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此时无声胜有声——记幼年观摩梅兰芳《黛玉葬花》一点难忘的印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白匋 《上海戏剧》 1985年第5期19-20,共2页
去年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梅兰芳先生(1894-1961)诞生九十周年纪念会,会上有的同志说:我们要学习梅先生青年时期的敢于革新的精神。他从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一年多时间里,连续新编演了三出时装戏:《宦海潮》、《一缕麻》、《邓霞姑》,同... 去年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梅兰芳先生(1894-1961)诞生九十周年纪念会,会上有的同志说:我们要学习梅先生青年时期的敢于革新的精神。他从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一年多时间里,连续新编演了三出时装戏:《宦海潮》、《一缕麻》、《邓霞姑》,同时又编演了三出古装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和《千金一笑》(即《晴雯撕扇》)。这些剧目都是过去京剧舞台上从未见过的,却都获得了成功。1916年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玉葬花 千金一笑 晴雯 嫦娥奔月 梅兰芳先生 《西厢记》 梅先生 时装戏 纪念会 王实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传统表演艺术“五法”之“法”——谨以此文献给俞振飞先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白匋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29,共2页
戏曲艺术谈到表演艺术,向来有“四功五法”之说。“四功”是“唱、念、做、打”,非常明白易解。“五法”是“手、眼、身、法、步”,其中一个“法”字,却很难讲得清楚,究竟含义如何,是没有记录的。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戏曲艺术谈到表演艺术,向来有“四功五法”之说。“四功”是“唱、念、做、打”,非常明白易解。“五法”是“手、眼、身、法、步”,其中一个“法”字,却很难讲得清楚,究竟含义如何,是没有记录的。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只有《唱念做打》的专条,对于“五法”,避而不谈。一、为“法”试下个定义《俞振飞艺术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里面,有《表演艺术的基础》一文,其中第三段专论“做”与“打”,第一次把“五法”逐字加以说明。谈到“法”的看法如下: “法”这个字,起码在昆剧、京剧中是一个传统的概念,长期流传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功五法 俞振飞 上海文艺出版社 唱念做打 王金龙 艺术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李万春 周信芳 一出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世元音
3
作者 王季思 钱仲联 +26 位作者 程千帆 吴白匋 苏仲翔 沈寿宇 刘剑青 周采泉 陈贻焮 马积高 邵燕祥 陈邦炎 田翠竹 沈善钧 曾仲珊 刘世宜 周笃文 李耀仙 郑临川 徐培均 周秦 刘梦芙 王邦建 罗渊 陈章 周燕婷 郭伟光 华钟彦 孙文光 《中国韵文学刊》 1988年第Z1期133-148,2-3,共18页
五律 天河饮店小集,赋赠诸同社 诗国留香远, 江山非旧日, 摆脱小家气, 岭南春早到, 词人寄意深。 时代要新音。 激扬大雅吟。 好为写芳林。 金缕曲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四日,罗忼烈教授夫妇邀游香港浅水湾。是日值西方情人节,男女双双携手... 五律 天河饮店小集,赋赠诸同社 诗国留香远, 江山非旧日, 摆脱小家气, 岭南春早到, 词人寄意深。 时代要新音。 激扬大雅吟。 好为写芳林。 金缕曲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四日,罗忼烈教授夫妇邀游香港浅水湾。是日值西方情人节,男女双双携手,沿山顶公路跑步,间以欢呼,有洋人,也有华人。旋至海滩公园,有天后、弥勒、财神等像,香烟缭绕,游人杂沓,有华人,也有洋人。一九八三年圣诞节,值国际和平年,中东战火方殷,予在港有诗云:“但得中东和局定,不辞稽首拜耶苏”。时过五年,海湾战火未息,下片因及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世元音 大雅吟 罗忼烈 金缕曲 耶苏 诗云 小集 方殷 浅水湾 诗词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耆旧遗音
4
作者 程千帆 吴白匋 陈殊贤 《中国韵文学刊》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耆旧 遗音 二泉映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诗
5
作者 吴白匋 《南艺学报》 1978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声诗 士节 悲风 善相 颊毛 九方皋 神骏 格贵 边庭 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诗
6
作者 吴白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8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声诗 士节 悲风 善相 颊毛 九方皋 神骏 格贵 边庭 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昆曲剧目的继承与革新
7
作者 吳白匋 《上海戏剧》 1963年第2期4-6,共3页
不久以前,在苏州举行了一九六二年苏浙沪三省市見曲观摩大会,共演出十四场,达五十七个剧目。其中,前辈艺人演出三十个,青年演出二十九个(有两个剧目与前輩艺人的演出重复)。看了这次会演,最使我們感到快慰的是:在党的正确領导之下,昆曲... 不久以前,在苏州举行了一九六二年苏浙沪三省市見曲观摩大会,共演出十四场,达五十七个剧目。其中,前辈艺人演出三十个,青年演出二十九个(有两个剧目与前輩艺人的演出重复)。看了这次会演,最使我們感到快慰的是:在党的正确領导之下,昆曲新生力量得到充分的培养,正在蓬勃地成长起来。就参加演出的人数来說,一九五六年在苏州举行南北昆曲会演时,只有五十人左右,而这次仅仅南昆部分的队伍就有五百三十人之多;短短六年当中,发展达十倍以上。不少的青年演員,在演出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才华与修养,一方面能够继承老师传授的表演艺术,一方面又能加以融会貫通,初步地根据角色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创造。大家看了都认为昆曲后继有人,前途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艺人 昆剧 戏曲 剧目 《十五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