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忽地”等当中的“地”、“的”与词典中的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继章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关键词 “忽地” “地” “的” 词典 处理方法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方言助词“也”“啊”的共存与对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继章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0,95,共11页
语言学界通常认为汉语中的"也"和"啊"是具有历时联系的;相关的方言调查研究成果也将二者看作是同一个成分在不同方言点上的不同读音形式或变体。冀南方言中"也""啊"同时共存且在语法、语用方... 语言学界通常认为汉语中的"也"和"啊"是具有历时联系的;相关的方言调查研究成果也将二者看作是同一个成分在不同方言点上的不同读音形式或变体。冀南方言中"也""啊"同时共存且在语法、语用方面形成了对立。文章描写了"也""啊"在河北最南端的魏县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二者共存及对立的相关特点;讨论了"也""啊"共存及对立形成的原因、"也""啊"的性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南方言 助词 共存与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出版物中“的”“地”的使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继章 巫建英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的” “地” 出版物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是写成“撅嘴”好些
4
作者 吴继章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撅嘴” 词语 词形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当前出版物方言词语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吴继章 巫建英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11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方言词语 出版物 《现代汉语词典》 研究成果 词语使用 语料库 工具书 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言语音看“了”的功能演化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前瑞 吴继章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60,96,共14页
本文主要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部分方言的语音材料来分析助词"了"的形式与意义平行弱化的趋势,检视陈前瑞、胡亚(2016)提出的普通话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的适应性。这些方言中词尾"了"完成体的先... 本文主要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部分方言的语音材料来分析助词"了"的形式与意义平行弱化的趋势,检视陈前瑞、胡亚(2016)提出的普通话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的适应性。这些方言中词尾"了"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中,不含无定量化成分的较多地采用复杂的语音形式,体现了该用法与早期完结体用法的联系。已然、带有无定量化宾语的先时性用法则采取弱化的语音形式并与完整体用法同形,一定程度上支持从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到完整体的演化路径。句尾"了"的新情况用法和最近将来时功能倾向于采用弱化的形式,支持句尾"了"从新情况用法发展出完整体的演化路径,也说明最近将来时可能是从新情况用法发展而来。汉语方言时体范畴复杂的音义关系需要多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来描写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语音变化 汉语方言 多功能模式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量词是词——与张亚辉同志商榷
7
作者 吴继章 杨礼 《汉语学习》 1988年第1期24-26,共3页
《汉语学习》一九八六年第六期上登载了张亚辉同志的《汉语的量词不是词》一文。读后觉得文章在结论、论述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想把我们的看法写出来,以就教于张同志和其他同志。 《汉语的量词不是词》一文,可以说整篇都... 《汉语学习》一九八六年第六期上登载了张亚辉同志的《汉语的量词不是词》一文。读后觉得文章在结论、论述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想把我们的看法写出来,以就教于张同志和其他同志。 《汉语的量词不是词》一文,可以说整篇都是在论述汉语的量词不是实词。论证的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的三段论:凡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的都不是实词,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所以量词不是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汉语学习 句子成分 三段论 指示代词 数词 词类划分 汉语语法 名词 宾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里一种特殊的否定形式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继章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8-20,共3页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过程中具体的句子是千变万化的,但这千变万化的具体句子若从判断的角度为其分类,却不外乎肯定、否定两种形式。肯定判断除判断动词“是”使用较多外,没有其他特别的字眼,否定判断一般认为是必须用否定副词的...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过程中具体的句子是千变万化的,但这千变万化的具体句子若从判断的角度为其分类,却不外乎肯定、否定两种形式。肯定判断除判断动词“是”使用较多外,没有其他特别的字眼,否定判断一般认为是必须用否定副词的。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说:“肯定的句子无须特别用字来表示肯定的意思,除非要表示某种语气:否定的句子却是必须要有否定的字样。”张志公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中说:“表示否定的句子,一般要用表示否定的词语。”诚然,汉语中的大部分否定句是依靠否定词“不”“没”“没有”等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表达否定意义的句子都必须如此。我们所谓特殊的否定形式指的就是一种不用“否定词”而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 先看下面的例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字 部分否定句 否定形式 具体的句子 表示否定 汉语 否定词 连载小说 主要信息 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人名中的异体字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继章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汉字 正体字 人名 异体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物中一种常见的错字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继章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图书 汉字 笔画 字形 繁体字 简化字 异体字 错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