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航站区高填方地基处理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1 位作者 胡耘 梁永辉 《地基处理》 2025年第1期1-9,35,共10页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位于天山山脉北麓荒漠冲积带边缘,航站区工程面积76.5万m^(2),高填方土石方量800万m^(3),最大填方高度25 m。针对高填方填筑体量大、功能分区多、与地下结构关系复杂等技术难题,从新疆戈壁卵砾石混合土...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位于天山山脉北麓荒漠冲积带边缘,航站区工程面积76.5万m^(2),高填方土石方量800万m^(3),最大填方高度25 m。针对高填方填筑体量大、功能分区多、与地下结构关系复杂等技术难题,从新疆戈壁卵砾石混合土填料的工程特性和大型三轴试验入手,开展了沉降经验公式、改进的高填方沉降分层总和法、基于邓肯-张模型的三维数值分析方法等3种高填方沉降分析方法研究,计算结果与实测较接近。提出了“两期填筑和三阶段”总体建设工序,及精细化的填料配置和填筑工艺技术,分层碾压结合强夯补强措施较好解决了高填方工后沉降控制难题。采用了核心区换填和大面积改进强夯处理技术,解决了大面积超低含水量、强湿陷性粉土处理问题。一系列创新设计理念和工艺保障了高填方回填质量,实现了变形控制与工期目标,为航站楼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类似高填方地基上的大型工程设计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戈壁卵砾石混合土填料 湿陷性粉土 填方与结构同步建设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卫东 高文生 +3 位作者 龚维明 林毅峰 刘永超 吴江斌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与发展,从建筑市政、桥梁及海上风电基础工程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特点出发,介绍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技术进展。在建筑市政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多塔楼高层建筑整体筏形基础、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以植入预制桩、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压入式沉井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环境低影响技术,以及既有建筑基础加固与地下空间拓展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了冲刷和波浪等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基础、锚锭基础和沉井基础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发展。在海上风电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往复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波浪辐射及绕射作用,动冰冲击和冰激振动等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式、重力式、吸力筒式、漂浮式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实践。另外,也简述基础工程在抗震与性能化设计、智能化和环境低影响的施工装备与技术、城市更新面临的既有基础检测、全寿命数字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建筑市政 桥梁 海上风电 基础工程抗震 施工技术与装备 检测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刚 张军辉 +2 位作者 章定文 吴江斌 周海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70,共20页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坚实的地基是确保工程建设安全与韧性的关键。因此,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品质之间的关联性愈发受到关注,这促进了地基处理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进而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技术和设备。文章简要阐述...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坚实的地基是确保工程建设安全与韧性的关键。因此,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品质之间的关联性愈发受到关注,这促进了地基处理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进而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技术和设备。文章简要阐述了地基处理的分类方法与发展特点,回顾了各类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具体介绍了近年来复合地基技术、排水固结法、土工合成材料、高聚物注浆、固化剂、特殊土地基、大面积高填方地基和抗震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归纳总结了地基处理智能设备、设计理论、评价方法和规范编制的发展情况。在现阶段信息化浪潮不断来袭、可持续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地基处理技术应不懈追求“韧性、绿色、智能、人文”的品质提升的核心议题,探讨了地基处理行业各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展望,以期为地基处理领域的研究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智能化 韧性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利帝豪EV450低压无法上电故障诊断与排除
4
作者 吴江斌 《汽车维修技师》 202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吉利帝豪EV450作为一款热门的电动汽车,其低压系统的正常上电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吉利帝豪EV450低压无法上电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吉利帝豪EV450作为一款热门的电动汽车,其低压系统的正常上电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吉利帝豪EV450低压无法上电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可能原因的探讨以及诊断步骤的详细阐述,为维修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豪EV450 低压上电 故障诊断 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耦合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钻孔优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正强 蔡永昌 吴江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20-2628,共9页
