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颗粒用于增强肿瘤光热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思思 吴稚冰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3期460-463,共4页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非侵入性新型抗肿瘤疗法,其依靠光热转化剂(photothermal agent,PTA)将入射的近红外光转化为热能,在肿瘤部位形成高温,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消融,相对于传统疗法治疗效果更佳、毒副作用更低以及不易...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非侵入性新型抗肿瘤疗法,其依靠光热转化剂(photothermal agent,PTA)将入射的近红外光转化为热能,在肿瘤部位形成高温,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消融,相对于传统疗法治疗效果更佳、毒副作用更低以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1]。PTT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光热转化剂的选择,PTA的大小、材料形状以及表面修饰等,均会影响光热转换效率以及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光热治疗 光热转化剂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姚琴 吴稚冰 马胜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观察并总结胸腔循环热灌注(IPH)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采用RHL-2000型体腔循环热灌注机进行胸腔热灌注化疗。灌注液为0.9%氯化钠液2000m1加顺铂60—120mg,流量80-100ml/min... 目的观察并总结胸腔循环热灌注(IPH)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采用RHL-2000型体腔循环热灌注机进行胸腔热灌注化疗。灌注液为0.9%氯化钠液2000m1加顺铂60—120mg,流量80-100ml/min,灌注时间60rain。治疗中及治疗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了胸腔热灌注化疗,入胸腔水温[(42.80±0.25)℃]与出胸腔水温[(40.51±0.24)℃]。其中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21N,无效(NC)9例。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80.4%,顺铂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应用胸腔循环热灌注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显著增强顺铂毒性作用,安全性高,顺铂毒副反应低,采取综合护理可提高胸腔循环热灌注的安全性,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循环热灌注 联合化疗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仲浩 张纲 +1 位作者 吴稚冰 孔祥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9期916-91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将6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对...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将6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3.3%、10.0%、86.7%,而对照组为43.3%、33.3%、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大肠癌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而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HLFO方案)对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的预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大肠癌 腹腔化疗 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波 胡林平 +4 位作者 伏晓 张槿 滕尧树 吴稚冰 朱瑾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0期531-535,共5页
目的评估细胞核p27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6年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113例鼻咽癌组织和28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p27蛋白在... 目的评估细胞核p27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6年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113例鼻咽癌组织和28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细胞核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慢性鼻咽炎组织相比,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细胞核中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胞核p27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T分级、TNM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113例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5%,细胞核p27蛋白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85.9%,阴性者为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细胞核p27蛋白表达水平、年龄、T分级、N分级、M分级和TNM临床分期均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HR均>1,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亦显示:年龄、M分级、TNM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均>1,P均<0.05)。结论细胞核p27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并可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细胞核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热疗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白诗婷 吴亚军 吴稚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93-296,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人类的主要死因。2021年,全世界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930万和1000万,其中我国约482万和321万,居世界首位[1]。热疗(Hyperthermia)作为一种绿色低毒的肿瘤治疗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是... 随着人口老龄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人类的主要死因。2021年,全世界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930万和1000万,其中我国约482万和321万,居世界首位[1]。热疗(Hyperthermia)作为一种绿色低毒的肿瘤治疗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是目前极具希望的治疗选择。根据加热技术和部位的不同,热疗可以分为局部热疗、区域热疗和全身热疗(whole-body hyperthermia,WBH)。前两者也可统称为局部区域热疗(local-regional hyperthermia,LRH),与LRH向目标器官和区域引入大量热量不同,WBH相对温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热疗 局部热疗 主要死因 肿瘤治疗 加热技术 恶性肿瘤 LR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