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基于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单娟 吴珂珂 董国位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以中国市值最大的200家上市公司在2009-2014年的海外投资为样本,探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的驱动因素,比较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不同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区位选择的驱动因... 文章以中国市值最大的200家上市公司在2009-2014年的海外投资为样本,探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的驱动因素,比较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不同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区位选择的驱动因素与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有所不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受企业所有制的影响,私有企业倾向于被东道国广大的市场规模与技术资源所吸引,而国有企业容易受政府政策所影响,更多地投资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受贸易成本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制度理论 企业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战略对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电子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娟 吴珂珂 Dominique R.Jolly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以往关于企业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侧重于分析不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创新战略对两者的中介作用。基于以往文献,文章提出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长三角地... 以往关于企业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侧重于分析不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创新战略对两者的中介作用。基于以往文献,文章提出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长三角地区215家电子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理论假设。研究发现:Lall的技术创新能力三维度在中国情景下,被进一步分为六个子维度:与创新有关的投资能力、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外部网络联结能力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企业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产品创新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该研究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及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能力 产品创新 企业绩效 电子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增强淀粉/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珂珂 向红 +2 位作者 刘珍珍 单伟雄 刘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9-25,共7页
目的制备碳酸钙增强淀粉/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配方、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以碳酸钙为填料,木薯淀粉为基材,木质纤维为增强体,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淀粉/木质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力学、吸水性能测试,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目的制备碳酸钙增强淀粉/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配方、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以碳酸钙为填料,木薯淀粉为基材,木质纤维为增强体,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淀粉/木质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力学、吸水性能测试,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表征碳酸钙填料含量、成型温度对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碳酸钙添加量为60%(质量分数)、成型温度为16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抗弯和压缩性能最佳,分别达到了2.4 MPa、7.3 MPa和3.1 MPa,弹性模量也达到985.5 MPa。同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等表征证明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形成了更均匀的网络结构。结论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钙增强淀粉/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耐水性、热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木质纤维 碳酸钙 复合材料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和温湿度对烟蚜茧蜂寄生能力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珂珂 顾钢 +2 位作者 赖荣泉 周挺 韩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88-1497,共10页
【目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烟蚜Myzus persicae有着极高的寄生率,而被广泛用于烟田防治烟蚜。但在人工扩繁烟蚜茧蜂过程中,环境因素对烟蚜茧蜂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光周期、湿度和温度对烟蚜茧蜂在烟蚜上寄... 【目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烟蚜Myzus persicae有着极高的寄生率,而被广泛用于烟田防治烟蚜。但在人工扩繁烟蚜茧蜂过程中,环境因素对烟蚜茧蜂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光周期、湿度和温度对烟蚜茧蜂在烟蚜上寄生力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调查温度25℃、相对湿度70%与4个光周期(9L∶15D,12L∶12D, 14L∶10D和19L∶5D)组合条件下,温度25℃、光周期14L∶10D与4个相对湿度(65%, 70%, 75%和80%)条件下,以及相对湿度70%、光周期14L∶10D与4个温度(10℃, 15℃, 25℃和35℃)组合条件下,烟蚜茧蜂成蜂对烟蚜若蚜的寄生率及成蜂羽化率、寿命、性比(雌性占比)和后足胫节长度。【结果】结果表明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对烟蚜茧蜂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在温度25℃和相对湿度70%时,光周期14L∶10D下烟蚜茧蜂成蜂的体型最大,其成蜂后足胫节最长,为0.439 mm;光周期为12L∶12D下烟蚜茧蜂成蜂的体型最小,后足胫节长度只有0.345 mm;光周期14L∶10D下烟蚜茧蜂成蜂对烟蚜若蚜的寄生率、寿命也最高,分别为42.61%和42.33 h。在温度25℃和光周期14L∶10D时,烟蚜茧蜂成蜂在烟蚜若蚜上的寄生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减小的变化情况,在相对湿度为75%下寄生率最高,达54.44%;在相对湿度为65%下寄生率最低,只有21.67%;相对湿度70%下烟蚜茧蜂成蜂的寿命和后足胫节最长,分别为42.33 h和0.439 mm;相对湿度75%下烟蚜茧蜂的寿命最短,只有20.42 h;相对湿度65%下烟蚜茧蜂成蜂的后足胫节最短,仅有0.373 mm。在相对湿度70%和光周期14L∶10D时,温度为25℃比低温为10℃和15℃更有利于烟蚜茧蜂成蜂的生长发育,其寄生率、雌性占比和后足胫节长度分别为42.61%, 39.04%和0.439 mm,均高于10℃和15℃下的值;而高温35℃则不利于烟蚜茧蜂成蜂在烟蚜若蚜上的寄生行为,并无僵蚜产生,甚至会使寄主烟蚜死亡。【结论】在温度25℃和相对湿度70%时,光周期为14L∶10D更有利于提高烟蚜茧蜂成蜂的寄生率、体型和寿命;在温度25℃和光周期14L∶10D时,相对湿度为75%更有利于提高烟蚜茧蜂成蜂的寄生率,相对湿度为70%条件更有利于烟蚜茧蜂寿命、体型的增加;在相对湿度70%和光周期14L∶10D时,温度为25℃更有利于烟蚜茧蜂寄生率、体型以及雌性占比的增加,而低温10℃条件更有利于烟蚜茧蜂的寿命的延长。本研究结果为田间大棚或者室内小棚等烟蚜茧蜂人工扩繁及其复壮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光周期 湿度 温度 寄生力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VP1蛋白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家勐 宋丹 +5 位作者 罗朝唯 吴珂珂 易琳 赵明秋 陈金顶 丁红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获得可稳定表达猪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抗原表位融合结构蛋白VP1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CHO-K1),制备亚单位疫苗。【方法】设计合成含FMDV抗原表位与VP1基因序列的重组基因RP1,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 【目的】获得可稳定表达猪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抗原表位融合结构蛋白VP1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CHO-K1),制备亚单位疫苗。【方法】设计合成含FMDV抗原表位与VP1基因序列的重组基因RP1,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Puro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PLP1、PLP2和PLP3共转染HEK-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HIV-RP1;将收获的病毒液感染CHO-K1细胞,经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株,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可表达RP1的阳性细胞株,命名为CHO-K1-RP1;将CHO-K1-RP1连续传30代,每隔5代收获相同数量的细胞样品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IFA结果显示,表达RP1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而空白对照无绿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约55 kU处能观察到清晰的条带;表明成功获得了融合蛋白。将获得的融合蛋白与佐剂等体积混合制备成亚单位疫苗免疫BALB/c雌鼠,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二次免疫后,该亚单位疫苗组与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商品化灭活疫苗组小鼠之间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两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亚单位疫苗能有效刺激小鼠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为猪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 CHO-K1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区与正途——从第二届农政与乡建工作坊说开去
6
作者 申端锋 吴珂珂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0,共5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资本下乡,资本下乡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化。若没有农民的参与,资本主导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容易去农化,部门主导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容易去农化。文化+农业,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探索,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资本下乡,资本下乡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化。若没有农民的参与,资本主导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容易去农化,部门主导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容易去农化。文化+农业,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探索,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途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离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很难成功。通过服务型合作社为小农服务,这应该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而不只是再造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想成功,必须要给集体赋权,进行集体经营,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资本下乡 集体经济 农村文化 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