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石油类物质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湘滨 杨长健 孔德秀 《西部交通科技》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出现的石油类物质污染情况,对土壤样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含量发生变化的规律及原因,提出有效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土壤 石油 污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地质矿产中央资源数据库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湘滨 刘雨 《矿业快报》 2005年第5期23-26,共4页
文中在对资料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了概念模型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数据的存储与运行维护设计。
关键词 广西大厂 中央资源数据库 孩子关系表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波检测与主成分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3
作者 吴湘滨 邓家凤 范森葵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3-456,共4页
将多元样本滤波检测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用于研究岩石 矿化剖面 .本方法采用Sobel水平检测滤波和主成分分析 (PCA)技术 ,其原理是 :由于地球化学数据存在“野值”或地质体单元之间差异较小 ,很难有效地用单变量或原始多元样本划分岩石 矿... 将多元样本滤波检测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用于研究岩石 矿化剖面 .本方法采用Sobel水平检测滤波和主成分分析 (PCA)技术 ,其原理是 :由于地球化学数据存在“野值”或地质体单元之间差异较小 ,很难有效地用单变量或原始多元样本划分岩石 矿化剖面中的地质体单元 ,为此 ,以广西大厂矿田钻孔岩芯样品化学分析数据为例 ,首先将 12种化学元素的样本数据设想构成一个“虚拟”的垂直面 ,用Sobel水平检测滤波器进行检测 ;根据滤波检测后的单元素 (变量 )波形特征和多元素 (多变量 )组合特点 ,划分岩石 矿化剖面中的地质体单元 ;然后 ,对指定的地质体单元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原始数据的地质信息 .在PCA图解中可以发现原始变量的相互关系、数据点之间的空间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检测 主成分分析 岩性-矿化剖面 地质普查 地球化学 地质体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王仙花岗闪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立志 吴湘滨 +2 位作者 胡斌 李杰 王玺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80-2291,共12页
王仙花岗闪长斑岩出露于湖南省东部,通过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对其岩石元素质量分数和锆石U-Pb-Hf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为富Si O2(其质量分数w(Si O2)为74.46%~75.79%)和Al2O3(w(Al2O3)为12.47%~12.83%),贫TFe2O... 王仙花岗闪长斑岩出露于湖南省东部,通过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对其岩石元素质量分数和锆石U-Pb-Hf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为富Si O2(其质量分数w(Si O2)为74.46%~75.79%)和Al2O3(w(Al2O3)为12.47%~12.83%),贫TFe2O3(w(TFe2O3)为0.96%~1.09%)和Mg O(w(Mg O)为0.17%~0.27%),且相对贫钠富钾(w(Na2O)/w(K2O)为0.39~0.57)的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较低,具有明显四组分配分曲线特征,相对富集Rb,Th,U,K,Nd,Hf和Sm,而亏损Ba,Eu,Sr,Ti和P;王仙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年龄为(224.7±4.4)Ma,锆石的εHf(t)较稳定,为-6.83^-3.44,这表明王仙花岗闪长属于S型花岗岩,是华夏地块中元古代较成熟的泥质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侵入,经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印支晚期华南板块同时受到古特提斯洋闭合和古太平洋板块向北西俯冲的影响,在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中,幔源物质底侵,造成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并与幔源物质混合,形成王仙花岗闪长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仙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湘东 印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层次理论在采矿方法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文剑 吴湘滨 刘江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3,共4页
针对采矿方法选择的系统性难题,引用灰色和层次性系统分析理论,从安全性能、环境保护和技术指标3方面考虑,建立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模式。通过层次性方法确定其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间的关联度,结合评判... 针对采矿方法选择的系统性难题,引用灰色和层次性系统分析理论,从安全性能、环境保护和技术指标3方面考虑,建立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模式。通过层次性方法确定其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间的关联度,结合评判模式得出采矿方法的优劣顺序。并以黄金洞金矿采矿方法优选为例,经优选分析,黄金洞金矿采用了无底柱上向干式充填采矿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证实灰色层次理论采矿方法优选模式的评价结果可靠,优选模式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灰色层次综合分析 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地区钒矿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玉红 邓鑫楠 吴湘滨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介绍铜仁地区钒矿的储量、分布、资源品位、质量及开采条件,重点分析了该地区钒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从法律、经济、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当地钒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钒矿 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宁明县膨润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7
