,筛选获得一个温敏型叶色突变体tsa58(temperature-sensitive albino 58),该突变体在20℃和30℃条件下培养,幼苗存在显著的叶色差异。在20℃条件下,tsa58叶片呈现完全白化;在30℃条件下,tsa58叶色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在20℃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tsa58叶片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幅度最大,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在30℃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tsa58叶片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为了明确该突变表型的候选基因,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突变体tsa58和野生型进行全基因组变异分析。研究发现,在定位区间内的20878044~21473236间发生了INV(倒置)结构变异,其位点21473236位于Os02g0565400的外显子上。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野生型中存在TSS、TTS、AE等3种剪接类型,并存在5个不同的剪接位点,而突变体tsa58未检测到可变剪接。由于该INV变异导致该基因的可变剪接类型发生变化,因此推测tsa58为Os02g0565400(WSL4)的新等位突变体。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表明,突变体tsa58与野生型的差异基因在核糖体最多,为27个,其中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的基因rps7、rpl32、rpl20和rps16均显著下调,而由细胞核基因组编码的基因中除OsRPL44显著下调外,其余基因均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型叶色突变体 变异检测 转录组分析 辐射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