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丙酸钙再燃的脱硝特性
被引量:
9
1
作者
牛胜利
韩奎华
+1 位作者
路春美
吴水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1021,共6页
在沉降炉实验台上系统地研究了丙酸钙的再燃脱硝特性。丙酸钙基本再燃可以取得与液化石油气相当的脱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973~1 323 K,丙酸钙基本再燃的脱硝效率与温度同步升高,最高为79.65%,此后进一步升高温度,效率提高不明显;为...
在沉降炉实验台上系统地研究了丙酸钙的再燃脱硝特性。丙酸钙基本再燃可以取得与液化石油气相当的脱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973~1 323 K,丙酸钙基本再燃的脱硝效率与温度同步升高,最高为79.65%,此后进一步升高温度,效率提高不明显;为保证基本再燃较高的脱硝效率,烟气中初始氧浓度不宜超过5%,再燃比应在25%附近,同时停留时间应保证在0.7 s左右。单独喷氨气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能取得的最高脱硝效率为1 273 K时的85.34%,但"温度窗口"较窄,为1 215~1 341 K,适宜氨氮摩尔比为1.75~2.00。在先进再燃过程中,由于丙酸钙和氨气存在协同的脱硝作用,这两种试剂的所需加入量大大减少,当再燃比为19.83%,氨氮摩尔比为0.8时,其最高效率可达到93.37%,同时"温度窗口"拓宽为1 195~1 355 K,而且在2%~6%的氧浓度范围内,先进再燃均能保持较高的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钙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先进再燃
温度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aO顺序脱除SO_2/CO_2过程中的硫酸化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红玲
李英杰
+3 位作者
孙荣岳
吴水木
刘长天
路春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09-1914,共6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上,研究经历不同循环碳酸化/煅烧反应次数的CaO与SO2的硫酸化反应特性,考察循环次数、颗粒粒径、反应温度和微观结构对CaO硫酸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次循环之前,CaO硫酸化转化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
在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上,研究经历不同循环碳酸化/煅烧反应次数的CaO与SO2的硫酸化反应特性,考察循环次数、颗粒粒径、反应温度和微观结构对CaO硫酸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次循环之前,CaO硫酸化转化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继续增加循环次数,转化率则保持稳定,而130次循环后,硫酸化转化率则开始增长;初始CaO、经历40次和150次循环后的CaO硫酸化转化率分别为0.480,0.207和0.243;当循环次数不同时,颗粒粒径对CaO硫酸化转化率的影响一致,转化率均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在800~950℃,初始CaO的硫酸化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但随循环次数增加,反应温度对CaO硫酸化影响变大,且反应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顺序脱除
SO2
CO2
碳酸化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钙基工业固废循环捕集CO_(2)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雯涵
吴水木
李英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26-3935,共10页
随着能源需求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人为产生的CO_(2)排放量不断升高。如何控制CO_(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钙循环技术利用CaO的碳酸化/煅烧反应实现CO_(2)的捕集,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
随着能源需求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人为产生的CO_(2)排放量不断升高。如何控制CO_(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钙循环技术利用CaO的碳酸化/煅烧反应实现CO_(2)的捕集,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大规模脱碳技术之一。每年我国会产生大量钙基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露天堆积等不当的处置手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将钙基工业固废作为CO_(2)吸收剂用于钙循环过程,不仅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还节约石灰石矿资源,进一步降低CO_(2)捕集成本。对钙基工业固废循环捕集CO_(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电石渣、冶炼渣(钢渣、高炉渣)、造纸白泥等工业固废的CO_(2)捕集性能。电石渣、冶炼渣、造纸白泥等工业固废具有一定捕集CO_(2)性能,粉煤灰、铝土矿尾矿等工业固废可作为添加剂提高钙基材料捕集CO_(2)性能。与石灰石相比,电石渣、酸浸取后的冶炼渣和造纸白泥的循环捕集CO_(2)稳定性更好。针对钙基工业固废捕集CO_(2)性能较低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多种提高钙基工业固废捕集CO_(2)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改性、添加支撑体/添加剂以及成型造粒等。钙铝酸盐(如Ca_(2)Al_(2)O_(6)、Ca_(12)Al_(14)O_(33)等)和MgO作支撑体能够提高钙基工业固废的捕集CO_(2)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具有工业应用前景。最后,对钙基工业固废捕集CO_(2)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工业固废
钙循环
化学改性
成型造粒
CO_(2)捕集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aO基材料储能辅助燃煤电站碳捕集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4
作者
马张珂
吴水木
李英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化石燃料大规模燃烧产生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钙循环技术不仅能实现低能耗碳捕集,也是热化学储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然而,太阳辐射具有间歇性,...