作者 侯东壮 吴湘滨 葛丽萍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12期121-122,128,共3页
广西宁明县膨润土矿赋存于第三系邕宁群的泥岩中,系统地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研究,把宁明县膨润土分为11层,并对各个矿层的矿物成分、膨润土的吸蓝量、膨胀容、胶质价和阳离子交换容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广西宁明县膨润土矿赋存于第三系邕宁群的泥岩中,系统地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研究,把宁明县膨润土分为11层,并对各个矿层的矿物成分、膨润土的吸蓝量、膨胀容、胶质价和阳离子交换容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合矿床成因,对广西宁明县膨润土矿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指出区内膨润土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矿床的形成与该区的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指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矿床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广西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理念下西部地区矿业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江龙 吴湘滨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5,共6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中国锰都"之称,矿业是松桃县域经济的支柱。但是,松桃的矿业存在着结构欠合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中国锰都"之称,矿业是松桃县域经济的支柱。但是,松桃的矿业存在着结构欠合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企业调研、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对松桃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松桃矿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设计生态工矿型产业园区、构建网络式产业集群、实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策略、加强科技支撑的深度开发、以"经济圈"为契机扩大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是松桃未来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矿业 发展模式 松桃苗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隧道浅埋段隧道涌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蒋成海 吴湘滨 +1 位作者 黄栋良 张慧 《中南公路工程》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基于对雪峰山隧道浅埋段开挖前后的地表水量变化以及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对比,提出高速公路隧道浅埋段地下水应重视勘察,设计;从而更好的为隧道施工提供合理、科学、准确的依据。保持隧址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关键词 隧道 排水 水质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公路地下破坏性岩溶构造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昌忠 吴湘滨 朱自强 《湖南交通科技》 2004年第1期13-14,39,共3页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浅表岩溶构造勘察手段。介绍了该法能提供浅表截然不同的地电层的界限,能显示岩溶地区土壤和岩性的变化,特别是能有效地探测破坏性的岩溶构造。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工程物探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及路侧水质污染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鑫楠 张慧 吴湘滨 《西部交通科技》 2007年第2期7-9,共3页
文章针对目前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运营期路面径流及路侧水质的污染情况,以衡枣高速公路为实例进行研究,表明SS是公路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公路两侧水质污染离子浓度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衡枣高速公路 路面径流 路侧水质 污染分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对越岭隧道开挖和支护方式的选择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文剑 吴湘滨 +1 位作者 张惠 丁国华 《中南公路工程》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针对影响越岭隧道开挖和支护方式的选择的诸多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了安全、环保等因素,运用模糊层次性理论,建立了隧道开挖与支护方案选择的多级模糊评判模型,该模型是以单因素赋值,并结合开挖与支护4种类型的评判集来评判;根... 针对影响越岭隧道开挖和支护方式的选择的诸多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了安全、环保等因素,运用模糊层次性理论,建立了隧道开挖与支护方案选择的多级模糊评判模型,该模型是以单因素赋值,并结合开挖与支护4种类型的评判集来评判;根据层次性递阶结构,建立权重的评判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是一种半定性、半定量的决策方法。并结合雪峰山隧道F8断层开挖与支护方法的选择,实践验证了模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与支护类型 评判集 模糊层次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隧道施工中的水环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慧 刘文剑 吴湘滨 《西部交通科技》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章根据雪峰山隧道施工区的地下水位及水质的监测数据,简要分析了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得出隧道施工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施工排放的废水对地下水质造成了一定污染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水质 控制措施 雪峰山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临时支座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栋良 吴湘滨 《山西建筑》 2005年第8期183-184,共2页