如何合理利用勘查资料进行准确的地质建模和逐级优化钻孔方案,对于降低勘查成本和提高地层数据收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岩土勘测初期钻孔数据通常十分稀少,而工程区域的地质结构可能随位置发生显著变化,这大大增加了钻孔设计... 如何合理利用勘查资料进行准确的地质建模和逐级优化钻孔方案,对于降低勘查成本和提高地层数据收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岩土勘测初期钻孔数据通常十分稀少,而工程区域的地质结构可能随位置发生显著变化,这大大增加了钻孔设计的难度。CMC模型可以处理稀疏地质勘查数据,并且具有参数简单和理论简洁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在地质建模和地质不确定分析中。然而,已有的CMC模型无法用于复杂变化地层的钻孔设计,因为它们依赖全局的序列方向和Walther常数,可能导致对地质结构的错误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耦合马尔科夫链模型(Local coupled Markov chain model,简称LCMC模型)进行额外钻孔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地质剖面钻孔数据的片段化处理、局部随机建模和多片段叠加的方式建立适应复杂变化地层的地质模型;使用基于LCMC模型生成的信息熵图定量评价地质单元的不确定性;基于柱平均信息熵曲线对额外钻孔的最佳位置进行逐步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更加合理高效的钻孔优化,增加倾角和方向发生变化的复杂地层的建模准确性,以及降低地质剖面模拟的不确定性。提出的方法为复杂变化地质区域的钻孔设计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化 CMC模型 Walther常数 钻孔优化 复杂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截面桩与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黄绍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83-2588,共6页
建立了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分析模型。采用直接约束处理的接触算法与库仑摩擦模型来模拟桩-土界面,土体选用抛物线型Mohr-Coulomb本构模型。通过程序的二次开发,实现初始应力场的合理计算,并采用位移边界对扩底抗拔桩的上拔过程进行... 建立了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分析模型。采用直接约束处理的接触算法与库仑摩擦模型来模拟桩-土界面,土体选用抛物线型Mohr-Coulomb本构模型。通过程序的二次开发,实现初始应力场的合理计算,并采用位移边界对扩底抗拔桩的上拔过程进行动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以现场足尺试验中的试桩为数值分析对象,通过调整计算参数使计算得到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试验结果拟合接近,来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并确定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拔过程中轴力、侧摩阻力的大小与分布、桩身与扩大头附近土体变形与塑性区的发展规律。数值分析加深了对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截面桩 扩底桩 抗拔桩 足尺试验 承载特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底抗拔桩扩大头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黄绍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15-2120,共6页
在上海软土地区进行的足尺试验表明,采用小扩展角度的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承载力。由于没有对桩身轴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的试验成果无法深入认识扩大头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足尺试验,通过拟合试桩中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确定相... 在上海软土地区进行的足尺试验表明,采用小扩展角度的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承载力。由于没有对桩身轴力进行量测,仅凭现有的试验成果无法深入认识扩大头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足尺试验,通过拟合试桩中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确定相关计算参数,以了解扩底抗拔桩上拔过程中扩大头抗拔阻力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上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扩大头对抗拔承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同时对扩大头扩径倍数、扩大头长度、扩展角度及扩大头持力层性质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计算,可以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最后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和工程实际要求对扩底抗拔桩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扩大头 数值分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多种桩型抗拔桩侧摩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王向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3-98,共6页
近年来,对扩底抗拔桩和桩侧注浆抗拔桩这两种新型抗拔桩承载特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等截面、扩底和桩侧注浆3种桩型抗拔桩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比较了各桩型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差异;并对典型土... 近年来,对扩底抗拔桩和桩侧注浆抗拔桩这两种新型抗拔桩承载特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等截面、扩底和桩侧注浆3种桩型抗拔桩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比较了各桩型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差异;并对典型土层在不同桩型中摩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分析;将3种桩型抗拔桩的桩侧摩阻力实测值与规范推荐值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认识了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和桩侧注浆抗拔桩各自的荷载传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桩侧注浆抗拔桩 足尺对比试验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8m武汉中心大厦嵌岩桩设计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陈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6-81,共6页