化石燃料大规模燃烧产生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钙循环技术不仅能实现低能耗碳捕集,也是热化学储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然而,太阳辐射具有间歇性,热化学储能技术应运而生。笔者介绍了燃煤电站CaO储能辅助碳捕集系统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站基于钙循环的高温储能技术,分析了煅烧条件、材料颗粒粒径等因素对CaO基材料循环储能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提高CaO基材料储能活性和稳定性的多种方法:用机械掺混、化学燃烧合成等方式制备CaO/Al2O3、CaO/MgO、CaO/SiO2多种复合储能材料。结果表明,燃煤电站CaO储能系统可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机组煤耗量、实现CO2减排;CaO/CaCO3高温热化学系统储能密度高达3.2GJ/m3,储能循环稳定性高,能够实现能量长期无热损储存;惰性载体(Al2O3、MgO、SiO2)的加入可以提高CaO储热循环活性和稳定性。基于CaO基材料碳酸化/煅烧反应(钙循环)的高温热化学储能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此外,分析了当前CaO基材料储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难点,并对储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目前CaO基材料储能循环活性降低,高效储能装置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CaO基储能材料制备应向高储能密度、高循环活性方向发展,整体发电效率提高是储能系统优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基材料
热化学储能
燃煤电站
太阳能
储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动态视角
5
作者
吴水木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19期74-75,共2页
专业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职校寻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目前,专业建设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所职校和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
核心竞争力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主流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
31
6
作者
付怀仁
包伟伟
+2 位作者
张敏
吴水木
吴文景
《热力透平》
2019年第2期99-104,145,共7页
随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的出台,供热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针对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性能优劣问题,以国产300MW机组为例,对其应用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及分析。结果表明:旁路供热的灵活...
随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的出台,供热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针对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性能优劣问题,以国产300MW机组为例,对其应用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及分析。结果表明:旁路供热的灵活性最好,不考虑调峰电价补贴时低真空供热的经济性最好,考虑电价补贴后背压供热的经济性最好。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供热改造
低真空供热
切缸供热
灵活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酸钙再燃的脱硝特性
被引量:
9
1
作者
牛胜利
韩奎华
路春美
吴水木
机构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1021,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sdxr01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09FQ016
ZR2009FM001)
文摘
在沉降炉实验台上系统地研究了丙酸钙的再燃脱硝特性。丙酸钙基本再燃可以取得与液化石油气相当的脱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973~1 323 K,丙酸钙基本再燃的脱硝效率与温度同步升高,最高为79.65%,此后进一步升高温度,效率提高不明显;为保证基本再燃较高的脱硝效率,烟气中初始氧浓度不宜超过5%,再燃比应在25%附近,同时停留时间应保证在0.7 s左右。单独喷氨气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能取得的最高脱硝效率为1 273 K时的85.34%,但"温度窗口"较窄,为1 215~1 341 K,适宜氨氮摩尔比为1.75~2.00。在先进再燃过程中,由于丙酸钙和氨气存在协同的脱硝作用,这两种试剂的所需加入量大大减少,当再燃比为19.83%,氨氮摩尔比为0.8时,其最高效率可达到93.37%,同时"温度窗口"拓宽为1 195~1 355 K,而且在2%~6%的氧浓度范围内,先进再燃均能保持较高的脱硝效率。
关键词
丙酸钙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先进再燃
温度窗口
Keywords
calcium propionate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advanced reburning
temperature window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O顺序脱除SO_2/CO_2过程中的硫酸化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红玲
李英杰
孙荣岳
吴水木
刘长天
路春美
机构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09-1914,共6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0131120055)
文摘
在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上,研究经历不同循环碳酸化/煅烧反应次数的CaO与SO2的硫酸化反应特性,考察循环次数、颗粒粒径、反应温度和微观结构对CaO硫酸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次循环之前,CaO硫酸化转化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继续增加循环次数,转化率则保持稳定,而130次循环后,硫酸化转化率则开始增长;初始CaO、经历40次和150次循环后的CaO硫酸化转化率分别为0.480,0.207和0.243;当循环次数不同时,颗粒粒径对CaO硫酸化转化率的影响一致,转化率均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在800~950℃,初始CaO的硫酸化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但随循环次数增加,反应温度对CaO硫酸化影响变大,且反应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关键词
CAO
顺序脱除
SO2
CO2
碳酸化
煅烧
Keywords
CaO
sequential capture
SO2/CO2
carbonation/calcination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钙基工业固废循环捕集CO_(2)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雯涵
吴水木
李英杰
机构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国家电投战略研究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26-393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2A20435)。
