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量空气系数对准东煤结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江全 孟建强 +4 位作者 严泰森 吴士强 孙绍增 秦明 赵义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3,共6页
为深入认识准东煤的结渣特性,改善燃用准东煤的锅炉结渣问题,采用多反应控制段携带流反应器模拟真实煤粉锅炉中的空气分级燃烧情况,研究空气分级条件下过量空气系数对准东煤结渣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XRD与SEMEDX对灰渣在高温条件下的熔... 为深入认识准东煤的结渣特性,改善燃用准东煤的锅炉结渣问题,采用多反应控制段携带流反应器模拟真实煤粉锅炉中的空气分级燃烧情况,研究空气分级条件下过量空气系数对准东煤结渣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XRD与SEMEDX对灰渣在高温条件下的熔融特性与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取灰样分析其燃尽率.实验结果表明:准东煤在炉膛温度为1 250℃时具有很好的燃尽效果,燃尽率达到99%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在0.7~1.2时对燃尽效果影响不明显.随着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的升高,莫来石含量逐渐增大,结渣逐渐减轻;灰渣中Si、Fe、Na富集明显,Al含量较低,结渣较强;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较低时,灰中铁的硅铝酸盐容易形成低温共熔体,导致结渣加重.为避免严重结渣应该使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大于0.7,同时可以通过掺配含铁量较低的煤来减轻准东煤的结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结渣 空气分级 过量空气系数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级对稻壳旋风气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江全 赵义军 +3 位作者 鲍立斌 冯冬冬 张天鹏 孙绍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结合旋风气化炉高径比较大的结构特征,合理选择气化介质配风方式,优化炉内温度分布,以期提高稻壳气化的燃气品质,改善由气固分离引起的碳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基于空气分级的思想,针对空气二次分级和三次分级对稻壳旋风气化特性的影响规... 结合旋风气化炉高径比较大的结构特征,合理选择气化介质配风方式,优化炉内温度分布,以期提高稻壳气化的燃气品质,改善由气固分离引起的碳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基于空气分级的思想,针对空气二次分级和三次分级对稻壳旋风气化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风的位置设置在外旋风筒下部较为合适,空气当量比以0.23~0.26为宜,气化炉温度均布于800~900℃,有利于焦炭与水蒸气的气化反应。二次风率为30%时,相对不分级情况稻壳气化的碳转化率增大11.2%,气化燃气的低位热值增大18.4%。稻壳旋风气化系统的碳转化率最大值为55.5%,空气三次分级对改善系统的碳转化率效果并不明显,改变配风方式对稻壳旋风气化的燃气产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旋风 气化 空气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管磨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江全 刘曼青 李之光 《石油化工设备》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螺旋槽管内通过含尘气体时,其内壁凸起会受到磨损,进而会影响到该管的传热性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螺旋槽管内磨损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磨损后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异形管 磨损 传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在煤中的存在形式及其随煤粒径的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江全 杨岩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3,共3页
介绍了我国煤中疏的含量分布及硫的存在形式,并研究了含硫量随粒径的分布规律。这有利于研究和选择原煤脱硫方法。
关键词 电站 硫分布 含量 存在形式 粒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加热炉天然气燃烧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怀彬 邢志东 +1 位作者 黄波 吴江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针对北方冬夏季温差大而导致油田加热炉负荷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孔喷嘴多辅助火孔喷头、高压引射大气式天然气燃烧器.对四种喷嘴和喷头结构各异的该型燃烧器进行了性能优化试验.结果表明,3孔喷嘴燃烧器优于单孔喷嘴燃烧器;... 针对北方冬夏季温差大而导致油田加热炉负荷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孔喷嘴多辅助火孔喷头、高压引射大气式天然气燃烧器.对四种喷嘴和喷头结构各异的该型燃烧器进行了性能优化试验.结果表明,3孔喷嘴燃烧器优于单孔喷嘴燃烧器;18孔辅助火孔喷头燃烧器优于15孔及21孔辅助火孔喷头燃烧器;3孔喷嘴18孔辅助火孔喷头燃烧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天然气 油田加热炉 原油 集输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在煤中的存在形式及其随煤粒径的分布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岩 吴江全 《节能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介绍了我国煤中硫的含量分布及硫的存在形式 ,并研究了含硫量随粒径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煤炭 脱硫 黄铁矿 硫分布 存在形式 煤粒径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携带流反应器试验台的煤粉燃烧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建成 吴江全 +1 位作者 胡亚民 孙绍增 《节能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387-391,共5页