"武汉中心"大厦是目前华中在建的第一高楼,建筑高度438 m,88层地上结构,4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20 m。场地浅部为深厚的砂层,其下为软质泥岩。由于建筑高,预估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不小于20000 kN,当地无类似工程经验,桩基设计施工... "武汉中心"大厦是目前华中在建的第一高楼,建筑高度438 m,88层地上结构,4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20 m。场地浅部为深厚的砂层,其下为软质泥岩。由于建筑高,预估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不小于20000 kN,当地无类似工程经验,桩基设计施工难度大。该工程开展了现场足尺试验,试桩桩径1000 mm,采用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提高承载力,桩端埋深约65 m。通过不同入岩深度进行对比,开展大吨位载荷试验、桩身轴力与变形的量测,得到嵌岩灌注桩的承载与变形状态;基于地基-基础-结构协同作用的理念对工程桩的受力作深入分析,得到合理的群桩布置与入岩深度;采用旋挖机具并配合针对性挖斗、泥浆与清渣工艺,解决了深厚砂层及软岩的成孔难题,大大提高工效并保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现场试验 承载特性 旋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索)荷载-位移曲线拟合及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江斌 罗岚 刘威 《地基处理》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类比工程桩抗压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研究方法,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锚杆(索)基本试验P-S曲线进行分析。依托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基本试验P-S曲线数据,采用两种模型预测锚杆(索)极限承载力,发现指数模型对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结... 类比工程桩抗压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研究方法,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锚杆(索)基本试验P-S曲线进行分析。依托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基本试验P-S曲线数据,采用两种模型预测锚杆(索)极限承载力,发现指数模型对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结果偏于安全。按相关规范要求,锚杆(索)基本试验需在初始荷载的基础上进行循环试验。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时,可以消除初始荷载后拟合,也可直接进行拟合。采用指数模型预测极限承载力时,消除初始荷载后的拟合结果偏于安全。在拟合的基础上,按规范规定的加载条件及破坏条件判断出破坏荷载,可得到修正极限值。通过对锚杆(索)各基本试验组的拟合分析发现,修正极限值与拟合函数极限值之比约为0.84~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索) 极限承载力 双曲线模型 指数模型 修正极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河综合交通枢纽膨胀土地基复杂岩土工程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江斌 罗岚 黄昱挺 《地基处理》 2022年第S01期159-166,共8页
西部地区大型交通枢纽项目往往面临复杂的地形地貌及特殊工程地质条件。红河综合交通枢纽是云南省十三五规划四大交通枢纽之一,项目位于我国典型的膨胀土发育地区,涉及复杂的土石方、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岩土工程设计内容,挖填方处理... 西部地区大型交通枢纽项目往往面临复杂的地形地貌及特殊工程地质条件。红河综合交通枢纽是云南省十三五规划四大交通枢纽之一,项目位于我国典型的膨胀土发育地区,涉及复杂的土石方、地基处理、边坡支护等岩土工程设计内容,挖填方处理面积约16万m^(2),土方开挖量111万m^(3),土方回填量35万m^(3);挖方边坡长度约为1055 m,挖方最大高度约17 m;填方边坡长度约为1100 m,最大填方高度约13 m。本文综合考虑了原始地形地貌、功能需求、膨胀土地基处理工艺、周边料源及弃土条件等因素,采用了尽量少填方、适当多挖方的地势设计策略,将场地由全场整平调整为双台地方案,更契合现状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107万m^(3);针对边坡支护高度变化剧烈,与建构筑物关系复杂,工况关系复杂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了加筋土边坡、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锚拉式桩板挡墙等多类型边坡支护组合设计方案,对于外部接口采取了永临结合处理对策,并对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锚杆锚索与膨胀土粘结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实现了膨胀土高边坡的合理设计。上述设计方案与技术成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综合交通枢纽 岩土工程设计 地势设计优化 膨胀土地基处理 多类型边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对邻近地铁隧道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39
12
作者 王卫东 沈健 +1 位作者 翁其平 吴江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340-1345,共6页
上海市闸北区大宁商业中心基坑东侧围护体距离已运行地铁隧道的最小净距仅为5.45 m。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工程中为控制隧道变形采取的设计技术措施:盆式开挖配合钢管斜坡撑代替大面积支撑、地铁侧坑内被动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和遵循时... 上海市闸北区大宁商业中心基坑东侧围护体距离已运行地铁隧道的最小净距仅为5.45 m。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工程中为控制隧道变形采取的设计技术措施:盆式开挖配合钢管斜坡撑代替大面积支撑、地铁侧坑内被动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和遵循时空效应原理的设计开挖工况等。同时针对本工程设计以变形控制为主的特点,采用了三维连续介质有限元法分析了开挖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其中土体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模拟。同时采取了不同计算方案对比分析了采用抽条开挖的有效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侧基坑工程 环境效应 三维连续介质有限元方法 修正剑桥模型 钢管斜坡撑 时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500 kV地下变电站超深基坑工程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卫东 朱伟林 +2 位作者 陈峥 翁其平 吴江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64-576,共13页
