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其亲本形态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水清 郑乐云 +5 位作者 罗辉玉 黄种持 林克冰 邱峰岩 吴精灵 林金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结果显示,3种石斑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体质量与全长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932,杂交子代体质量与尾柄高的相关性最高(0.955),与全长的相关系数为0.927;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斜带石斑鱼保留体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赤点石斑鱼保留全长、体高和尾柄高,杂交子代保留全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对杂交子代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发现,体质量平均杂种优势为3.43%,体长平均杂种优势为3.02%,杂交子代同时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该研究表明杂交子代(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差异要小于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形态性状更偏向于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子代 通径分析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云龙石斑鱼表型性状的主成分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水清 罗辉玉 +6 位作者 张哲 郑乐云 王全阳 林克冰 葛辉 姜双城 邱峰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0-687,共8页
为研究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生长阶段表型性状间关系,分别测定了4月龄、9月龄和15月龄云龙石斑鱼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眼后头长(X5)、躯干长(X6)、尾柄长(... 为研究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生长阶段表型性状间关系,分别测定了4月龄、9月龄和15月龄云龙石斑鱼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眼后头长(X5)、躯干长(X6)、尾柄长(X7)和尾柄高(X8)等形态性状,并对不同月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月龄组云龙石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4月龄=-47.887+3.335 X1+2.139 X2-3.729 X7+19.582 X8,Y9月龄=-313.801+17.985 X1-7.144 X3+11.193 X4+37.145 X8;Y15月龄=-897.768+20.951 X1+70.512 X4-33.298 X7+81.547 X8;云龙石斑鱼各月龄表型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除9月龄尾柄长外,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4月龄和9月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重因子,15月龄第一主成分指向增长、增重和体高因子,3个月龄第二主成分均指向尾柄因子;4月龄和9月龄全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485、0.831),15月龄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440),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云龙石斑鱼在所测的3个月龄阶段均以增长、增重为主,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估算不同月龄云龙石斑鱼的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石斑鱼 杂交石斑鱼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制电路技术发展方向的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水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5-10,3,共6页
从七个方面论述印制电路技术近期发展趋势,并探索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者的结论是:加成法、半加成法与通用的减成法同时并存;图形蚀刻法不再是制造印制板的唯一方法;过去为人们所称道的酸性胶体钯已经暴露出许多不可克服的缺陷;镀前处... 从七个方面论述印制电路技术近期发展趋势,并探索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者的结论是:加成法、半加成法与通用的减成法同时并存;图形蚀刻法不再是制造印制板的唯一方法;过去为人们所称道的酸性胶体钯已经暴露出许多不可克服的缺陷;镀前处理出现新的高锰酸盐凹蚀/去腻污工艺;曾经是先进技术的光亮铅锡电镀逐渐为不光亮铅锡电镀加热风整平技术所更新;直流的、慢沉积、高氰化合物插头镀金已被脉冲、高速、低氰或无氰插头镀金所汰淘;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硫酸蚀刻技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常用蚀刻技术完全不同的有机蚀刻铜试剂已经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 电镀锡铅合金 电镀金 胶体锶 蚀刻法 镀前处理 过氧化氢/硫酸蚀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制电路镀金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水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15,3,共5页
从3个方面论述了印制电路镀金技术的发展方向,即镀金溶液发生了急剧地变革;出现了性能优良的代金溶液;对脉冲、选择、激光等镀金方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印制电路 镀金 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水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26,共7页
简述甘氨酸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概况,介绍了甘氨酸在镀金、镀锌、镀铬、镀钯合金、镀镍合金、镀银合金、镀钴合金、镀铬合金、镀镍铜锌、镀铬铁镍、镀镍钴锌、化学镀铜、化学镀镍、化学镀镍磷中的应用研究,文章提供的配方及其工艺参数... 简述甘氨酸在电镀工业中的应用概况,介绍了甘氨酸在镀金、镀锌、镀铬、镀钯合金、镀镍合金、镀银合金、镀钴合金、镀铬合金、镀镍铜锌、镀铬铁镍、镀镍钴锌、化学镀铜、化学镀镍、化学镀镍磷中的应用研究,文章提供的配方及其工艺参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镀金 合金镀 化学镀 二元合金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PCB插头镀金层质量的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水清 《材料保护》 CAS 1987年第1期27-30,26,共5页
前言印制电路板(PCB)插头部位采用镀金工艺,已經有比较长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镀金方法也由原来的氰化物镀金、亚铁氰化钾镀金,发展到酸性低氰镀金,无氧化物(如亚硫酸盐)镀金,半柠檬酸盐镀金、激光强化镀金、无添加剂镀金、金... 前言印制电路板(PCB)插头部位采用镀金工艺,已經有比较长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镀金方法也由原来的氰化物镀金、亚铁氰化钾镀金,发展到酸性低氰镀金,无氧化物(如亚硫酸盐)镀金,半柠檬酸盐镀金、激光强化镀金、无添加剂镀金、金铁硬性镀金等等.被镀工件由挂镀、滚镀发展到高度控制选择性电镀、喷射式选择性电镀.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那种形式,镀层都必须达到硬度高、耐磨性好、接触电阻稳定、孔隙率低等质量要求.由于尚未掌握影响插头镀金质量的可变因素,而造成次品、废品的现象常见.为此,本文试图阐明影响PCB插头镀金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期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镀金层 金镀层 插头 电气装置件 电解液 擂头 选择性电镀 阳极材料 镀液 金板 结晶结构 镀金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金工艺中阳极的选材、构形与布置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水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1,共4页