介绍几种先简支后连续桥梁临时支座设计与施工技术,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硫磺砂浆支座、混凝土砂支座的强度、经济、施作便捷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最经济、方便、安全、可靠的临时支座,为桥梁临时支座设计提供合理方案。
关键词 桥梁 临时支座 硫磺砂浆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高等级公路路面径流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慧 邓鑫楠 吴湘滨 《吉林水利》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通过岩溶地区衡枣高速公路段的路面径流过滤实验,分析了路面污染元素通过砂过滤的衰减规律,以及砂颗粒的吸咐效率,说明砂过滤池的可行性。为保护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公路建设中不受污染,或尽量减少路面径流污染,提供了一种简... 本文通过岩溶地区衡枣高速公路段的路面径流过滤实验,分析了路面污染元素通过砂过滤的衰减规律,以及砂颗粒的吸咐效率,说明砂过滤池的可行性。为保护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公路建设中不受污染,或尽量减少路面径流污染,提供了一种简易、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公路 径流污染 砂过滤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长健 吴湘滨 《西部交通科技》 200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文章以我国在建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雪峰山隧道进口端为例,分析了施工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找到预测及处理的措施,为今后类似的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地质环境 形成机制 评价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数学模型分析评价地下水水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德秀 吴湘滨 《吉林水利》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为了讨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本文以常张高速公路慈利段为背景,介绍其地质地貌、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特征,水样采集点的分布,并采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水样和水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保护环境... 为了讨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本文以常张高速公路慈利段为背景,介绍其地质地貌、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建设中环境破坏特征,水样采集点的分布,并采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水样和水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保护环境、发展当地经济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破坏特征 数学模型 水质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裂隙岩体中开挖隧道的双场耦合蠕变分析
18
作者 刘文剑 吴湘滨 张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11-3016,共6页
运用黏弹性断裂、蠕变理论,对裂隙围岩在开挖时的蠕变现象进行分析,建立了隧道开挖的双场耦合蠕变模型。运用Laplace转换,推导出围岩的径向位移函数表达式,分析了应力卸荷、渗流力的作用以及节理裂隙分布对径向位移的影响。同时,利用FLA... 运用黏弹性断裂、蠕变理论,对裂隙围岩在开挖时的蠕变现象进行分析,建立了隧道开挖的双场耦合蠕变模型。运用Laplace转换,推导出围岩的径向位移函数表达式,分析了应力卸荷、渗流力的作用以及节理裂隙分布对径向位移的影响。同时,利用FLAC中的FISH语言编写了FISH函数,将计算隧道模型的数值及解析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径向最大位移变化量并不在主应力最大方向,也不在隧道顶端,而是受地应力分布、渗透水压和节理分布综合作用形成偏压位移,其结果可为隧道支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卸荷 双场耦合蠕变分析 径向位移函数 FLA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错动机制解在雪峰山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19
作者 黄栋良 吴湘滨 +1 位作者 罗伟奇 张慧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2-54,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隧道施工中,因对小断层的超前预报不足,时有涌水、垮塌出现,故而提出一种有效预报方法——断层错动机制解。文章介绍断层错动机制解的原理,并运用此原理对正在施工的雪峰山长大高速公路隧道进行现场验证和短期地质超前预报... 针对目前我国隧道施工中,因对小断层的超前预报不足,时有涌水、垮塌出现,故而提出一种有效预报方法——断层错动机制解。文章介绍断层错动机制解的原理,并运用此原理对正在施工的雪峰山长大高速公路隧道进行现场验证和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可快速、高效、安全地指导隧道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隧道 断层 错动 超前预报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中径向位移的双场耦合蠕变分析
20
作者 刘文剑 吴湘滨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富含裂隙的岩体中,隧道开挖引起应力场和渗透场的变化而产生卸荷变形是非常复杂的力学过程。运用粘弹性断裂、蠕变理论,建立在裂隙岩体中隧道开挖的双场耦合蠕变模型,结合Laplace转换推导出围岩的径向位移函数表达式,说明应力卸荷、... 在富含裂隙的岩体中,隧道开挖引起应力场和渗透场的变化而产生卸荷变形是非常复杂的力学过程。运用粘弹性断裂、蠕变理论,建立在裂隙岩体中隧道开挖的双场耦合蠕变模型,结合Laplace转换推导出围岩的径向位移函数表达式,说明应力卸荷、渗流力的作用以及节理裂隙分布对径向位移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径向最大位移变化量并不在主应力最大方向,也不在隧道顶端,而是受地应力分布、渗透水压和节理分布等综合作用有所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卸荷 双场耦合蠕变分析 径向位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