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温干燥对褐煤孔隙结构及水分复吸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渊默
张守玉
+4 位作者
张华
慕晨
李昊
宋晓冰
吕俊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9-206,共8页
利用卧式固定床实验炉制得不同温度下干燥处理的煤样,采用低温氮吸附法测试煤样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等孔隙特征参数,使用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量,探索了高温干燥处理后褐煤孔隙结构的演变与其复吸...
利用卧式固定床实验炉制得不同温度下干燥处理的煤样,采用低温氮吸附法测试煤样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等孔隙特征参数,使用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量,探索了高温干燥处理后褐煤孔隙结构的演变与其复吸特性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褐煤原煤及不同干燥温度(600~800℃)下半焦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属于第Ⅱ类吸附等温线,褐煤原煤、600℃和700℃干燥半焦的吸附回线均属于L1型,800℃干燥半焦的吸附回线有从L1型转变为L2型的趋势;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干燥半焦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介孔峰值的孔径微分同样先增大后减小,而大孔孔径微分基本保持不变;分形维数D1和D2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且D2>D1;不同干燥程度半焦的复吸曲线变化趋势相同,且平衡含水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焦复吸特性与孔隙结构有关,平衡含水率与其孔容积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
吸附
孔隙结构
分形
复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质预处理制成型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曹忠耀
张守玉
+2 位作者
黄小河
宋晓冰
吴渊默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2-20,共9页
生物质能具有CO_2零排放、普遍易得、价格低廉等优势。生物质成型处理有利于其远距离运输与长时间储存。但是,生物质细胞壁高分子聚合物形成了物理和化学抗降解屏障,严重阻碍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品质的提高,因此,采用预处理技术是实现生物...
生物质能具有CO_2零排放、普遍易得、价格低廉等优势。生物质成型处理有利于其远距离运输与长时间储存。但是,生物质细胞壁高分子聚合物形成了物理和化学抗降解屏障,严重阻碍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品质的提高,因此,采用预处理技术是实现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手段。目前,生物质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由于各种预处理技术对生物质化学组分占比以及结构的影响不同,预处理后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所体现出的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各有特点。本文介绍了生物质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并从提升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角度总结了蒸汽爆破预处理、低温热解预处理及水热预处理3种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水热预处理技术使处理后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燃烧热值、能量密度、耐久度以及机械强度等各方面性能得以全面提升,但是水热预处理成本较高且对环境有影响。未来生物质成型燃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应从平衡生物质燃料品质与预处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减少污染物排放、预处理过程流程配置差异性集成和精确工艺参数匹配等方面为基础,开发适于规模化灵活生产的节能高效生物质预处理技术。上海理工大学碳基燃料洁净转化实验室利用水热预处理技术制备高机械强度生物质成型燃料及成型炭燃料,并获得过程副产物——木醋液,开发了多产品、环境友好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成型燃料
预处理
蒸汽爆破
低温热解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热处理过程中伊敏褐煤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潇峰
张守玉
+5 位作者
李昊
吴渊默
吕俊复
孙梦圆
常明
胡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5,共7页
褐煤水热处理可以脱除有害元素,降低n(O)/n(C)比,提高煤阶,有利于煤的洁净利用。利用高压反应釜对褐煤进行水热处理,采用拉曼光谱(Raman)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处理后的煤样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探索了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后煤样微观结...
褐煤水热处理可以脱除有害元素,降低n(O)/n(C)比,提高煤阶,有利于煤的洁净利用。利用高压反应釜对褐煤进行水热处理,采用拉曼光谱(Raman)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处理后的煤样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探索了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后煤样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50℃水热处理时部分含氧官能团脱除,同时,部分脂肪族侧链断裂及不稳定大分子芳环结构分解形成小分子芳环结构,部分CO分解形成各类醚和羟基;当水热温度升至200℃,处理后褐煤的芳香度指数(R)和芳香结构稠合指数(DOC)上升,表明煤内缩合结构增加,同时,缺陷结构和杂环被去除,大分子芳环结构相对增加,CO大量分解;水热温度继续升高至250℃,褐煤发生氢转移反应导致脂肪族侧链增加;当水热温度达到300℃时,褐煤的芳环结构被破坏,交联结构和无定形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热处理
FTIR
RAMAN
大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热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宋晓冰
张守玉
+3 位作者
吴
顺延
张一帆
曹忠耀
吴渊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8-354,共7页
棉秆(CS)及木屑(WS)经高压反应釜水热预处理后压制成型,并于固定床热解炉内进行炭化实验,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分析水热预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物理性能(机械强度和表观密度)、热值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研...
