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品牌感官印象的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以成都4个古镇为例
被引量:
21
1
作者
吕兴洋
吴艾凌
李惠璠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感官营销理论为目的地定位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品牌感官印象的概念,并以成都洛带、黄龙溪、元通和街子4个古镇类目的地为例,探讨利用品牌感官印象实现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的可能。研究一通过对到访旅游者游记的内容分析和...
感官营销理论为目的地定位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品牌感官印象的概念,并以成都洛带、黄龙溪、元通和街子4个古镇类目的地为例,探讨利用品牌感官印象实现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的可能。研究一通过对到访旅游者游记的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发现,4个古镇在除视觉外的4种感官维度上,给游客留下的品牌感官印象有着明显区别,由此发掘出4个目的地在感官体验供给上的差异(洛带-味觉,黄龙溪-触觉,元通-听觉,街子-嗅觉)。研究二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潜在旅游者的感官体验需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7个差异化感官需求的细分市场,其中4个单一感官偏好型和中度需求均衡型细分市场的存在使得感官导向的定位成为可能。品牌感官印象的提出给予目的地营销者新的营销手段,为目的地差异化定位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完善了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品牌
感官体验
品牌感官印象
感官营销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灾后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的影响——以九寨沟“8·8”地震为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艾凌
吕兴洋
谭慧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0,共11页
自然灾害作为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不仅本身有着极大的破坏力,且事后自媒体发布带有负面偏差的报道还会造成深刻、持续的人为二次伤害。针对此,该研究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为例,通过质性分析解析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的特征,再采用实...
自然灾害作为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不仅本身有着极大的破坏力,且事后自媒体发布带有负面偏差的报道还会造成深刻、持续的人为二次伤害。针对此,该研究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为例,通过质性分析解析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的特征,再采用实验法探讨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2)目的地感知质量和预期作为后悔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情绪易感性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潜在旅游者情绪易感性越高,对目的地的感知质量越低,预期作为后悔程度加剧,最终导致到访意愿越低。据此,研究提出自然灾害后目的地恢复性营销工作的策略与建议,完善了灾后信息传播应急管理机制,丰富了信息传播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偏差
目的地感知质量
预期作为后悔
情绪易感性
到访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机制研究——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艾凌
姚延波
吕兴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共15页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游客在游中的幸福感,甚至可以提升游前及游后等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由此表现出了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特征。但对于旅游为何能够超越旅游范围,对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造成影响,其内在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尚未有定论。对于...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游客在游中的幸福感,甚至可以提升游前及游后等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由此表现出了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特征。但对于旅游为何能够超越旅游范围,对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造成影响,其内在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尚未有定论。对于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深层原因,现有两项理论可以对其进行解释,其一是享乐适应理论,认为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是对回忆的品味导致的,其二是资源理论,认为活力是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原因,两项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旅游者幸福感得以持续的机理,但两项理论中谁的解释力更胜一筹,仍不得而知。针对此,文章聚焦于游后阶段,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旅游者游后1个月的追踪调查,构建潜增长曲线模型,考察品味与活力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品味能够有效预测旅游者幸福感在游后的变化趋势,而活力则无法预测其变化趋势,证明了享乐适应理论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力,同时排除了资源理论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可能性。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奠定了基础,完善了旅游者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幸福感
享乐适应
资源理论
品味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品牌感官印象的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以成都4个古镇为例
被引量:
21
1
作者
吕兴洋
吴艾凌
李惠璠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后冬奥时代西南地区滑雪运动纵深发展与滑雪人口培育研究”(JBK2202022)资助。
文摘
感官营销理论为目的地定位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品牌感官印象的概念,并以成都洛带、黄龙溪、元通和街子4个古镇类目的地为例,探讨利用品牌感官印象实现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的可能。研究一通过对到访旅游者游记的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发现,4个古镇在除视觉外的4种感官维度上,给游客留下的品牌感官印象有着明显区别,由此发掘出4个目的地在感官体验供给上的差异(洛带-味觉,黄龙溪-触觉,元通-听觉,街子-嗅觉)。研究二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潜在旅游者的感官体验需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7个差异化感官需求的细分市场,其中4个单一感官偏好型和中度需求均衡型细分市场的存在使得感官导向的定位成为可能。品牌感官印象的提出给予目的地营销者新的营销手段,为目的地差异化定位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完善了目的地品牌营销体系。
关键词
目的地品牌
感官体验
品牌感官印象
感官营销
定位
Keywords
destination brand
sensory experience
brand sensory impression
sensory marketing
positioning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灾后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的影响——以九寨沟“8·8”地震为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艾凌
吕兴洋
谭慧敏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0,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品牌劫持: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演化机制及影响研究"(15YJC630086)/"能源开发中的公共安全与风险沟通"(17YJC630134)
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项目"地震后网络自媒体舆情对旅游者的影响"(SCTYETP2017L14)资助~~
文摘
自然灾害作为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不仅本身有着极大的破坏力,且事后自媒体发布带有负面偏差的报道还会造成深刻、持续的人为二次伤害。针对此,该研究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为例,通过质性分析解析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的特征,再采用实验法探讨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2)目的地感知质量和预期作为后悔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情绪易感性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潜在旅游者情绪易感性越高,对目的地的感知质量越低,预期作为后悔程度加剧,最终导致到访意愿越低。据此,研究提出自然灾害后目的地恢复性营销工作的策略与建议,完善了灾后信息传播应急管理机制,丰富了信息传播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报道偏差
目的地感知质量
预期作为后悔
情绪易感性
到访意愿
Keywords
negative media coverage bias
perceived quality of destination
anticipated regret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intention to visit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机制研究——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艾凌
姚延波
吕兴洋
机构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共15页
基金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品牌化策略的成都赛事名城建设纵深推进研究”(YY2220200204)。
文摘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游客在游中的幸福感,甚至可以提升游前及游后等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由此表现出了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特征。但对于旅游为何能够超越旅游范围,对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造成影响,其内在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尚未有定论。对于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深层原因,现有两项理论可以对其进行解释,其一是享乐适应理论,认为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是对回忆的品味导致的,其二是资源理论,认为活力是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原因,两项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旅游者幸福感得以持续的机理,但两项理论中谁的解释力更胜一筹,仍不得而知。针对此,文章聚焦于游后阶段,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旅游者游后1个月的追踪调查,构建潜增长曲线模型,考察品味与活力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品味能够有效预测旅游者幸福感在游后的变化趋势,而活力则无法预测其变化趋势,证明了享乐适应理论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力,同时排除了资源理论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可能性。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奠定了基础,完善了旅游者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体系。
关键词
旅游者幸福感
享乐适应
资源理论
品味
活力
Keywords
tourist well-being
hedonic adaptation
resource theory
savor
vitality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品牌感官印象的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定位--以成都4个古镇为例
吕兴洋
吴艾凌
李惠璠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灾后自媒体负面报道偏差对潜在旅游者到访意愿的影响——以九寨沟“8·8”地震为例
吴艾凌
吕兴洋
谭慧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机制研究——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
吴艾凌
姚延波
吕兴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