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是国内首座全埋式大型变电站,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基坑直径为130m,开挖深度为34m,地基土软弱,给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实施;圆... 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是国内首座全埋式大型变电站,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该工程基坑直径为130m,开挖深度为34m,地基土软弱,给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超深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实施;圆形基坑的土压力与计算分析方法;深开挖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及控制。本工程基于全逆作法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了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结合的先进设计理念及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成功实现了超深圆形基坑的设计与实施。上海500 kV地下变电站的成功实践,将为深层地下结构的建造提供经验,为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实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变电站 圆形基坑 逆作法 主体工程与支护结构相结合 铣槽机 一柱一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附加变形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3
14
作者 李进军 王卫东 +1 位作者 邸国恩 吴江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23-629,共7页
随着软土地区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加,基坑工程周围通常存在建筑物,基坑工程的开挖受到更严格的环境制约。在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基坑开挖引起的附加变形满足周边建筑物提出的严格要求,基坑设计的关键从强度控制转变为变形控制。结... 随着软土地区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加,基坑工程周围通常存在建筑物,基坑工程的开挖受到更严格的环境制约。在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基坑开挖引起的附加变形满足周边建筑物提出的严格要求,基坑设计的关键从强度控制转变为变形控制。结合上海地区大量基坑工程实践,考虑邻近建筑物条件下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分析,总结出适用于基坑围护选型阶段的实用计算分析方法,对方案选型进行指导。分别结合邻近桩基础和浅基础的不同基础形式建筑物的工程实例,对基坑开挖产生的邻近建筑物的附加变形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际工程实施的监测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计算分析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邻近建筑物 桩基础 浅基础 附加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王卫东 吴江斌 +1 位作者 许亮 黄绍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8-1422,共5页
扩底抗拔桩在软土地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较少。设计出适合于上海软土地区的扩底形状与机具,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对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共分两组,两组试桩的桩长与桩径皆不同。每组试桩由一根等截面桩与二... 扩底抗拔桩在软土地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较少。设计出适合于上海软土地区的扩底形状与机具,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对等截面桩与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共分两组,两组试桩的桩长与桩径皆不同。每组试桩由一根等截面桩与二根扩底桩组成。试验表明,扩底抗拔桩的荷载变形曲线相对平缓,表现得更有后劲,极限承载力比等截面桩提高50%以上,扩底效果明显。并对扩底抗拔桩的桩顶和桩端变形随荷载发展规律、桩身变形与回弹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足尺试验初步验证了上海地区采用小角度扩底抗拔桩的可行性,为认识此类扩底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并推动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迈出了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截面桩 扩底桩 抗拔桩 足尺试验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卸载对地铁区间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8
16
作者 王卫东 吴江斌 翁其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251-255,共5页
上海新金桥广场基坑工程位于地铁区间隧道的正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最小距离仅为 4 m。基坑开挖对该地铁区间隧道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设计中隧道周围土体加固、充分利... 上海新金桥广场基坑工程位于地铁区间隧道的正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最小距离仅为 4 m。基坑开挖对该地铁区间隧道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设计中隧道周围土体加固、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开挖土方等重要措施,并采用了能反应应力路径的上海软土卸荷模量。数值模型对实际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动态地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开挖卸荷对地铁隧道的影响。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开挖 地铁隧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大厦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2