棉秆(CS)及木屑(WS)经高压反应釜水热预处理后压制成型,并于固定床热解炉内进行炭化实验,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分析水热预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物理性能(机械强度和表观密度)、热值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增加且热值稳定,但燃烧性能变差;经水热预处理制得的生物质成型炭灰分产率均小于18%,固定碳产率均大于60%,满足欧标要求;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生物质成型炭的表观密度及抗压强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对比所有实验样品,经230℃水热预处理制得的生物质成型炭(CS/WS-HT230-CB)物理性能及燃烧性能最佳,且均优于商用烧烤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
产率
成型炭
水热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干燥对褐煤孔隙结构及水分复吸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渊默
张守玉
张华
慕晨
李昊
宋晓冰
吕俊复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9-20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600203)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项目(16KJFZ094)
文摘
利用卧式固定床实验炉制得不同温度下干燥处理的煤样,采用低温氮吸附法测试煤样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等孔隙特征参数,使用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量,探索了高温干燥处理后褐煤孔隙结构的演变与其复吸特性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褐煤原煤及不同干燥温度(600~800℃)下半焦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属于第Ⅱ类吸附等温线,褐煤原煤、600℃和700℃干燥半焦的吸附回线均属于L1型,800℃干燥半焦的吸附回线有从L1型转变为L2型的趋势;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干燥半焦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介孔峰值的孔径微分同样先增大后减小,而大孔孔径微分基本保持不变;分形维数D1和D2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且D2>D1;不同干燥程度半焦的复吸曲线变化趋势相同,且平衡含水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焦复吸特性与孔隙结构有关,平衡含水率与其孔容积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褐煤
干燥
吸附
孔隙结构
分形
复吸
Keywords
lignite
drying
adsorption
pore structure
fractals
reabsorption
分类号
TQ536.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预处理制成型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曹忠耀
张守玉
黄小河
宋晓冰
吴渊默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2-20,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A04B01)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资助项目(16KJFZ094)
文摘
生物质能具有CO_2零排放、普遍易得、价格低廉等优势。生物质成型处理有利于其远距离运输与长时间储存。但是,生物质细胞壁高分子聚合物形成了物理和化学抗降解屏障,严重阻碍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品质的提高,因此,采用预处理技术是实现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手段。目前,生物质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由于各种预处理技术对生物质化学组分占比以及结构的影响不同,预处理后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所体现出的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各有特点。本文介绍了生物质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并从提升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物理性质和燃烧特性角度总结了蒸汽爆破预处理、低温热解预处理及水热预处理3种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水热预处理技术使处理后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燃烧热值、能量密度、耐久度以及机械强度等各方面性能得以全面提升,但是水热预处理成本较高且对环境有影响。未来生物质成型燃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应从平衡生物质燃料品质与预处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减少污染物排放、预处理过程流程配置差异性集成和精确工艺参数匹配等方面为基础,开发适于规模化灵活生产的节能高效生物质预处理技术。上海理工大学碳基燃料洁净转化实验室利用水热预处理技术制备高机械强度生物质成型燃料及成型炭燃料,并获得过程副产物——木醋液,开发了多产品、环境友好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
关键词
生物质
成型燃料
预处理
蒸汽爆破
低温热解
水热
Keywords
biomass
briquette
pretreatment
steam explosion
low temperature pyrolysis
hydrothermal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热处理过程中伊敏褐煤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潇峰
张守玉
李昊
吴渊默
吕俊复
孙梦圆
常明
胡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长春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5,共7页
基金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019KJFZ213)
吉林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项目(2019C056-3)
文摘
褐煤水热处理可以脱除有害元素,降低n(O)/n(C)比,提高煤阶,有利于煤的洁净利用。利用高压反应釜对褐煤进行水热处理,采用拉曼光谱(Raman)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处理后的煤样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探索了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后煤样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50℃水热处理时部分含氧官能团脱除,同时,部分脂肪族侧链断裂及不稳定大分子芳环结构分解形成小分子芳环结构,部分CO分解形成各类醚和羟基;当水热温度升至200℃,处理后褐煤的芳香度指数(R)和芳香结构稠合指数(DOC)上升,表明煤内缩合结构增加,同时,缺陷结构和杂环被去除,大分子芳环结构相对增加,CO大量分解;水热温度继续升高至250℃,褐煤发生氢转移反应导致脂肪族侧链增加;当水热温度达到300℃时,褐煤的芳环结构被破坏,交联结构和无定形碳增加。
关键词
褐煤
水热处理
FTIR
RAMAN
大分子结构
Keywords
lignit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FTIR
Raman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分类号
TQ530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热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宋晓冰
张守玉
吴
顺延
张一帆
曹忠耀
吴渊默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8-354,共7页
基金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项目(16KJFZ094)。
文摘
棉秆(CS)及木屑(WS)经高压反应釜水热预处理后压制成型,并于固定床热解炉内进行炭化实验,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分析水热预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物理性能(机械强度和表观密度)、热值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生物质成型炭的产率增加且热值稳定,但燃烧性能变差;经水热预处理制得的生物质成型炭灰分产率均小于18%,固定碳产率均大于60%,满足欧标要求;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生物质成型炭的表观密度及抗压强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对比所有实验样品,经230℃水热预处理制得的生物质成型炭(CS/WS-HT230-CB)物理性能及燃烧性能最佳,且均优于商用烧烤炭性能。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
产率
成型炭
水热预处理
Keywords
biomass
carbonization
yield
charcoal briquette
hydrothermal pretreatment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温干燥对褐煤孔隙结构及水分复吸的影响
吴渊默
张守玉
张华
慕晨
李昊
宋晓冰
吕俊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质预处理制成型燃料研究进展
曹忠耀
张守玉
黄小河
宋晓冰
吴渊默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热处理过程中伊敏褐煤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
李潇峰
张守玉
李昊
吴渊默
吕俊复
孙梦圆
常明
胡南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热处理对生物质成型炭理化性质的影响
宋晓冰
张守玉
吴
顺延
张一帆
曹忠耀
吴渊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