为了优化一种用于携带流反应器系统的煤粉燃烧器结构参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该煤粉燃烧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采用扩口结... 为了优化一种用于携带流反应器系统的煤粉燃烧器结构参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该煤粉燃烧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采用扩口结构以及对冲二次风的引入均能有效的促进二次风与一次风煤粉的混合,增强煤粉着火及燃烧的稳定性。适当增加二次风喷口与一次风喷口的间距可以加速煤粉的燃尽。采用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更低的氮氧化物排放,为基于携带流反应器系统的燃煤污染物减排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NOx 携带流反应器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煤粉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氛和压力对脱灰煤颗粒着火温度的影响
8
作者 孟顺 吴江全 +4 位作者 孙绍增 赵义军 王鹏翔 王东 秦裕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实现高效低污染能源利用,提出煤基燃料氧水蒸气燃烧的近零排放发电技术.在一维沉降炉上研究伊敏脱灰煤、准东脱灰煤在不同氧浓度、水蒸气浓度下的着火温度,并利用快速升温水蒸气高压热重分析仪研究压力对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 为实现高效低污染能源利用,提出煤基燃料氧水蒸气燃烧的近零排放发电技术.在一维沉降炉上研究伊敏脱灰煤、准东脱灰煤在不同氧浓度、水蒸气浓度下的着火温度,并利用快速升温水蒸气高压热重分析仪研究压力对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浓度对脱灰煤着火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氧体积浓度的增加,着火温度逐渐降低;随着水蒸气体积浓度的增加,脱灰煤着火温度逐渐升高,水蒸气体积分数从10%~50%每增加10%,着火温度升高约30℃.当压力小于1.0 MPa时,随着压力的增加,准东脱灰煤着火温度降低;当压力在1.0~2.0 MPa增大时,着火温度基本不变;在压力大于2.0 MPa时,着火温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灰煤 氧燃烧 水蒸气 着火温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电站锅炉水压试验标准的差异
9
作者 杨岩 吴江全 《节能技术》 CAS 2001年第6期46-47,共2页
本文介绍了关于电站锅炉本体水压试验的中国标准与ASME标准的差异以及根据ASME标准进行水压试验的程序。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水压试验 规程 标准 发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煤热解过程及热解焦炭理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立华 孙绍增 +4 位作者 张文达 白晨曦 冯冬冬 赵义军 吴江全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4-652,共9页
本文综述了压力对煤热解过程及热解焦炭理化结构的影响,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较低的温度条件(通常低于1000℃).研究表明,加压煤热解焦炭和挥发分产率、焦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官能团、石墨化程度等理化结构不同于常压,加压热解过程中N、... 本文综述了压力对煤热解过程及热解焦炭理化结构的影响,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较低的温度条件(通常低于1000℃).研究表明,加压煤热解焦炭和挥发分产率、焦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官能团、石墨化程度等理化结构不同于常压,加压热解过程中N、S元素的多相转化行为会发生改变.压力升高,焦炭产率增加、挥发分产率降低,焦炭的燃烧反应性降低.高压会形成更多的大孔隙率炭颗粒,焦炭的石墨化程度加深,脂肪族和芳香族含量先上升然后下降,小芳香系统与大芳香系统的比例降低,含氮前驱物(HCN、NH_(3))数量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气态产物中的SO_(2)浓度和焦炭中的硫含量随着总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焦炭 挥发分 理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干式方法
11
作者 张振江 吴江全 张英健 《洁净煤技术》 CAS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阐述了燃气轮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重点介绍了GE公司开发的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干式方法,此法可大大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氮氧化物排放 降低措施 干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装ТПП—210A型锅炉三次风喷嘴后燃烧无烟煤的效率提高
12
作者 Л.Б.Голышев 吴江全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6-28,共3页
将废干燥剂从制粉系统排入炉膛,会引起炉内截面上热力分布不均和火焰温度降低,这是燃无烟煤锅炉中产生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为了保证发热量小于20MJ/kg的无烟煤的着火和燃烧的稳定性,必须用高热值燃料(重油或天然气)
关键词 锅炉 三次风 喷嘴 无烟煤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