17
作者 王卫东 李永辉 吴江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7-1826,共10页
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632 m)采用了直径为1 m、桩端埋深88 m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有别于金茂大厦(420 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 m)另两栋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钢管桩。通过现场试桩验证成桩可行性及承载力取值,试桩载荷试验加载... 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632 m)采用了直径为1 m、桩端埋深88 m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有别于金茂大厦(420 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 m)另两栋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钢管桩。通过现场试桩验证成桩可行性及承载力取值,试桩载荷试验加载至极限,采用分布式光纤量测桩身应变,同时为研究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试桩破坏前,Q–s曲线近似为线性,破坏时,桩体发生刺入变形;桩侧桩端联合后注浆桩与桩端后注浆桩在侧摩阻力分布及发挥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黏性土中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桩土相对位移小于5 mm,砂性土中小于10 mm;桩土相对位移超过极限位移后,埋深较浅的黏性土中由于桩土相对位移大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与规范值相比,有效桩长范围内浅部土层中桩侧摩阻力小于规范取值下限,深部土层中桩侧摩阻力达规范取值上限的2倍以上;试桩端阻比较小,表现出摩擦型桩特性;桩身压缩占桩顶沉降95%左右,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压缩产生。试桩试验为上海软土地区600 m超高层建筑首次采用灌注桩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 桩侧注浆 桩端注浆 双层钢套管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茂松 王向军 +1 位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9,共7页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成果,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在极限状态下,扩大头处形成椭圆状局部破坏;而等截面段形成幂函数形式的曲线破裂面,幂函数曲线破裂面形状取决于土层及桩型参数...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成果,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在极限状态下,扩大头处形成椭圆状局部破坏;而等截面段形成幂函数形式的曲线破裂面,幂函数曲线破裂面形状取决于土层及桩型参数。提出扩大头影响高度H1的概念,由扩底抗拔桩足尺试验数据,拟合出一个适合上海等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扩大头影响高度H1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统一计算模式的正确性。另外,该方法也可退化为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极限承载力 数值模拟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顶管的三维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朱合华 吴江斌 潘同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2-495,共4页
大口径急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在上海地区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曲线顶管施工对周围土体稳定性影响和管体结构受力、位移的空间变化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经典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壳体理论和温克尔假设建立曲线顶管与土体相... 大口径急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在上海地区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曲线顶管施工对周围土体稳定性影响和管体结构受力、位移的空间变化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从经典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壳体理论和温克尔假设建立曲线顶管与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力学模型,以模拟曲线顶管在软土地层中的施工力学性态。给出了曲线顶管纵向和法向位移的理论解,并进而给出了结构的内力和地层抗力。与具体工程实测位移比较表明,位移的理论解和实测值有相当的一致性,本文的理论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顶管 三维力学模型 薄壳理论 温克尔假设 地下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卫东 吴江斌 +1 位作者 王向军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37-445,共9页
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是指灌注桩成桩后通过桩侧预埋注浆装置注浆,改变桩身与桩周土的接触界面特性,从而提高抗拔承载力。介绍了桩侧后注浆抗拔桩的侧注浆装置、施工工艺参数和桩型特点。基于现场足尺试验、离心模型试验、剪切面试验等对桩... 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是指灌注桩成桩后通过桩侧预埋注浆装置注浆,改变桩身与桩周土的接触界面特性,从而提高抗拔承载力。介绍了桩侧后注浆抗拔桩的侧注浆装置、施工工艺参数和桩型特点。基于现场足尺试验、离心模型试验、剪切面试验等对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扩底抗拔桩和等截面抗拔桩进行对比,初步认识了桩侧后注浆抗拔桩的承载能力、承载变形特性及桩土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和注浆增强机理。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估算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承载力的增强系数法和荷载传递法。介绍了桩侧后注浆抗拔桩技术在上海世博500 kV地下变电站和上海白玉兰广场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侧后注浆抗拔桩 现场足尺试验 离心模型试验 剪切面试验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