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冰期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形成
1
作者 吴继全(摘译) 薛春汀(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88年第7期18-19,共2页
古海洋学家至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冰期是否存在一个年轻的、营养成分耗竭的北太平洋深层水源。现今研究者们已无法证明它的存在,因为现在的北太平洋深层水对碳酸钙具有非常强的腐蚀力,因此我们很难得到用测定沉积物年龄的、据底栖... 古海洋学家至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冰期是否存在一个年轻的、营养成分耗竭的北太平洋深层水源。现今研究者们已无法证明它的存在,因为现在的北太平洋深层水对碳酸钙具有非常强的腐蚀力,因此我们很难得到用测定沉积物年龄的、据底栖有孔虫获得的、长时间系列的氧同位素数据和能够代表深层水营养含量的碳同位素数据。亚北极西部太平洋水深3公里岩心的稳定同位素记录表明,底栖有孔虫、拟面包虫碳同位素比值并没有反映出从冰期至全新世期间营养成分耗竭的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存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力 末次冰期 碳酸钙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洋壳玄武岩中的低速波
2
作者 吴继全(摘译) 马建华(校) 《海洋地质动态》 1988年第11期20-21,共2页
在海底引爆的一种特殊仪器能帮助提供年轻洋壳浅部地震速度结构的精确资料。有结果表明:大西洋中脊年轻洋壳表面的压缩波(P波)速只有2.1公里/秒,比较接近于大洋表层沉积物速度(1.5公里/秒),而与海底玄武岩样品速度(5.7公里/秒)相差很大... 在海底引爆的一种特殊仪器能帮助提供年轻洋壳浅部地震速度结构的精确资料。有结果表明:大西洋中脊年轻洋壳表面的压缩波(P波)速只有2.1公里/秒,比较接近于大洋表层沉积物速度(1.5公里/秒),而与海底玄武岩样品速度(5.7公里/秒)相差很大。这意味着暴露于海底的新鲜玄武岩的孔隙度已达30—50%,大大高于以前估计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洋壳玄武岩 检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