前言任何独特而有效的镀金溶液,是从选择良好的阳极开始的。本文作者曾在1987年论述影响PCB插头镀金层质量的因素时,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镀金溶液阳极的选材、构形与布置等有关问题。Kim J T和Turner D R采用氧化铱与氧化钽的混合物作成同... 前言任何独特而有效的镀金溶液,是从选择良好的阳极开始的。本文作者曾在1987年论述影响PCB插头镀金层质量的因素时,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镀金溶液阳极的选材、构形与布置等有关问题。Kim J T和Turner D R采用氧化铱与氧化钽的混合物作成同心圆柱阳极,从稀淋洗水中回收金,Finnie E介绍过汇流条、阳极与阴极支座的适当安装方法。Kawashima Y等人获得含钯钉钛氧化物和铂的不溶性阳极的专利权。Betzch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 阳极 选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及其合金电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水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11,共9页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大量镀钯及其合金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近10年来钯及其合金电镀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配方和它的操作条件、工艺特点,提出了选用镀钯(合金)溶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镀钯 钯基合金 钯银合金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状芽抱杆菌L—Ⅱ基质范围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水清 《酿酒科技》 1993年第4期9-12,共4页
对梭状芽孢杆菌L—Ⅱ的含碳基质范围的研究表明:该菌株能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乙醇和丙醇。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主要产物是丁酸和己酸。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主要产物是戊酸和庚酸。以乙酸和丙醇为底物时,主要产物是丙酸、戊... 对梭状芽孢杆菌L—Ⅱ的含碳基质范围的研究表明:该菌株能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乙醇和丙醇。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主要产物是丁酸和己酸。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主要产物是戊酸和庚酸。以乙酸和丙醇为底物时,主要产物是丙酸、戊酸、丁酸和己酸。该菌的丙酸生物合成途径与克氏梭菌基本一致,适用于科研和浓香型酒生产。(益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酒 梭状芽孢菌 基质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状芽孢杆菌L—Ⅱ对有机酸和醇类代谢的研究
10
作者 吴水清 姚汝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88-94,共7页
本文对梭状芽孢杆菌L一Ⅱ代谢利用有机酸和醇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梭状芽孢杆L一Ⅱ能很好地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乙醇和丙醇。当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了酸和己酸;当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戊酸、庚... 本文对梭状芽孢杆菌L一Ⅱ代谢利用有机酸和醇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梭状芽孢杆L一Ⅱ能很好地利用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乙醇和丙醇。当以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了酸和己酸;当以乙醇和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戊酸、庚酸;当以丙醇和乙酸为底物时,其主要产物为丙酸、戊酸、丁酸以及己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状芽孢杆菌 己酸 浓香型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物理学家(1900—1959)的贡献(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水清 《物理实验》 1995年第1期47-48,共2页
中国物理学家(1900—1959)的贡献(一)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中国物理学家的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所做出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许多物理学名词都是问他们的名子命名的... 中国物理学家(1900—1959)的贡献(一)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中国物理学家的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所做出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许多物理学名词都是问他们的名子命名的.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是在国外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物理学家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水清 《物理实验》 1995年第1期42-44,共3页
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奖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其中谈到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十分精辟.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 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吴水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奖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其中谈到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十分精辟.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实验 精度 复杂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四大PCB设备制造基地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水清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989年第3期24-31,共8页
