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南海北部鲔资源
- 1
-
-
作者
吴永烈
罗进辉
陈文洋
冯波
-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广东省南海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3年第4期291-29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906)。
-
文摘
根据2008—2020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鲔(Euthynnus affinis)资源的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鲔被围网、罩网、刺网和拖网捕捞,分别占其总产量的69.01%、10.98%、17.77%和2.23%。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2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6 493.19 t,平衡Fox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9 888.98 t,非平衡产量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0 012.00 t。罩网201~300 kW、围网50~100 kW和刺网151~200 kW 3种作业方式与功率段在2020年被判断为捕捞努力量水平投入过度,即捕捞型过度捕捞,但这3种作业方式与功率段的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3.73%,因此,当前鲔资源的利用状况整体上较为乐观。综合推断南海北部鲔资源总可捕捞量可设定在4.9×10^(4)t。
-
关键词
鲔
南海北部
剩余产量模型
总允许捕捞量
-
Keywords
Euthynus affinis
northem South China Sea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total allowable catch
-
分类号
P74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S937.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