文摘
随着能源需求增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人为产生的CO_(2)排放量不断升高。如何控制CO_(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钙循环技术利用CaO的碳酸化/煅烧反应实现CO_(2)的捕集,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大规模脱碳技术之一。每年我国会产生大量钙基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露天堆积等不当的处置手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将钙基工业固废作为CO_(2)吸收剂用于钙循环过程,不仅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还节约石灰石矿资源,进一步降低CO_(2)捕集成本。对钙基工业固废循环捕集CO_(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电石渣、冶炼渣(钢渣、高炉渣)、造纸白泥等工业固废的CO_(2)捕集性能。电石渣、冶炼渣、造纸白泥等工业固废具有一定捕集CO_(2)性能,粉煤灰、铝土矿尾矿等工业固废可作为添加剂提高钙基材料捕集CO_(2)性能。与石灰石相比,电石渣、酸浸取后的冶炼渣和造纸白泥的循环捕集CO_(2)稳定性更好。针对钙基工业固废捕集CO_(2)性能较低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多种提高钙基工业固废捕集CO_(2)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改性、添加支撑体/添加剂以及成型造粒等。钙铝酸盐(如Ca_(2)Al_(2)O_(6)、Ca_(12)Al_(14)O_(33)等)和MgO作支撑体能够提高钙基工业固废的捕集CO_(2)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具有工业应用前景。最后,对钙基工业固废捕集CO_(2)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钙基工业固废
钙循环
化学改性
成型造粒
CO_(2)捕集
碳中和
Keywords
calcium-based industrial solid waste
calcium looping
chemical modification
granulation
CO_(2)capture
carbon neutrality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O基材料储能辅助燃煤电站碳捕集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4
作者
马张珂
吴水木
李英杰
机构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国家电投集团电站运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6105)
文摘
化石燃料大规模燃烧产生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钙循环技术不仅能实现低能耗碳捕集,也是热化学储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然而,太阳辐射具有间歇性,热化学储能技术应运而生。笔者介绍了燃煤电站CaO储能辅助碳捕集系统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站基于钙循环的高温储能技术,分析了煅烧条件、材料颗粒粒径等因素对CaO基材料循环储能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提高CaO基材料储能活性和稳定性的多种方法:用机械掺混、化学燃烧合成等方式制备CaO/Al2O3、CaO/MgO、CaO/SiO2多种复合储能材料。结果表明,燃煤电站CaO储能系统可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机组煤耗量、实现CO2减排;CaO/CaCO3高温热化学系统储能密度高达3.2GJ/m3,储能循环稳定性高,能够实现能量长期无热损储存;惰性载体(Al2O3、MgO、SiO2)的加入可以提高CaO储热循环活性和稳定性。基于CaO基材料碳酸化/煅烧反应(钙循环)的高温热化学储能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此外,分析了当前CaO基材料储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难点,并对储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目前CaO基材料储能循环活性降低,高效储能装置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CaO基储能材料制备应向高储能密度、高循环活性方向发展,整体发电效率提高是储能系统优化的关键。
关键词
CaO基材料
热化学储能
燃煤电站
太阳能
储能密度
Keywords
CaO-based material
therm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solar power
energy storage density
分类号
X5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动态视角
5
作者
吴水木
机构
浙江电子工程学校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19期74-75,共2页
文摘
专业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职校寻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目前,专业建设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所职校和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
核心竞争力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主流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
31
6
作者
付怀仁
包伟伟
张敏
吴水木
吴文景
机构
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
中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力透平》
2019年第2期99-104,145,共7页
文摘
随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的出台,供热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针对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性能优劣问题,以国产300MW机组为例,对其应用不同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及分析。结果表明:旁路供热的灵活性最好,不考虑调峰电价补贴时低真空供热的经济性最好,考虑电价补贴后背压供热的经济性最好。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轮机
供热改造
低真空供热
切缸供热
灵活性
经济性
Keywords
steam turbine
heating transformation
low-vacuum heating
cylinder cut-off heating
flexibility
economy
分类号
TK26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丙酸钙再燃的脱硝特性
牛胜利
韩奎华
路春美
吴水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aO顺序脱除SO_2/CO_2过程中的硫酸化特性
刘红玲
李英杰
孙荣岳
吴水木
刘长天
路春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钙基工业固废循环捕集CO_(2)性能研究进展
赵雯涵
吴水木
李英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aO基材料储能辅助燃煤电站碳捕集研究进展
马张珂
吴水木
李英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动态视角
吴水木
《职业技术教育》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前主流供热改造技术的灵活性及经济性分析
付怀仁
包伟伟
张敏
吴水木
吴文景
《热力透平》
2019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