引言:作者曾著文论述中国印制电路板(PCB)设备制造概况,认为:“随着印制电路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各种生产设备、测试仪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更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印制板专用设备国产化取得了很大发展”。其因为:... 引言:作者曾著文论述中国印制电路板(PCB)设备制造概况,认为:“随着印制电路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各种生产设备、测试仪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更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印制板专用设备国产化取得了很大发展”。其因为:自1982以来,国内许多厂家、科研单位先从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典、西德、香港等地引进成套设备或关键部件,大大改变了我国PCB的生产面貌,使一部分厂家生产设备的水平达到国外八十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引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我国印制电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印制电路设备、仪器生产单位有四十来家。按照分布地区、制造特点可分为四大基地:以制造蚀刻机为主的保定基地;以规模大、品种全为特色的宝鸡基地;以研制尖端产品为特色的四川基地;以辅助设备为基地的江苏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设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新技术的探讨
14
作者 吴水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2-59,共8页
本文论述了印制电路板金属化孔新技术在基板材料、活化试剂、工艺流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工艺流程 金属化 活化试剂 基板材料
全文增补中
鲻脾脏和头肾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守花 李加儿 +2 位作者 区又君 刘汝建 吴水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6,共8页
通过光镜技术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的脾脏和头肾进行研究发现:脾脏外有薄层结缔组织纤维被膜覆盖,被膜向内延伸将脾脏分成不规则小叶,无明显小梁,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细胞、粒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较多,脾脏中可见较多并行排列的... 通过光镜技术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的脾脏和头肾进行研究发现:脾脏外有薄层结缔组织纤维被膜覆盖,被膜向内延伸将脾脏分成不规则小叶,无明显小梁,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细胞、粒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较多,脾脏中可见较多并行排列的动脉、静脉和神经束,有椭圆体;头肾与肾脏分离,分左右2叶。头肾为网状淋巴样组织,外被膜极薄,无明显的小梁,无肾单位,分为红血细胞聚集区和白细胞聚集区,有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相对于脾脏,头肾中的动脉和静脉的数量较少。研究结果表明:头肾和脾脏组织是鲻的重要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头肾 形态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消化道粘液细胞和胃泌素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加儿 吴水清 +3 位作者 区又君 刘江华 温久福 王鹏飞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3,共7页
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Gas)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 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Gas)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食道中有Ⅰ、Ⅱ、Ⅲ和Ⅳ型粘液细胞,含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贲门胃粘液细胞有Ⅰ、Ⅱ、Ⅲ种类型,胃体部有Ⅰ、Ⅲ、Ⅳ型粘液细胞,在胃腺的周围含有较多的Ⅰ和Ⅳ型粘液细胞,而幽门胃中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只含有中性粘多糖。幽门盲囊和肠道都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幽门盲囊以Ⅱ型粘液细胞最多,少量的Ⅲ型粘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均有4种类型的粘液细胞。肠道粘液细胞数量为中肠>后肠>前肠。利用免疫学的方法研究青龙斑幼鱼消化道Gas细胞的分布,表明幼鱼的整个肠道和幽门盲囊均有Gas细胞的存在,食道和胃中未发现Gas免疫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子代 消化道 粘液细胞 胃泌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印制电路技术近期发展
17
作者 吴水清 《电子工艺技术》 1995年第5期3-5,共3页
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印制电路技术近期发展。这五个方面是表面技术、电镀工艺(镀铜、化学镀铜、镀锡与镀铅锡、插头镀金)、脉冲电镀、测量和再生方法。
关键词 印制电路 电镀 脉冲电镀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氯化铜蚀刻机同类产品技术参数分析
18
作者 吴水清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989年第1期19-23,共5页
前言 随着印制电路板(简称 PCB)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之相应的各种生产设备、测 试仪器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更 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印制板专用设备国产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如蚀刻工艺所用的关键设备——腐蚀机,无论从产品外... 前言 随着印制电路板(简称 PCB)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之相应的各种生产设备、测 试仪器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更 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印制板专用设备国产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如蚀刻工艺所用的关键设备——腐蚀机,无论从产品外观、主要性能、自动化程度、材料耐蚀性,都比十几年前更为成熟。特别是碱性氯化铜蚀刻机,出现不少值得称道的产品。本文就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氯化铜 蚀刻机 蚀刻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亚麻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4
19
作者 禹慧明 吴水清 姚汝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60-64,共5页
以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被孢霉菌为出发菌,用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γ-亚麻酸高产变异株,用摇瓶发酵选出其最佳培养基配方。原出发菌株细胞干重25.0g/L,油脂含量9.5g/L,γ-亚麻酸含量5.0%。选出的高产菌株在最佳条... 以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被孢霉菌为出发菌,用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γ-亚麻酸高产变异株,用摇瓶发酵选出其最佳培养基配方。原出发菌株细胞干重25.0g/L,油脂含量9.5g/L,γ-亚麻酸含量5.0%。选出的高产菌株在最佳条件下发酵,细胞干重50.2g/L,油脂含量21.8g/L,γ-亚麻酸含量8.5%。所得高产菌株具遗传稳定性。发酵油脂具优良特性,适用于保健食品及药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亚麻酸 被孢霉 育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印制电路板设备考察报告
20
作者 吴水清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990年第1期42-46,41,共6页
本文对国内印制电路板主要设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提出中国已初步形成四大设备制造基地的论点,并客观分析各个基地的主要特点,还就印制电路板设备国产化、专门化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设备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